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高等教育 >

动态问题(初中数学中考题汇总4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15
导读: 第44章 动态问题 一、选择题 (2011 内蒙古巴彦淖尔)8.如图,在△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是等腰三角形时,

第44章 动态问题

一、选择题

(2011 内蒙古巴彦淖尔)8.如图,在△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是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

A.2.5秒

B.3秒 C.3.5秒

D.4秒 答案:【 D 】

1. (2011安徽,10,4分)如图所示,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过P垂直

于AC的直线交菱形ABCD的边于M、N两点,设AC=2,BD=1,AP=x,△AMN的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A. D.

B.

C.

【答案】C

2. (2011山东威海,12,3分)如图,

在正方形ABCD中,AB=3cm,动点M自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自A点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到达B点时运动同时停止,设△AMN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秒),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答案】B

3. (2011甘肃兰州,14,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E、F、G、H分别为各边上的点,且AE=BF=CG=DH,设小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S,AE为x,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B.

C.

D.

G

F

C

D

A.

【答案】B 4.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解答题

1. (2011浙江省舟山,24,12分)已知直线y kx 3(k<0)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线段OA上有一动点P由原点O向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C,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k 1时,线段OA上另有一动点Q由点A向点O运动,它与点P以相同速度

同时出发,当点P到达点A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如图1). ① 直接写出t=1秒时C、Q两点的坐标;

② 若以Q、C、A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求t的值. (2)当k

34

时,设以C为顶点的抛物线y (x m)2 n与直线AB的另一交点为

D

(如图2), ① 求CD的长;

② 设△COD的OC边上的高为h,当t为何值时,h的值最大?

(第24题图1)

(第24题图2)

【答案】(1)①C(1,2),Q(2,0).

②由题意得:P(t,0),C(t,-t+3),Q(3-t,0), 分两种情形讨论:

情形一:当△AQC∽△AOB时,∠AQC=∠AOB=90°,∴CQ⊥OA, ∵CP⊥OA,∴点P与点Q重合,OQ=OP,即3-t=t,∴t=1.5.

情形二:当△ACQ∽△AOB时,∠ACQ=∠AOB=90°,∵OA=OB=3,∴△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Q⊥OA,∴AQ=2CP,即t =2(-t +3),∴t=2.∴满足条件的t的值是1.5秒或2秒.

(2) ①由题意得:C(t,-t+3),∴以C为顶点的抛物线解析式是y (x t)

43

2

34

t 3,

由(x t)

2

34

t 3

34

x 3,解得x1=t,x2=t

34

;过点D作DE⊥CP于点E,则

DEAO

CDBA

∠DEC=∠AOB=90°,DE∥OA,∴∠EDC=∠OAB,∴△DEC∽△AOB3 54

98

∵AO=4,AB=5,DE=t-(t-②∵CD=

1516

34

)=

34

.∴CD=

DE BAAO

1

15162

125

1516

,CD边上的高=

3 45

125

.∴S△COD= .∴S△COD为定值;

要使OC边上的高h的值最大,只要OC最短. 因为当OC⊥AB时OC最短,此时OC的长为

125

,∠BCO=90°,∵∠AOB=90°,∴∠COP

=90°-∠BOC=∠OBA,又∵CP⊥OA,∴Rt△PCO∽Rt△OAB,

12

OPBO

OCBA

∴ ,OP=

OC BOBA

3

3625

5

,即t=

3625

,∴当t为

3625

秒时,h的值最大.

2. (2011广东东莞,22,9分)如图,抛物线y

54

x

2

174

x 1与y轴交于点A,过点A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B,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点C(3,0). (1)求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

(2)动点P在线段OC上,从原点O出发以每钞一个单位的速度向C移动,过点P作⊥x轴,交直线AB于点M,抛物线于点N,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MN的长为s个单位,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3)设(2)的条件下(不考虑点P与点O,点G重合的情况),连接CM,BN,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BCMN为平等四边形?问对于所求的t的值,平行四边形BCMN是否为菱形?说明理由

.

【解】(1)把x=0代入y

把x=3代入y

54x

2

5

4174

x

2

174

x 1,得y 1

52

x 1,得y

52

∴A、B两点的坐标分别(0,1)、(3,)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kx b,代入A、B的坐标,得 b 1 b 1 5,解得 1 3k b k 2 2

所以,y

12

x 1

1212

x 1和y

54

2

(2)把x=t分别代入到y

54

x 174

2

174

x 1

分别得到点M、N的纵坐标为t 1和 t t 1

∴MN= 即s

5454

t t

2

2

174154

t 1-(t

12

t 1)=

54

t

2

154

t

∵点P在线段OC上移动, ∴0≤t≤3.

(3)在四边形BCMN中,∵BC∥MN

∴当BC=MN时,四边形BCMN即为平行四边形 由

54t

2

154

t

52

,得t1 1,t2 2

即当t 1或2时,四边形BCMN为平行四边形 当t 1时,PC=2,PM=

32

,PN=4,由勾股定理求得CM=BN=

52

,

此时BC=CM=MN=BN,平行四边形BCMN为菱形; 当t 2时,PC=1,PM=2,由勾股定理求得

此时BC≠CM,平行四边形BCMN不是菱形; 所以,当t 1时,平行四边形BCMN为菱形.

3. (2011江苏扬州,28,12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º,AB<AC,M是BC边的中点,MN⊥BC交AC于点N,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A以每秒3厘米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N出发沿射线NC运动,且始终保持MQ⊥MP。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PBM与△QNM相似吗?以图1为例说明理由; (2)若∠ABC=60º,AB=43厘米。

① 求动点Q的运动速度;

② 设Rt△APQ的面积为S(平方厘米),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3)探求BP2、PQ2、CQ2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图1为例说明理由。

【答案】解:(1)△PBM与△QNM相似;

∵MN⊥BC MQ⊥MP ∴ ∠NMB=∠PMQ=∠BAC =90º ∴∠PMB=∠QMN, ∠QNM=∠B =90º-∠C ∴ △PBM∽△QNM

(2)①∵∠ABC=60º,∠BAC =90º,AB=43,BP=3t

∴AB=BM=CM=43,MN=4

∵ △PBM∽△QNM ∴

BPNQ

BMMN

即:

BPNQ

434

3

∵P点的运动速度是每秒3厘米, ∴ Q点运动速度是每秒1厘米。 ② ∵ AC=12,CN=8

∴ AQ=12-8+t=4+t, AP=43-3t

12

∴ S= (4 t) (43 3t)=

32

(t 16)

2

(3) BP2+ CQ2 =PQ2

证明如下: ∵BP=3t, ∴BP2=3t2

∵CQ=8-t ∴CQ2=(8-t)2=64-16t+t2 ∵PQ2=(4+t)2+3(4-t)2=4t2-16t+64

222

∴BP+ CQ =PQ

4. (2011山东德州23,12分)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是反比例函数y

23x

(x>0)

图象上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的圆始终与y轴相切,设切点为A.

(1)如图1,⊙P运动到与x轴相切,设切点为K,试判断四边形OKP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图2,⊙P运动到与x轴相交,设交点为B,C.当四边形ABCP是菱形时: ①求出点A,B,C的坐标.

②在过A,B,C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MBP的面积是菱形ABCP面积的存在,试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12

.若

图1

【答案】解:(1)∵⊙P分别与两坐标轴相切, ∴ PA⊥OA,PK⊥OK. ∴∠PAO=∠OKP=90°.

又∵∠AOK=90°,

∴ ∠PAO=∠OKP=∠AOK=90°.

∴四边形OKPA是矩形. 又∵OA=OK,

∴四边形OKPA是正方形. 2分 (2)①连接PB,设点P的横坐标为x,则其纵坐标为过点P作PG⊥BC于G. ∵四边形ABCP为菱形, ∴BC=PA=PB=PC.

∴△PBC为等边三角形.

在Rt△PBG中,∠PBG=60°,PB=PA=x,

PG=

23x

23x

PG

PB

sin∠PBG=2

x

解之得:x=±2(负值舍去).

∴ PG

PA=BC=2. 4分 易知四边形OGPA是矩形,PA=OG=2,BG=CG=1, ∴OB=OG-BG=1,OC=OG+GC=3.

∴ A(0

B(1,0) C(3,0). 6分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

a b c 0

据题意得: 9a 3b c 0

c 解之得:a

=

3

, b

=

3

, c

∴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

3

x

2

3

x 9分

②解法一:设直线BP的解析式为:y=ux+v,据题意得:

u v 0

2u v 解之得:u

v

= ∴直线BP

的解析式为:y

过点A作直线AM∥PB,则可得直线AM

的解析式为:y y

解方程组: 2y x x

33

x1 0 x2 7

得: ;

y1 y2

过点C作直线CM∥PB,则可设直线CM

的解析式为:y ∴

0= t.

∴t

∴直线CM

的解析式为:y

t.

y

解方程组: 2x x y 33

x1 3 x2 4

得: ;

y 0 1 y2 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M的坐标有四个,

分别为:(0

),(3,0),(4

),(7

,12分

解法二:∵S PAB S PBC

12

S PABC,

∴A(0

),C(3,0)显然满足条件.

延长AP交抛物线于点M,由抛物线与圆的轴对称性可知,PM=PA. 又∵AM∥BC, ∴S PBM S PBA

12

S PABC.

∴点M

又点M的横坐标为AM=PA+PM=2+2=4. ∴点M(4

点(7

, 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M的坐标有四个,

分别为:(0

),(3,0),(4

),(7

,12分 解法三:延长AP交抛物线于点M,由抛物线与圆的轴对称性可知,PM=PA. 又∵AM∥BC, ∴S PBM S PBA

12

S PABC.

∴点M

3

3

即x

2

x .

解得:x1 0(舍),x2 4. ∴点M的坐标为(4

). 点(7

, 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M的坐标有四个,

分别为:(0

),(3,0),(4

),(7

,12分

(2011 乌鲁木齐)24.如图,在△ABC中,∠B=90°,AB=6米,BC=8米,动点P以2米/秒得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C移动,同时,动点Q以1米/秒得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 (1)①当t=2.5秒时,求△CPQ的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关系式;

(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写出t的值;

(3)以P为圆心,PA为半径的圆与以Q为圆心,QC为半径的圆相切时,求出

Q

C

t的值。

24. 解:在Rt△ABC中,AB=6米,BC=8米,∴AC=10米 由题意得:AP=2t,CQ=10-2t (1)①过点P作PD⊥BC于D。 ∵t=2.5,AP=2³2.5=5,QC=2.5 ∴PD=

12

AB=3,∴S=

12

³QC³PD=3.75

8021

②过点Q作QE⊥PC于点E 易知Rt△QEC∽Rt△ABC,∴

12

12

QEQC

35

ABAC

35

2

,QE=t

5

3

∴S= PC QE (10 2t) t t 3t(0 t 5)

(2)当t

103

秒(此时PC=QC),

259

秒(此时PQ=QC),或

Q

C

PQ=PC)△CPQ为等腰三角形;

(3)过点P作PF⊥BC于点F,则有△PCF∽△ACB ∴

PFAB

ACBC6

68

∴PF=6 t,FC=8 t

55

2

FC8

PC

FC

,即

PF

10 2t10

2

2

t 56t 100

2

2

Q

C

则在Rt△PFQ中,PQ PF FQ (6

65

t) (8

2

2

85

t t)

2

2

415

当⊙P与⊙Q外切时,有PQ=PA+QC=3t,此时PQ

415

t 56t 100 9t

整理得:t2 70t 125

,解得t1 35,t2 35 0(舍去

) 故⊙P与⊙Q外切时,t 35; 当⊙P与⊙Q内切时,有PQ=PA-QC=t,此时PQ

2

整理得:9t 70t 125 0,解得t1

2

415

t 56t 100 t

22

259

,t2 5

故⊙P与⊙Q内切时t

259

,或t 5

Q

C

28、(2011 黑河)已知直线y=BC与x轴交于点C.

(1)试确定直线BC的解析式.

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ABC=60°,

(2)若动点P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运动(不与A、C重合),同时动点Q从C点出发沿CBA向点A运动(不与C、A重合),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动点Q的运动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APQ的面积为S,P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APQ的面积最大时,y轴上有一点M,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N,使以A、

Q、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N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由已知得A点坐标,通过OA,OB长度关系,求得角BAO为60度,即能求得点C坐标,设直线BC代入BC两点即求得.

(2)当P点在AO之间运动时,作QH⊥x轴.再求得QH,从而求得三角形APQ的面积. (3)由(2)所求可知,是存在的,写出点的坐标.

解答:解:(1)由已知得A点坐标(﹣4﹐0),B点坐标(0﹐4﹚,

∵OA=4OB=4,

∴∠BAO=60°, ∵∠AB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OC=OA=4,

∴C点坐标﹙4,0﹚, 设直线BC解析式为y=kx﹢b,

∴,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

;(2分)

﹙2﹚当P点在AO之间运动时,作QH⊥x轴. ∵

∴,

∴QH=t

∴S△APQ=AP QH=t t=t﹙0<t≤4﹚,(2分)

2

同理可得S△APQ=t ﹙8

(3)存在,

﹚=﹣﹙4≤t<8﹚;(2分)

(4,0),(﹣4,8)(﹣4,﹣8)(﹣4,).(4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运用,考查了一次函数与直线交点坐标,从而求得AB的长度,由△AB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求得.

25.(2011贵州六盘水,25,16分)如图10所示,Rt△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纸片,点C与原点O重合,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已知OA=3,OB=4。将纸片的直角部分翻折,使点C落在AB边上,记为D点,AE为折痕,E在y轴上。

(1)在图10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求E点的坐标及AE的长。 (2)线段..AD上有一动点P(不与A、D重合)自A点沿AD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向D点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0<t<3),过P点作PM∥DE交AE于M点,过点M作MN∥AD交DE于N点,求四边形PMND的面积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t取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3)当t(0<t<3)为何值时,A、D、M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并求出点M的坐标。

图10 【答案】解(1)

据题意,△AOE≌△ADE ∴OE=DE,∠ADE=∠AOE=900,AD=AO=3 在Rt△AOB中, AB

3 4

2

2

5

设DE=OE=x 在Rt△BED中 BD2+DE2=BE2

222

即2+x=(4-x) 解得x ∴E(0,

3232

在Rt△AOE中 AE

32352

3 ()

22

(2)∵PM∥DE,MN∥AD,且∠ADE=900

∴四边形PMND是矩形 ∵AP=t×1=t ∴PD=3-t

PMDE

∵△AMP∽△AED ∴

AD

APt

DE ∴PM=AD2

AP

∴S矩形PMND=PM PD ∴S矩形PMND=

3

12t

2

t2

(3 t)

12(t

32)

2

32

t或S矩形PMND=

98

当t

22 (

12)

32

S最大

98

(3)△ADM为等腰三角形有以下二种情况 ①当MD=MA时,点P是AD中点

∴AP ∴t

32

AD2 1

32

32

(秒)

∴当t

32

时,A、D、M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

过点M作MF⊥OA于F ∵△APM≌△AFM ∴AF=AP=

32

,MF=MP=

32 32

t2

34

∴OF=OA-AF=3-∴M(

32

34

②当AD=AM=3时

△AMP∽△AED

APAD

AMAE

AP3

3352

655

∴AP ∴t

655

6555

1 (秒)

∴当t

65

秒时,A、D、M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

过点M作MF⊥OA于F

∵△AMF≌△AMP

∴AF=AP=

655

,FM=PM=

6555)

t2

355

∴OF=OA-AF=3-∴M(3

65

5,

35

5. (2011山东菏泽,21,9分)如图,抛物线y=轴交于C点,且A(-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12

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

(2)判断△ABC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3)点M(m,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MC+MD的值最小时,求m的值.

解:(1)把点A(-1,0)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y= 整理后解得b

32

12

x+bx-2,

2

12x

2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32

x 2.

动态问题(初中数学中考题汇总4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70903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1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