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高等教育 >

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16
导读: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一)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总第46期 ) 本栏目将分四 期,在1999年全年刊登,此为第一期 宋正海、徐道一、陈必忠、王守春、高建国、梁鸿光 【栏目按语】 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一)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总第46期 )

本栏目将分四 期,在1999年全年刊登,此为第一期 宋正海、徐道一、陈必忠、王守春、高建国、梁鸿光

【栏目按语】

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70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学术思想非常活跃,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科学和人类文明正经历一场大变革。在这一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科学技术前沿发展中可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80年代开始的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和90年代崛起的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正是这种科学潮流历史性变革的一种体现。这里所说的天地生人中的 天 指宇宙, 地 指地球, 生 指生命, 人 指人类社会。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扎根于中国复杂的自然、生态、经济、人文、历史环境,并且在综合研究中还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有力地促进自然和人文、自然史和认识史、传统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等大交叉研究,因而有力推动整个综合研究领域的大发展,推动科学整体化,促进科学观念变革。为使人类能更好地进入21世纪接受新世纪的挑战,本刊新开辟《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专栏,邀请长期从事这一综合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笔谈。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与21世纪

宋正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10)

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70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崛起;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的协调与和谐;学术思想已异常活跃,越来越多学者已认识到科学和人类文明正经历一场大变革时期。在这一世纪之交的特殊科学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科学技术前沿发展中可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北京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 中的 天 指宇宙, 地 指地球, 生 指生命, 人 指人类社会。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扎根于中国复杂的自然、生态、经济、人文、历史环境,并且在综合研究中还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 1990年5月创办于北京,至今9年,已办200多讲400多个报告。其中包含专题系列讨论8个。如 科技传统的光辉和暗区 、 科学史基础理论 、 青藏高原CE 、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碰撞及其实质 、 气功外气治病的理论与实践 、 气功外气是否存在 、 究竟什么是‘科学’ 、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 等。在 讲座 基础上,又专门举办 天地生人学术会议 和笔谈8个。如: 当代周易热是落后文化现象还是先进文化现象 、 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地理环境决定论’ 、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现代化 、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持续发展 、 中国科技传统的缺陷方面 、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物理学 、 中西科技传统的本质差异 、 21世纪综合研究展望 (天地生人综合研究与21世纪 会议等。出版论文集4本,有:《历史自然学的理论和实践》、《生命系统学的理论与实践》、《边沿地带--来自科技前沿的报导》、《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出版丛书1辑8本;香山科学会议(第58次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 );《简报》(《东方文化与21世纪科技》简报);科学公见(公布和见证)8次。所以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 实际是有关天地甥人综合研究的多种学术活动的总称。 讲座 组织人和众多参加者越来越明确, 讲座 的历史任务和社会责任应是关心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促进自然和人文、自然史和认识史、传统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等的大交叉研究,推动科学整体化,促进科学观念变革,为使人类能更好地进入21世纪接受新世纪的挑战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 8年的实践可充分证明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特点:

1 讲座 关心社会,居安思危,关心人类未来,主要内容集中于21世纪人类要面临解决的环境、生态、灾害、资源、文化、经济等重大问题。

2 讲座 强调创新和观念变革,如科学潮流更替、科学危机、观念碰撞和变革等。

3 讲座 大力支持学术新领域、新生长点、新学术观点的发表,扶持年轻学者的创新研究成果发表。

4 讲座 关心学术热点,坚持 百家争鸣 方针,制定学术讨论文明守则,促使不同学科专家、不同观点学者相聚一堂,进行同志式的学术讨论。

5 讲座 无专项经费。来作报告的学者作报告无任何报酬,只是出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为科学和人类文明作无偿贡献。 总之,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 从名称、主题、内容、形式、风格和学术气氛等方面均力求创新,面向21世纪。

天地生人综合研究与复杂性研究的兴起

徐道一

(中国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29)

已故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谢家泽先生在1989年提出 天地生人系统观 。90年代开始,由宋正海先生主持的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 已进行了200讲,使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有了明显的进展。这是把国内一些学者在80年代初兴起的 天地生综合研究 与古代的 天地人三方之道 结合,体现了中西结合、古今结合、多学科结合。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不限范围、不分学科的广泛联系,进而把事物从整体上来把握其内在联系及动态变化过程。 与此大约同时,在国外于80年代中期兴起了复杂性研究。G〃尼科里斯和I〃普里高津在《探索复杂性》(1986)提出:现有的 那些描述基本相互作用的决定性和可逆性的定律不可能告诉人们自然界的全部真相。 美国一些学者有感于常规理论把知识分割成越来越多互不相干的碎片,从而开展了突破这一框框的新方向研究,组成了桑塔费研究所。经过了十余年研究,在一些基本概念上取得共识:承认现实世界(本质上)复杂性的客观存在,时间、组织是复杂性的重要特点,需要把诸如科学、技术、理论及思想自由之类的因素与信仰、地理差异、局部因素等协调起来等。他们把复杂性研究看成是位于有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在那里,各种因素从没有真正静止在某一个状态中,但也没有动态到解体的那个区域,混沌的边缘又是一个经常在停滞和无政府两种状态之间变换的地区,即复杂系统能够自发地调整和存活的地带。他们坚信:老的科学分类正开始解体,一个全新的整合为一体的科学正期待着诞生。将有一个普照自然和人类的新科学--复杂理论,它将成为21世纪的科学。 我们把天地生人综合研究与复杂性研究两者进行比较,显然两者的出发点、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异:前者是从宏观、微观上对天地生人相互联系的复杂联系进行探讨,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后者是通过对当代科学的反思,从微观到宏观得出对复杂适应系统的认识。但是,若认真地体会一下,又可意味到两者在一些基本的深层次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复杂的、对生命体重要的是分子的组织(而不是分子本身)、通过比喻(形象比类、类比)来研究大自然、忧患意识、多样性、自组织等。 《周易〃系辞传》: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天地生人巨系统应是自然界最主要的复杂系统,它可能是未来学者研究的最重要对象。

系统科学和21世纪

陈必忠

(航天工业总公司五一一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029)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诞生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跨学科的横向科学,并在六七十年代产生了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突变论与混沌论等,将现代科学的边缘化、交叉化、综合化的新趋向推向一新的高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这新兴起的学科称为系统科学。系统科学的兴起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文艺复兴以来所产生的近代科学,以分析方法为手段所研究的对象是简单性世界,而系统科学则以系统的有序运动为特征,研究的是复杂性世界,它将成为下一世纪现代科学研究的主题。

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几个新的趋向,首先是将研究对象由简单性物质世界向复杂性物质世界过渡。其次是研究事物的部分特性向整体性过渡。因为简单事物是可以分解的,最后还原为整体特性,而复杂性是不可分解的,必须研究整体特性。再次是由静态特性的研究向着动态特性研究过渡。这在西医和中医两者表现得很明显,西医将人体分为九大系统分别研究,而中医则将人体看成是统一的整体,动态地加以研究。第四是由研究无生命世界向有生命世界过渡。人们常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但如何对生命系统研究则需加以注意,细胞是全能的,但由它组成的组织和器官,它们则是分化的,一群细胞完成不同的功能。中医的经络系统明确提出人体经络由经络、脉络所组成,完成着系统的气血运行,使生命组织成一有序运动。第五是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过渡。当前经济学研究很活跃,由马克斯所开创的系统经济学的兴起必将为经济学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系统科学的思维将会产生新的结果。 一是地学的例子。现在清楚地球是一演化系统,它的大气圈和水圈是后来才有的,那么产生演化的动力是什么呢?虽然地学界有众多的学派,但对这一大问题未见卓有成效的争鸣。其实演化的动力不在地壳、地幔,而在地下的外核流体。正是由于它的热对流和这一磁流体的涡旋流动所产生的效应才使得地球演化起来,现在的地球上各种灾害是地球演化的反映。 第二个是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历史上对这一问题有众多的学派和争论。其实都是瞎子摸象各执一词。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生产力系统这一问题就会很简单。生产力系统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光有这不够,需有劳动工具和劳动组织的配合,系统才会运动起来。人的科学知识水平无论对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组织都有绝对的影响。这样我们就看到它们是一动态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构成整体的有序运动。正是由于这一生产力系统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经济增长的理论才有坚实的基础。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是系统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有着极为相似和相近之处。而中国有着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将为系统科学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性意义的东西,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被称为本世纪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第三次革命的混沌理论中的罗伦兹 蝴蝶效应 ,就和中医的 少阳病 中的 寒热往来 ,无论在对象和方法都是一致的,且具有控制这种 混沌 的方法,对现代混沌控制尚未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说,不是很有启示意义吗? 现代科学的发展呼唤着系统科学,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这正是下一个世纪的召唤与期待。

可持续发展研究与21世纪

王守春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101)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后半期出现在人类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60和70年代,人们感到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主要是来自工业废水、废渣和废气,即所谓三废对环境的污染。这一问题主要在工业发达国家表现突出。日本的水俣病和琵琶湖污染,英国泰晤士河因污染河中无鱼,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城市的浓浓黑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工业三废的污染外,还有化学农药的污染,以及用于冷却剂的氟利昂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也需要重视。污染的全球性后果被检测到,如在南极也检测到DDT。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主要探讨的是环境污染问题。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环境的化学污染又有发展,特别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三废污染又成为这些国家的严重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又面临新的问题,其中既有环境问题,又有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诸如汽车尾气、沙漠化、森林面积的减少,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灾害的频繁,以及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些问题,越来越表现出全球性特点。80年代,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提出,即是对全球性问题关注的表现。资源问题,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日益破坏和衰减。再生资源如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种群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以及其他矿物资源,面临减少和枯竭。因此,1992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宣言着眼于更广阔的视角,把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作为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还应当提及的是,危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有关,还与战争有关。90年代,一些更为广泛的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大气层中的臭氧洞问题,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灾害、瘟疫和流行病等。 回顾20世纪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过程,可以得到几点启发和借鉴: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是一不确定的概念。到下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与人和人与地的关系。它包括多层面内容。首先,它是对人类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的一种规范和制约,是一种理念和道德,也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指南。如关于禁止使用核武器,避免战争,关于人类消费行为的制约等。其次,它对于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提出要求,如优先发展像无污染的能源这样的科学技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原理以促进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等。第三个层面是对自然环境的监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的评估,包括对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自然要素进行检测,对大气、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诸要素的监测,对人地关系进行评估。

展望21世纪,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仍将会受到人类社会的巨大压力和冲击。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为了做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应当从不同层次、不同空间范围和不同方面着眼,进行研究。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与21世纪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高建国

(中国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029)

联合国制定的《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活动行将结束,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懂得一点生态灾害的规律:多种一点树,少一点灾害。在1998年初,新的一届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名单中,接收了国家环保总局这一新成员。 我们总是在灾害规律的认识上犯迷惑。《国际减灾十年》刚开始时,负责减灾工作的某位先生提出,我国要通过国际减灾十年将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30%。可是,事与愿违,1989 年我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是525亿元,1998年超过30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近10年来,自然灾害年均损失上升10%。 在治理洪水问题上,听到一些说法,防御洪水主要靠堤防,只要洪水不出槽,损失就不大。可是从大洋彼岸的美国传来消息,近几十年来,美国的大江大河都用牢固的钢筋水泥围得结结实实,洪水灾害损失却比过去增加了10倍! 1998年夏季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次洪水的成因,各种媒介已经讨论很多了,主要是三个原因:暴雨量大且时间长,长江上游地区滥砍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长江中游围湖造田。这三种原因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里不再赘述。以下讨论第四个原因:长江中游地区滥砍滥伐,破坏森林,造成生态失调,导致洪涝灾害越来越烈,经济损失越来越重。 长江中游生态失调的原因之一是森林遭破坏。根据对湖南一省的调查统计,1989年湖南省水土流失面积为44264km2,1996年为45299km2,1997年据遥感测量流失面积增加到 47000km2,40多年来治理的结果,反而增加原有流失面积的25倍,年流失水土1:7亿吨。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工程减灾,对生态减灾的重要性关注甚少。工程减灾是显性减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减灾是隐性减灾,不容易看见更摸不着。若只有工程减灾,缺乏生态减灾,那么工程减灾能力将会逐年减弱。 工程减灾不搞不行,只搞工程减灾也不行,必须要有生态减灾配合,尽量延长减灾工程的寿命,维持减灾工程的减灾能力。用不太恰当的比喻,工程减灾象西医中的外科手术,维持人的生命,生态减灾象中医辩证施治,增强人的体格。1975年河南驻马店洪水时,人们发现尽管遭受特大暴雨,森林覆盖率低的地区洪水肆虐,砂石俱下,水流混浊,房倒屋塌,而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也有些损失,但水流平稳,流水清澈。1981年四川洪水时,已经有专家学者呼吁警惕长江变成第二条黄河,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没有采取相应行动。1998年年初中央已经准备停止长江上游原始林的采伐,云南省从1998年10月1日停止对长江上游原始林的采伐。这一决定深得全国人民尤其是长江流域数亿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是 中央禁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采取相应的停止采伐原始林措施,停止采伐时间从3年至5年不等,这是 地方禁伐 。 森林与环境关系的最著名论断是恩格斯关于两河流域的文明在森林砍伐完以后也随之消失的一段话。在他半个世纪前,中国有个梅曾亮也有类似的论述。清朝安徽巡抚董邦达为了解决增加人口的吃饭问题,下令开放山林,让流民耕种。其下属梅曾亮(伯言,1786-1865)对此问题生疏,到宣城山区请教老农。事后,他写了一本《书棚民事》。书中写道: 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砂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坏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 朱钅容基总理在总结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洪水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为治理大江大河提出了 32字方针: 封山育林,移民建镇,以工代赈,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这是中国政府根据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江河治理生态建设的指导方针,也是我国从工程减灾走向21世纪生态减灾或工程减灾和生态减灾相结合的指导方针。 跨世纪的隐患--从1999年是否有人类大劫难说起 梁鸿光(《中国海洋石油报》报社主任记者,北京100027) 研究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预言的日本五岛勉认为,1999年人类有一场大劫难,据我研究,诺查丹玛斯预言的人类大劫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氏 诸世纪 927首预言诗中有80首是用来预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诸世纪 中确有一首关于1999年的预言诗,但那首诗不是预言人类大劫难的,而是预言法国政局的。公元前44年,出现类似十字架的星空图,是年罗马帝国凯撒大帝遇刺;1493年3月28日又出现类似的星空图,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去世;1999年7 月又将出现类似的星空图,因此诺查丹玛斯认为1999年将出现法国政府首脑去世或者更迭的事件,所以要写1999年那首预言诗,在那首诗中诺氏没有说过人类有什么大劫难。尽管1999 年人类没有大劫难,但是人类仍然面临跨世纪的隐患。这些隐患是: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恶化、人性的扭曲和核战争危险。 工业革命以来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利用、原子能和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不断地吃喝玩乐的欲望,无休止地向自然攫取,人类的索取已经大大超过自然界的自生能力。人类加工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和能源,却把那些不能利用的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废气、废液、废物和放射性物质)返还给自然界,这些废弃物已经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使大地、河流海洋和大气遭到严重的污染,被污染的自然界反过来又害了生物和人类本身,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空前恶化。人类200年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自有人类以来所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人类今天的文明是以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代价的,这种破坏至今还在继续。 社会物质文明在不断进步,人性并没有随着得到净化。反而人性恶的一面却得到膨胀。当今社会人欲横流,贪财贪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髦,贪污受贿成为全球的通病,连国际奥委会也接连出现受贿丑闻。人类的堕落,不但在成年人身上出现,而且从青少年身上也得到反映。例如中小学生暴力杀人已经常见诸国内外报刊。由于未成年人犯罪愈演愈烈,西方国家纷纷修改少年犯罪法。德国议会准备将死刑年龄大幅向下修正为11岁。很多家长教育小孩由 向善 转变为 向恶 ,说什么人善被人欺,对人要厉害一点,不能吃亏,这种 向恶 的教育是中小学生犯罪日益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小孩人性的扭曲,将会使21世纪成为犯罪的世纪。 原子弹发明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已经有10个国家掌握了核武器,全世界贮存的可用于实战的核弹头5万枚,总威力超过300亿吨梯恩梯当量。一旦发生战争,只要动用10亿吨梯恩梯当量,就能杀死10亿人,核战争的危险长期存在着。随着科学的进步,制造原子弹已经成为普通技术,终有一天,将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这将使核战争的危险大大增加,使21世纪成为使人感不到安全的世纪。

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 (二)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总第47期 ) 本栏目分4 期,在1999年全年刊登,此为第2期

任振球 李树菁 郑继兵 寇长江 张钟静 王一如

【栏目按语】

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70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学术思想非常活跃,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和人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类文明正经历一场大变革。在这一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科学技术前沿发展中可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80年代开始的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和90年代崛起的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正是这种科学潮流历史性变革的一种体现。这里所说的天地生人中的 天 指宇宙, 地 指地球, 生 指生命, 人 指人类社会。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扎根于中国复杂的自然、生态、经济、人文、历史环境,并且在综合研究中还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有力地促进自然和人文、自然史和认识史、传统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等大交叉研究,因而有力推动整个综合研究领域的大发展,推动科学整体化,促进科学观念变革。为使人类能更好地进入21世纪接受新世纪的挑战,本刊新开辟《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专栏,邀请长期从事这一综合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笔谈。

整体观方法论与21世纪中国科技新崛起 任振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081)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已在各学科精确研究的基础上正在向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方向发展。如果说,在近代科技发展史上,专门化、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曾经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那么进入20世纪以后,学科交叉、发展边缘领域研究已经成为获取科技重大进步的新的推动力。直到现在,各学科剩下的难点,尤其是一系列的复杂现象,仅靠单学科研究已经很难突破,必须代之以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这已是国内外许多科学家的共识。更有甚者,一些外国科学家预言:中国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其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中国特有的重视整体性和随机性的思维方式。那么,这种预言是否有其一定道理呢? 笔者认为,整体观方法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国古代,将自然界、天地人视为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故知幽明之故 。并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顺乎天而应乎人 。这种整体观思想正是21世纪科技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1我国传统的整体观方法论较之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总趋势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具有更高的层次。例如,当今国内外瞩目的全球变化研究,强调了地球四大圈的相互作用研究,但是四大圈的整体性及其与地球系统之外更大整体系统的关系,有着更高的层次和更加反映本质性的联系。

2对于地学、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等许多复杂科学来说,现有的 新三论 (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和非线性科学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理论体系的完善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仍然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运用整体结构分析及其更大整体系统的结构分析,有可能是揭开复杂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钥匙和必由之路。

3追求物理规律简单化同样需要整体研究。例如一些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预言21世纪最大的科学成就有可能是用超弦理论(M理论)实现四大基本物理力的大统一,但在80年代初曾有过4种超弦理论,近年已证明从整体上看它们实质上是同一种超弦理论的不同表现,认为过去的4种超弦理论都是 瞎子摸象 。这一理论开了个头,有待大发展。

4不连续现象尤其是突变、根本性质逆转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它较之连续现象具有更为重要的演化本质和物理内涵。目前许多科学领域仍然作为核心理论体系的质点动力学,其根本性弱点就是不能描写不连续现象,而恰恰在这个更为重要的不连续问题上和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突变、质变问题上(如特大自然灾害成因及其预测等),显得无能为力。提倡整体观方法论研究,其中包括内外因耦合研究,有可能为不连续现象、连续和不连续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及其应用的突破创造条件。由此可见,重视和运用整体观方法论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有可能在众多复杂现象和各学科难点方面,获得一系列的突破。只要充分重视和切实实施此种科学发展战略,将为我国在21世纪实现科学技术的新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从目前我国科技界的现状来看,对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已经普遍引起重视,但在科学方法论上,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分门别类研究方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人们仍然习惯于在本学科封闭系统中思考问题。可以说,目前在一些部门实际上形成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落后的科学方法论并存的局面。在科技体制上,单纯依靠专门部门进行管理,尤其是主要由单学科专家组成的各种评审组织,在客观上自觉不自觉地排斥创新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一次专门会议的结论中所言:新构思项目,目前在 同行评议的决策中,无论是定量的打分,还是定性的表决,都是以多取胜,新构思很难得到多数人的赞同 。这种状况,是与当代科技发展总趋势相悖的,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在一些部门推行的创新体系、知识创新工程和知识经济,笔者认为其中有一个 什么是创新 的问题。如果一切照搬外国做法、一切以国外为标准,甚至将西方已处落后的科学方法论仍然视为至宝,而将我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总趋势的综合研究和整体观方法论视为 不科学 、 空洞之物 ,甚至连已获重要进展的交叉研究和整体研究都给予砍掉,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种做法必将极大地阻碍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现在,一些有远见的外国科学家已经看到我国科学方法论的优势。我们作为中国人和中国科学家,应当奋起直追,挖掘我国整体观方法论的传统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同心协力,共同为实现21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的新崛起而努力。

周易时间观与21世纪

李树菁

(中国国家地震局编审,北京 100036)

恩格斯认为 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近现代时间研究表明,对时间观念的认识程度是现代及未来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在《物理学和质朴性》一书中指出: 在我们今天面临的原则性的深奥课题之中,再没有比时间这一概念所带来的困惑更为严重的问题了。 他又说: 时间,这一统治着物理的观念中出现了三个裂痕。它给了我们三个信号,物理学的基础结构注定要崩塌,并将重建在一个新的基础之上。 这一论述与近些年来国内外周易热有密切关系。科学家一定要能提出和研究现代科学和哲学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时间、混沌、预测这三个问题都属于这类问题。尤其是时间问题上《周易〃系辞上传》提出的 不疾而走,不行而至 的 无时间相 (后面要谈到),可以成为21世纪理论物理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周易》时空统一的东方时空观亦是重建未来科学时空观的独特观念。 《易经》是研究变化之书,其中多处蕴含着 时间 观念,魏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 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 ,一言道破了 变化之书 卦的真谛。《周易〃序卦》专讲六十四卦卦序,其中包含各卦相对时间观念。《周易〃彖传》若干卦都提到 时义大矣哉 的赞辞。《周易〃杂卦传》也有不少关于时间的具体论述: 太畜时也,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止。 咸速也,恒久也,……节止也,解缓也。……大壮则止,则退也。…… 需不进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易之穷也。 中国上古表示时间的符号天干地支出现更早于易。古史说: 天皇氏始制干支名,以定岁之所在。 干支互相组合起来,又联系到日月呈周期运动轨迹上的区段,如二十八宿星象的位臵,即形成时空一体化的东方时空系统。时间一经确定,空间随即确定,反之亦然,这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就是历法的思想。其中寓有历元在内的东方时空观。 美国学者弗雷泽于1966年纽约科学院召开的 交叉学科时间研究前景 国际会议上发起创建了国际时间研究会。前后开了几次国际时间讨论会,出版的论文集中包括了哲学、物理、生物、心理、医学、地质、历史、考古、社会学、教育学、法律和音乐等学科的时间研究成果,弗雷泽为了协调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考古学、量子力学、宇宙学、生物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时间观念,提出了一个 时间等级进化理论 的框架。他认为与宇宙大爆炸演化历程相对应,按照不同的物质结构层次和组织水平分别可划分出时间的发生和进化的历程的六个等级:(1)无时间(Atemporal);(2)原始时间;(3)初始时间;(4)生物时间;( 5)理智时间;(6)社会时间。这是对时间的实用分类,并非对时间本性的研究。这与从战国到汉代出现的《易纬乾凿度》的三始说 夫有形生于无形,……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 与《经纬〃钩命诀》的五运说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相似。古代对这些阶段是观察、类比、体悟出来的。现代科学对时间本性的研究,大部分也需要体悟才能进展。而《周易〃系辞上传》所说的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相当于弗雷泽划分出的 无时间 阶段。周易对时间的观念对21世纪的时间研究将是有启发意义的。 和合文化与21世纪 郑继兵 (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 100871) 和合 一词最早见之于先秦典籍,如《国语〃郑语》曰: 商契能和合五教,以合于百姓者也。 (注:五教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管子》中曰: 蓄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 《墨子》中曰: 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素药相亏害。 《荀子》中曰: 故人之欢欣和合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忄革诡而有所至矣。 可见,在先秦思想家看来, 和合 乃是使天下百姓做到臣忠、子孝、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并进而使天下太平安乐的重要道德观念,与儒学的尚中、重和思想完全一致。 儒家的先圣虽未直接使用 和合 一词,但《易传》(史传为孔子所作)中有 保合太和,乃利贞 之说,后世朱熹对 太和 的解释为 阴阳会合冲和之气 ,因而也将 和 与 合 联用。另外,孔子曾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之论,可见 和 与 同 是有原则区别的,前者是承认差异基础上的 求同 ,后者则是无差异的简单聚合,既然有差异,当然便需要配合,合作方能实现 和 ,所以孔子对 和 与 同 的区分,实际上已包含对 合 的重视在其中了(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 和 是最后形成的结果与目标,而 合 则是实现 和 的过程与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道教与汉代以后传入的佛教,也大量使用 和合 概念,如道教的《太平经》中用 和合 解释阴阳、元气、喜乐、生育等。佛教经典中也用 和合 解释因缘、色相、心识,甚至解释人。并在佛教寺院中定有 不破和合 戒律。 可见, 和合 思想是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所共同信奉的,具有广泛的认同性与普遍的实践性。正因为如此,所以张立文先生认为: 和合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 ,是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本质的特征 ,并主张建立 和合学 而弘扬之。 然而,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经济领域中的分工、协作不发达,因此合作只在某些政治、军事领域中需要,而对社会大众来说,只要天下能和平、家庭能和睦、人人能和气便可安居乐业,是否需要合作人们并不重视。所以孔子 和为贵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主张虽然家喻户晓,而 和合 反倒被人们所忽视。 反观当今世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最基础的生产领域中,分工、协作关系越来越发达,因而合作也就越来越普遍、深入,且这种合作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而且是组织与组织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相互合作。因此,人类空前的相互依赖关系必然导致空前的相互合作关系的产生。 当然, 合(作) 之地位的上升,并不降低 和 的重要性,甚至要以 和 为前提,即合作应该在和平、和睦、和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合作将成为空谈。 6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便成为世界追求的两大目标,随着冷战的结束,大的战争( 核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危险已不复存在,因此发展的追求便更显急迫。和平需要自我克制,发展则必须相互合作,所以,在和平、和睦、和谐基础上的联合与合作( 和合 的新内涵)就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正是在和平与合作的历史趋势下,世界各国建立了多种双边及多边合作组织,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欧洲货币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加上已有效运转多年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可以说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除经济领域的合作以外,政治领域中的合作也在加强,科技、教育、文化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广泛和深入,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科教都呈现出明显的 和合 发展趋势,因此,中国古老的 和合 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时代价值。正象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所言: 和合思想不仅对于中国的发展有意义,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之,21世纪的发展,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必将是一个 和合 发展的世纪,也将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素得到进一步振兴与弘扬的世纪!

中华传统理论与科学的互补

寇长江

(燕京研究院生命科学所教授,北京 100083)

1什么是科学

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公理体系、实验、实证等规则,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认知与描述工作视为科学。历史证明:不断更新创建的各种实用科学理论是成功的,但是科学在探求终极性问题、试图建立终极理论、对自然界进行统一描述时却一直是失败的。

几何原本认定:古希腊学者喜庇亚斯曾创 割圆曲线 完成任意角三等分作图。没有介绍作图过程,也没有讨论相关几何、数理问题。现代科学认定:三大几何难题是不可能问题。笔者实证:割圆曲线是群弧三分点分布曲线,可以用尺规作出,即古希腊应已经圆满完成了三大几何难题,只是被几何原本抛弃了。

几何原本抛弃的是非对称性几何、非对称性数理体系。几何、几何作图是对自然空间、自然空间形态系统的标定描述。几何原本实质上又是放弃了对非对称性开放空间、非对称性弯曲空间形态系统的标定描述工作。 自然空间形态系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本源层面自然实在,自然界一切事物只有在其本源层面才能得到统一标定描述。目前的科学理论危机实质是时空理论危机,应是几何原本事件导致的危机。

2中华传统理论

中华传统理论是混元一气运变自显示自标定的空间形态系统理论,周易是中华传统的理论依据。周易是先后天合一卦,是先后天合一空间形态系统理论模式,是在自身实证与几何作图基础上对自然空间形态系统的标定与描述。

先天标定描述 元神 点、线、面、体闭合空间、无穷大至无穷小同构的闭合空间形态系统,与欧氏几何的标定描述相同。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后天标定描述 元精 及非对称性弯曲空间,非对称性弯曲空间形态系统,由非对称性几何、非对称性数、天尺象数、大乘象数标定描述。其中大天弯曲度,即物理真空弯曲度由群弧三分点分布曲线标定描述。汉代古钱造型可证。

3讨论

(1)中华传统理论是在自身实证与几何作图基础上对自然空间形态系统的标定与描述,因其无虚设,又是在自然界本源层面进行自身实证,因此中华传统理论中没有形式逻辑、公理体系、实验科学,却可以取代其全部功能。

(2)中华传统在实验科学、实用科学理论方面确实落后了,但在理论科学方面却并不落后。 因此笔者认为,21世纪将是中华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的互补、共同创建理论科学体系、对自然界进行统一标定描述的新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与混沌学在21世纪的发展

张钟静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010 )

追求真知而不满足于感知现象的表面,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的实际需要。而获取真知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想象。假设或者说是思想的自由创造--当然创造要有根据,且其推论结果要受到事实的检验。但那毕竟是人的想象和创造,而不是天经地义的真理。

古希腊科学是现代科学的源头之一。它关于宇宙及万物的想象,如宇宙空间平直、各向同性、事物肢解后可还原为原物以及对事物的发展的认识都应该符合形式逻辑关系等等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统治着现代科学的基础,以至人们把它们视为事实如此而忘记了它们只是一种想象、假设,自伽利略以来以实验-逻辑-数学寻求事物因果的方法也被视为探求真知的唯一方法,而以为舍此别无他途。 而中国传统哲学从一开始即认定空间各向异性而且时空到处存在着 机 ,天地人及万物为一充满生机的整体,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充满着互根互动的关系及各种对应关系--数的对应与象的对应等。凭着这样创造性的想象和事实的大量精心观测,中国古人建立起包括经济、管理、战争……数学天文、医学等在内的一整套体系,用于实践而取得相当大的成功。与西方科学相比,这个体系是极有自己的特色的,例如它在最具特性的自然个体与最具普遍性的法则之间直接建立联系,并在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人的创造性活动的介入。

混沌学源于许多不同学科领域中令人惊奇的现象。如气象学中关于天气预报的蝴蝶效应;或表面上毫不相干的许多领域之间竟存在似乎有某种内在联系的数据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这种 令人惊奇 和 不可思议 的现象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正如玻耳在发展 互补原理 时所发出的惊叹--西方人以为如此不可接受的道理,在中国古老的原理中竟是这样的平易、自然。

面对新现象,混沌学引入大量新概念、新方法,虽然人们预言它可能会引发一场科学革命,但笔者以为它还是在西方科学的根本框架之中。如果在21世纪,混沌学能融入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科学的一些更根本的观念,如宇宙万物间确存在对应关系--数的对象、象的对应等;建立自然的个体与普遍法则的直接联系;以及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人的创造性活动的介入等,应该会对混沌学以新生的活力。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的永恒贡献 王一如(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北京 100864 ) 同印度、埃及、古巴比伦相并列,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地球上近万年以来人类文明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文化传说中的7000多年前的 伏羲氏 ,仰观宇宙天象、探索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俯察山川地理、索究山河变迁,体悟自然中人命运的无常,概括出阴阳、八卦之 经 ,成为世界上最古老和全面的哲学思想。

5000多年前,传说中的始祖黄帝著《黄帝经》、《黄帝内经》和《黄帝甲午经》,继承和拓展了 伏羲氏 的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最早的理性阐释,并应用于政治领域。先祖学说中 天人合一 的精华,可以说将光辉照耀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与未来。

2000多年前,人类文明进入到了一定的成熟期,老子创立《道德经》,这是一部适应人类文明新时代,完整地融入了自然、政治和人生各方面思想的人类精神宝典。老子以 道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总规律、总准则,以 德 作为总规律、总规则呈现出来的效能和根本力量, 道 为里, 德 为表,离开自然之 道 ,便无所谓 德 ,人类应按自然之 道 的法则行事,与同体、同根、同源的自然和谐相处。日本铃木大拙博士说: 我认为他( 老子)的哲学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他是全人类的导师。 这种评价从人类未来之长远来看,也许一点也不为过,随着岁月的衍进,人类的子子孙孙将会体验到中国古代思想大师境界的深邃。 中国古代思想给人类文明在软件上以无穷的启示,中国古代上下几千年来众多的技术发明,在硬件上也对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过人们所熟知的 四大发明 以外,还有许多发明和创造,经由旅游者、探险家、传教士、留学生和商人等先后传向欧洲和世界各地,对世界的近代化过程起了酝酿、引发和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坦普尔所说的: 如果没有从中国传入船舵、指南针和桅杆,欧洲人决不会有航海大发现……如果没有从中国传入马镫,欧洲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骑士时代…… 这使人不禁要与另一位科学家的工作联系到一起,如果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无足轻重,它会吸引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李约瑟竭尽毕生精力,撰出世界上最煌然的科技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吗 ? 1988年9月15日-1989年1月15日在比利时王国首都布鲁塞尔历史博物馆举办的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的贡献 展览会,吸引了28万人参观,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历史不能代替未来,不能占据未来,但历史本身是财富这是无可臵疑的,当今天的人类面对未来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在中国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宝库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

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 (三)

本栏目分4 期,在1999年全年刊登,此为第3期

陈之荣、余谋昌、陈贻安、缪经良、李志超、孙关龙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总第48期)

【栏目按语】

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70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学术思想非常活跃,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和人类文明正经历一场大变革。在这一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科学技术前沿发展中可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80年代开始的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和90年代崛起的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正是这种科学潮流历史性变革的一种体现。这里所说的天地生人中的 天 指宇宙, 地 指地球, 生 指生命, 人 指人类社会。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扎根于中国复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杂的自然、生态、经济、人文、历史环境,并且在综合研究中还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有力地促进自然和人文、自然史和认识史、传统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等大交叉研究,因而有力推动整个综合研究领域的大发展,推动科学整体化,促进科学观念变革。为使人类能更好地进入21世纪接受新世纪的挑战,本刊新开辟《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专栏,邀请长期从事这一综合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笔谈。

人类圈研究与21世纪

陈之荣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101)

人类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21世纪的人地关系将会更为紧张,并有可能导致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大倒退。为避免灾难,推动进步,必须进行科学决策。决策包括个人、地区、国家和全球层次,其中,国家和全球层次最重要。为使决策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加强人类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是如下三方面:

1人类圈性质的变化

人类圈是不断演化的,它从孕育期,经开始形成期,现已进入突变期。与人类社会不同,作为独立地球圈层的人类圈由需求水平、产业体系和文化状况三个子系统构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圈变化有两种对立的趋势:其一是继承并进一步扩大工业社会的传统,表现在:(1)急剧增长的物质需求及人类圈内部差异的扩大;(2)以存量技术为基础的产业迅速扩展;(3)掠夺式地球观仍占主导地位,急功近利、掠夺成风等社会行为还未得到有效抑制。其二是全球意识、发展持续性等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信息产业和环保产业等蓬勃发展。这两种趋势处在错踪复杂的变化之中。

2人类圈与全球环境的关系

人类圈与全球环境关系的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最新阶段。由人类圈和全球环境构成的系统为现代地球系统。其中,全球环境处于基础地位,人类圈处于主导地位。根据现代地球系统结构的变化,它的演化已经历了全球环境基础地位过分突出时期,人类圈主导地位恶性膨胀时期,现已进入突变时期。这一突变期主要由较低水平人类圈迅猛膨胀引起,表现在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逆向巨变。人类圈变化的基本要点已如前述,资源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非再生资源由于大量消耗而发生危机;(2)再生资源由于大量破坏而降低了再生能力;(3 )地球环境恶化已从局部扩展到整体。突变期是个高度不稳定时期,它的变化趋势令人担忧。

3现代地球系统突变期与可持续发展

为促使现代地球系统顺利通过突变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正是由于它处于这样的时期,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此时,只有通过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和抑制高消费,将人类圈的物质需求控制在地球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只有建立以流量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以及只有用协同共进地球观取代掠夺式地球观等措施,来改造人类圈的不合理结构,才能使人类圈和现代地球系统的演化上一个新阶梯。

生态哲学与21世纪余谋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300多年来,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思想是牛顿-笛卡儿世界观。它以机械论和还原论为特征,是一种过分强调分析方法、强调主客二分的哲学。它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发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特别是工业社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在向自然进攻、改造自然的同时,发展了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实行一种实际上 反自然 的社会-经济-消费生活;同时,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发展了科学主义的思想,并从而发展了损害自然环境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

虽然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人类实践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建设了现代化的生活,但是,它以生命和自然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实现人的持续发展,以他人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实现自己持续发展,从而导致人类社会以及整个 人-自然 系统的不可持续发展,使人类陷入困境之中。它造就了一个不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现在,我们正在走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里我们首先需要追问,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是有其深层的世界观-价值观根源的,只有在哲学-伦理价值观的层面进行研究,才能有利于揭示人类当今所面临的困境的实质。这就提出 哲学转向 的问题。这就是从笛卡儿世界观到新的世界观。

我们认为,生态哲学或生态世界观,就是这样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它以人与自然界关系为基本问题,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分析问题,提供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的理论框架。

美国学者卡普拉指出,生态世界观始终贯穿两个主题:一个主题是,一切现象之间有一种基本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在笛卡儿世界观中,整体的动力学来自于部分的性质;生态世界观相反,部分的性质是由整体的动力学性质决定的。第二个主题是,现实和宇宙在根本上是运动的,结构不再被看成是基本的,而是一种基本过程的表现形式,而且,结构和过程两者最终也是互补关系。

生态世界观与传统世界观比较,它不强调硬性的主-客二分和主要-次要之分,而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它注重网络的非线性关系和循环运动。它有利于人类造就新世界。

笛卡儿世界观向生态世界观转向是现代哲学的一个生长点,从笛卡儿世界观向生态世界观转变,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成这种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生态哲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工具,把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到哲学的高度,有利于把它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对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生态世界观可能是我们走向21世纪的哲学世界观。

生态规律与21世纪

陈贻安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北京 101601)

21世纪是人类社会从生态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的世纪,因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世纪。 生态规律是关于生命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生命物质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发育、演替的规律,是支配物质运动之生态形式与生态过程的规律。

人类的生命活动与生产活动都是以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为基础,并构成其中的重要环节,与其它自然环节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因此,社会历史不可能处在生态规律的作用之外。所谓 社会历史运动规律 ,不外是一种复合程度更高的社会生态规律。它与自然生态规律的区别是:人类历史过程即社会生态过程中同时还有社会结构以及人的智慧、理性在发挥重要作用,使生态规律起作用的形式更复杂、更高级。

自然界的生态有机体是以特定的生命结构与生命活动方式不断利用、转换环境物质与能量,从而维持生命的存在与种群繁衍。由于它无限增长的内在趋势而超越环境容量限度时,必然发生生态调节作用。如大量生命个体的灭亡,由此恢复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并通过种群更替来实现生态结构的进化。人类社会不是以自然的生命结构与生命活动方式、而是以物质生产的组织形式与生产技术方式不断利用、转换乃至改变环境物质与能量的存在方式,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但是,不管是自然生命的形式,还是社会生产的形式,都会由于其无限扩张的内在趋势而遭遇各自相应环境容量限度的障碍,以至必然引发生态调节作用达到生命与环境之间、或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这是生态规律最典型的作用形式。

在自然界,只存在自然生态调节。主要包括种内生存斗争、种间竞争。如天敌活动,消灭大量超越环境限度的个体生命。宋代文人欧阳修在《秋声赋》一文中感叹 物过盛而当杀 ,乃是对自然界生态调节现象的直觉。

毋庸讳言,在既往的人类历史中,自然生态调节也是生态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如瘟疫、灾荒、饥饿、战乱,乃至经济崩溃、区域文明的消失等等。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包含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失调后引发自然调节的思想。但他把这种关系简单化,论证也极为粗糙。而且不考虑或有意抹煞其中的社会因素,抹煞社会的人道主义责任与人道主义发展方向,以及把自然调节看作是永恒的调节方式等等。因而理所当然地受到来自不同政治观点的激烈抨击。但是,根源于社会生态因素作用的自然调节乃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客观事实。在本世纪中叶以前数百万年的人类史中,自然调节是一种频繁的、主要的调节方式。只是其中往往包含社会矛盾的作用在内。并常常因社会矛盾的诱发或反映为社会矛盾,不易区分开来。

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发达和社会进步,历史发生重要转机。主要表现为人类社会对 生态危机 的警觉以及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以及90年代大多数国家签署《21世纪议程》准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究其实质,都是为避免灾难性的自然调节方式出现,努力寻求并准备实施社会调节方案。以解决生态失衡的危机,达到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协同进化。尽管现在离解决 生态危机 还有很长的道路,局部的自然调节还难以完全避免。但从60年代以来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以及不断努力所奠定的基础,人类在21世纪最终将成功地、有效地通过社会调节方式,以和平与人道主义的特点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生态矛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自然生态调节过渡到社会生态调节,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飞跃。21世纪就是实现这一飞跃的世纪。它使人类社会从生态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王国跃进到自由王国之中。

生命现象的非线性研究与21世纪生命系统学

缪经良

(燕京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所教授,北京 100083)

一、生命现象的强非线性特征

生命体系的系统耦合及其各类能量(表现为学科耦合)耦合特征、生命体系本身的活性及其材料的大阻尼特性……使生命现象具有强非线性特征。而强非线性特征使得生命体系可能形成以下特点:

1因果关系不再具备一一对应性。

医学诊断中的同一症状可能由多类不同疾病所引起的因果关系即表明了这一点。

2运动特征的多样化。

(1) 规律 性和不规律性。 正常人 呼吸运动、月经周期的 规律 性,脑思维活动的不规律性,和 非正常人 的早搏和心率不齐(表现为心搏的不规律特征),哮喘(呼吸运动的不规律)、月经周期紊乱等一系列现象,表现了在生命现象中同时存在着 规则 和不规则的运动,原因是由其非线性特征所决定的。(2)由浑沌动力学方法对应病症的过程。以癌症为例,由浑沌动力学方法来看, 平衡 表现为治愈, 周期 则为症状得到控制(病情不再发展), 浑沌 则体现为扩散。人体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浑沌运动体现了生命现象的强非线性特征。

3因微变化而形成突变。

心脏病人发病时,常因一个微小干扰而不幸暴亡就属于此种情况。针灸时,对某些 强非线性 穴位行针时,不到位无效,恰到好处时救命,微过量即致命,又是一例。这也说明了针灸高手不易得的道理。有关生命现象的缓慢渐变性,生命体系的活性及其材料的大阻尼特性,……等所形成的生命现象的其他非线性特征不在此一一阐述了。

二、“综合”、“交叉”是21世纪生命系统学的特征

生命体系内部和生命体系间的相关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使我们研究这类学科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系统之间的交叉耦合影响。由单一系统的片面研究方法到系统耦合的研究分析方法是21世纪生命系统学的特征。

生命系统学涉及面广,就其本身而言,就涉及到数理化、生物、医学等一系列现代科学分支,其内容几乎无所不及;而就系统研究这一概念,还必须涉及到环境,所以,天文学、地理学等学科是生命系统学必须涉及到的学科范畴。由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到多学科的交叉耦合 (即能量耦合)研究方法是21世纪生命系统学的又一重要特征。

由于系统、能量的交耦影响,生命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对非线性系统的特征分析,有利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规律。

三、非线性研究方法对21世纪生命系统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1找出耦合影响,全面研究生命体系相关特征是揭示非线性系统因果关系的重要方法。生命现象中各系统各类运动的交耦影响,使生命系统的研究变得十分复杂,摸清其耦合关系,全面研究生命体系的相关特征,是揭示其因果关系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认识了生命系统,利用一种(或二、三种)测试手段来反映生命系统的另一特征就成为可能,这将为现代医学技术增添新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曾利用这一方法对多种生命现象进行了研究探索,证明它常常是有效可行的。

2生命系统学非线性研究方法中的几个问题。(1)简化理论的研究方法常常是需要的。限于生命系统的错综复杂状态和我们的当前科学水平,我们常常还须根据问题的主要特征,进行假设,对简化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再逐步考虑各次要环节,使研究逐步完善、精确。值得注意的是,非线性系统研究的难度在于:在特定条件下,次要环节会起重要影响。 (2)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反问题 的研究方法常常是必不可少的。同类生命体中的共性和异性,生命系统的活性,使我们在生命现象的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未知因素。由生命现象的不可测性和未知性,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给21世纪生命系统学的研究提出一个方法:通过反演--即 反问题 的研究方法(根据某些现象、测试结果和预制的数学模式,通过数学方法来反推未知的物理参数及变化规律,并修正数学模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3)浑沌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前面述及:正常态,疾病正得到控制,和病情恶化,正好是浑沌动力学中的 平衡态 、 周期态 、 浑沌态 。运用浑沌动力学的方法,使病情得到控制,并最终得到治愈,是运用非线性研究方法,在医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途径。生命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病变的通常渐变过程,到病情突然恶化的突变过程。我们运用浑沌动力学的方法对其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对生命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 显然,无论从防病、治病,还是对生命体生长、发育到衰亡的进一步认识,浑沌动力学的方法在21世纪的生命系统学中占有重要位臵。对非线性特征的研究方法还很多。逻辑、模糊、随机诸问题的非线性研究方法还有许多新的内容,这些问题将在以后进行专题讨论。

有人说,21世纪是非线性科学的时代。对21世纪的生命系统学来说,非线性研究方法则更加显得重要。许多世纪以来,人们对生命系统的认识是非常浮浅的,这是由生命科学的特定内容所决定的。但在非线性学科迅速发展的21世纪,生命系统学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我们期待着这一时刻早日到来。

经络物理研究与21世纪医学

李志超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700)

中国医学的经典理论核心是经络学说。所谓经络者: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现代经络研究历经半个世界的物理检测、生理实验和临床观察之后,证实古人所指的经络系统是人体的综合传输、调控系统,人体不但有血液循环系统主司全身的物质、能量传输;有神经支配系统完成全身的信息反应,更为主要的是除了这些肉眼所见、人所共知的组织解剖结构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套无形的间隙结构--十四经脉和与之相匹配的数百个甚至更多的体表气穴。现代经络物理研究发现,古人所述的 气机 、 气街 、 气道 中的 气 原来是指十四经脉中运行着的占据纳米空间的多种生命小体和游弋于量子空间的电磁波,专司人体信息的调控和人与大自然的信息交换。然而正是这一生动的本质性的生命现象却被在近代牛顿机械还原论科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西方生物医学所长期疏漏和否认。故而,经络系统是中国人祖先的伟大科学发现,根据这一理论,在中国还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医疗保健康复技术:经穴的分类与定位、经络-脏腑相关、砭术、针灸、按摩、刮痧、拔罐、药性归经、气功导引等。两千五百年来经络医学为中华民族这个世界上最古老、人口众多的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方现代医学的主体模式是:把人视为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与其生存环境中的致病因子相抗衡,对外采取化学杀菌、抑菌方法,对内用手术刀剥离清除病灶,简称为对抗医学。这一简单的医学模式也行之有效,它曾给人体健康带来光辉的一页,使诸多危害人类的瘟疫濒临灭绝,人类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但是,直至20世纪末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仅仅用医用化学武器和手术刀并不能使人类彻底摆脱疾病的困扰,也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生命存活质量。因为人是一个与自然 天人合一 的复杂开放系统,很多病痛的根源来自人自身,坚持对抗的方法,只能使医学背离医学本身的定义。更何况人类生命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人与其内外环境的协同关系,在这里医学根本找不到对抗对手。

随着一大批病理单纯的疾患被较好的控制,另一类病理复杂的顽疾向人类医学提出了挑战。第一类难以回避的问题是被称之为 心身疾病 的病种,对这种与人的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生理病变,医学再一次失去了对抗对手,医用化学武器显得软弱无力,手术刀更是无用武之地。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大气、土壤、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等,甚至连饮水都遭到不同程度污染的今天,人类眼看着大量物种在地球上灭绝的时候,人们向医学界求援的呼声已不容忽视,但是医学惯用的化学、手术刀战术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充其量是当体内产生癌变之后,医学能早诊断、早切除而已,而那些本来就是从健康细胞中蜕变而来的癌细胞,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被外力彻底消灭的,更何况人类的机体,还要无时无刻地忍受着医源性疾患的侵袭,许多有效、显效、特效药物,恰恰也是人体的致病因子,20世纪中叶发生的 四环素失误 ,曾给发育的一代人带来牙齿骨骼病变,已为世人所共见,其他医源性潜在危险也正在不断显现。还有,在基因工程光辉灿烂的前景中,隐隐约约地呈现出细胞基因盲目重阻,将给人类带来生理、病理学以及社会伦理学灾难的阴影。

可以预见,21世纪处于后抗生素时代的医学将是对抗医学逐步为顺势医学所替代的时代。人们自觉地与自然协同共处,甚至设法在一定条件下,人与病毒,人与癌变和平共处的 医人之道 、 医未病之道 以及以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广义康复医学,打破以往的单纯抗病的医学模式,以补充医学、替代医学为范例,中医经络医学将逐步取得其合法地位和重要地位。不难预见,中医经络医学将以其理论优势推动着传统中医、针灸、气功、按摩等医疗手段,积极走向现代化改革,在医疗、健身、康复等领域轻而易举地解决着一个又一个难题和人类健康危机,显示出特有的科学魅力,从而帮助人类科学完成其从分子化学层次的生物学向量子物理层次的经络学转化的伟大复兴。

历史人体学研究与21世纪人体科学发展

孙关龙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北京 100037)

21世纪不但是生命科学世纪、海洋科学世纪、信息科学世纪、环境科学世纪,而且是人体科学世纪。要发展21世纪人体科学,挖掘和研究中国的历史人体资料宝库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截止1998年底,中国学者在历史人体学方面做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工作。例如陈邦贤先生编录的《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十三经诸子百家医药资料汇编》,战远铭先生等编纂的《经史百家医录》,笔者与王树芬主编的《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人体象》 (包括25个年表),以及笔者的《二十五史人体史料研究》等。但与中国丰富的历史人体资料 (包括考古学资料)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据笔者粗析,历史人体学至少包括以下领域或分支学科:历史人体疾病、历史人体体质、历史人体经络、历史人体多胎和怪胎、历史人体寿命、历史人体养生、历史人体遗传、历史人体医疗等。随着深入研究,还会出现新的领域或分支。由此可见,历史人体学不等同于医学史或医史学,目前一些学者认为两者等同的观点是未深入研究历史人体学的结果;历史人体学研究范围广阔、内容多样、意义深远。例如,中国古籍中,关于百岁左右的寿星纪录并非罕见,在《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的长寿表中,即列有100例上下。研究他们的体质特征及其所处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建立人体科学中的长寿学,指导人们健康长寿,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又如,笔者1998年所著《人类的身高》一书中整理出了一大批古人身高资料,确认了人类身高发展趋势,提出了盲目追求高大不可取,理想身高为中等偏矮(男子167~170cm,女子157~160厘米),人类应像控制生育一样控制身高。若在21世纪人类身高达到理想标准,那么要比现在身高下降5% ,相应的人体表面积要减少10%、体重要减少16%。这样在衣被、食物等方面消耗可减少10% 以上,若按60亿人计,则等于少了6亿人。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理想身高应是21世纪人体科学中体质人类学和人类生态学所需深入研究的课题。

中国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人体资料,理应为21世纪的人体科学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 (四)

本栏目分4 期,在1999年全年刊登,此为第4期

张九辰、楚全芝、徐好民、徐钦琦、商宏宽、宋正海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总第49期)

地球系统科学与21世纪

张九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010)

人类正处于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大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使人类更加容易获取自然资源。同时人口的增长引起了过度农垦和放牧。对资源的掠夺、水土流失、工业污染、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这一切均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减轻自然灾害、发展持续农业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就成为整个人类面临的头等大事。环境保护思想从未像今天这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深受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它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大课题。它强调在具体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既要利用资源又要加强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既要强调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既要考虑近期效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

从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看,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入和技术手段的提高,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这种分化虽然有利于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进步,但也使人类在解决宏观性、全球性的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科学分化越细,学科之间相互协作、统一的要求也就愈加强烈。

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正是源于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源于科学发展从综合到分化、到再次综合的要求。在空间上,它要求对地球环境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全面而不是零碎地研究地球环境。在研究的时间尺度上是从几十年至几百年,这一时间尺度可以充分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它将地球表层作为一个大系统,强调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研究作用于该系统内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命的过程,提出制约、改变和适应这些变化的措施。综合研究其中的自然与人文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一门涵盖范围很广的学科。

地球系统科学不是少数科学家们讨论的问题,它为整个社会所关注,并成为解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各种问题的主要科学基础。同时上述问题的提出也使得地球系统科学面临着新发展的契机。它已不再满足于对单学科、纯自然科学范畴内的研究,而是朝着对人类与自然关系协调的角度的多学科迈进。

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也从科学技术上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和手段。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成熟,使人们认识到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遥感技术的发展为人们从全球角度观察地球提供了有效的观测手段。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理论水平的提高,也为地球系统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21世纪人类面临的问题将多为全球性的问题,它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地球系统科学将成为以人类居住的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众多学科共同合作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研究与21世纪

楚全芝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29)

研究现状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研究主要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发展演化主要受印度洋板块的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活动断裂、构造盆地、活动块体。而对这一时期的岩浆活动、褶皱作用探讨较少。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野外地质调查,配合少量的浅层探测。重点确定断裂活动时代、活动幅度和速率。活动构造研究是现代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地震预报、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20年来,活动构造研究有较大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板块构造理论在用于大陆活动构造研究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2)活动构造研究基本上局限于地表,对地下深处知之甚少;(3)测年精度不高,很难达到实用的要求;(4)研究内容基本上以断裂为主;(5)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大。

国内外动态

活动构造研究近几年来有较明显的变化。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拓宽领域;二是引进技术。国外活动构造研究在由陆地向海洋推进。中国在这方面尚未起步,但已经开始关注这一动向。许多高新技术逐渐被引进或移植到活动构造研究领域内。活动构造研究可能会在油气田探测、中长期气象预报等方面大有作为。

人类社会与活动构造

21世纪活动构造研究将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有以下原因。(1)探索奥秘的好奇心。(2)人类社会的恐震心理不断增加。(3)21世纪人类面临能源匮乏的危机,地壳内部浅层的地热和深层的岩浆囊将会成为重要的能源。(4)土地短缺,人类要扩大生活空间。未来的大量建筑将会建在海洋或沙漠之下。因而活动构造研究将对未来的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21世纪活动构造研究内容

一是研究的空间,可以概括为三个字:高、深、广。高就是指青藏高原。在21世纪青藏高原仍然是活动构造研究的世界热点。深是指对地壳深层的探测。 尤其是在平原和沙漠地区,必须进行广泛的探测。广意味着向海洋和沙漠地区扩展。台湾海峡、南海和渤海以及中国西部的大沙漠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世界研究热点将会集中在大洋中脊、深海沟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二是研究的时间范围也将扩大:整个新生代都被纳入研究的范围;同时不但研究千年尺度的变化,还将要研究百年尺度、十年尺度、一年尺度甚至月、日、时的变化。全球构造活动的整体性变化、深层结构的细微性变化以及活动构造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与天体运动、气象变化、气候变迁关联性变化也将会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21世纪将会有新的大地构造理论问世。该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地球深层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物质交流过程,并能很好地指导人类进行灾害预测、开发能源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地球静电研究与21世纪

徐好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29)

地球静电研究是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人类很早就给它予以极大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

地球静电研究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电学进展,但地球静电研究本身却进展缓慢,步履艰难。近 30年来中国地震科研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地球静电研究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根据作者研究所及,地球静电研究对21世纪有重要影响的领域主要有:

一、环境与地球科学。人类生活在地球表层,和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的许多重大问题都牵涉到地球科学。没有地球科学和没有地球静电研究的进展,许多问题都要受到严重影响。

二、对地震等一系列灾害的研究和预测。地震预报问题关键是时间问题,只有赋予确切时间概念的地点和强度才是有意义的。要想充分研究利用历史信息的99%、现代信息的90%,没有对地球静电的精细了解是不行的。

三、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和控制。现在人类对气象的预测主要靠卫星云图、气压、气温诸要素,对大气电离度、地壳运动对大气的重要影响了解得不够。人类要想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进而控制气象,没有对地球静电的充分了解是不行的。

四、农业、林业等领域的高速发展有待于对地球静电的进一步了解,尽管农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对电在生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有所认识,但对地球静电在这一领域光明前景的认识仍有待提高。

五、医学和生命科学。为什么会出现生命?什么是生命的本质?物体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如何治疗疾病?这些与生俱来的课题也许在人类进一步了解地球静电的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

六、能源问题。人类持续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能源问题,有限的地球如何满足无限发展的人类?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日渐枯竭,大力发展再生能源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电农业是其一,风能、水能、太阳能的利用是其重要方面,其它可利用静电能源之处还一定很多。

地球静电研究最大的哲学意义在于 道法自然 !

21世纪也好,可持续发展以至无穷也好,都离不开 道法自然 !

天文气候学与21世纪

徐钦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骨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44)

天文气候学是一门20世纪才诞生的新兴学科。它以天文因素或地球轨道的自然变化来解释地质历史上气候变迁的事实。它包括两大基础理论。其一是20年代~30年代由塞尔维亚的米兰柯维奇提出的,他用地球轨道三要素(黄道倾斜、岁差运动、偏心率)的自然变化可以勉强地解释过去60万年内气候变迁的事实。他的观点在70年代~80年代被世界上很多学者接受了。人们称它为 米兰柯维奇理论 。其二则是在70年代~80年代由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学者几乎同时提出的。他们用黄道倾斜的大波动解释了地质历史上三大冰期重复出现的事实。人们称它为 大旋回学说 。我本人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把上述的两大基础理论统一成 天文气候学 。它包括天文气候学的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第四纪气候变迁的周期表。这张表不但可以解释过去几十万年内温暖期和寒冷期反复交替出现的历史事实,而且还解释了过去的三次经典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玉木冰期)中为什么冰川的规模会一次比一次缩小的历史事实,这一点是过去其它冰期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天文气候学还开创了以气候变迁规律来解释生物进化历史的新路。在地质历史上,气候变迁具有16个不同的尺度或层次。其中5个层次低于回归年,可称之为小年;另10个层次高于回归年,可称之为大年。在地质历史上,生物进化事件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它们总是出现在大年的冬末春初,或大年的春季,最高层次的生物进化事件,发埃迪卡拉动物群的绝灭事件、二叠纪末的绝灭事件都发生在最高层次的大年的冬末。而最高层次的两次生物的大爆发,如寒武纪大爆发、三叠纪大爆发则都发生在最高层次的大年,即古生代年和中新生代年的春季。也许不同层次的大年引发不同层次的绝灭和新生,也许它们恰好反映了生物进化最根本的规律。

在近几十年内,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遇到了重重的困难。1986年美国一位德高望重的生物进化论者奥尔森教授提出,新的生物进化论需要新一代的达尔文、辛普生、赫胥黎或者生物学方面的爱因斯坦的出现。然而十多年过去了,生物学方面的爱因斯坦仍然没有出现。有人认为,他将出现在中国。刘长林先生指出,西方文化是空间文化,而中国文化是时间文化。正是这两种分具阴阳偏向的文化造就了两种认识论、两种不同的科学思想体系,所以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形成左右对称的优美格局,两者需要互补和融合。新的生物进化论之所以迟迟未能出现,是因为上述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尚未实现融合的缘故。一旦两者融合互补,新的生物进化论便诞生了。

新的天文气候学、新的生物进化论必将在21世纪诞生!

广义风水说与21世纪地学

商宏宽

(地震出版社编审,北京100029)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纵观万千地象,皆为刚柔相济变化而成。在动力作用下,柔性物质最为活跃。 风 者气也, 水 者各种液体是也,风水乃至柔之物,是地壳内最为活跃之因素。广义风水说是通过气水与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气水在岩土中运移之理,来评价地象之优劣,选择通汇首善之地以为民用之学问。它包括巡天、望气、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具体方法,服务于选址、找矿、水利建设、园林建设、军事设伏、国土规划等诸方面。它融天、地、生、人知识于一炉,既考察山川、气象、植被等自然条件,又反应民族文化之积淀,更重视人的审美观念与心理因素,是整体有机自然观的集中体现。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广义风水说对21世纪地学之影响是多方面的,诸如深层气体及熔岩活动对全球构造之影响,各种地球物理参数在穴位处的逐时变化与地壳活动之关系,全球构造的太极对称结构与板块及热柱学说研究等具体理论问题。广义风水说突破了狭义的地学范畴,包容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即人类生活环境系统的各个圈层,形成 大地球科学 之雏形,给21世纪地学指示了方向;它以整体有机自然观思想指导,将自然界各圈层的相干效应、界面效应、耦合效应综合研究,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因素、思想观念因素统一考虑,综合分析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对现代灾害学及环境科学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它不仅考虑人们的当前利益,更重视子孙后代的发展,重视利用和开发自然,注重保护和涵养自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大有作为。21世纪是信息时代、环境科学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也是广义风水说得以发展的时代。

黄河问题综合研究与21世纪

宋正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北京100010)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培育了古老灿烂的文明,但几千年来黄河洪灾也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黄河的治理可上溯至传说的尧舜禹时代,至今已历数千年。1949 年以来黄河治理取得辉煌成果但仍未根本解决,以至海内外各届人士仍关注黄河课题,仍要讨论黄河的最大隐患是什么?不及时治理将产生什么后果?对待黄河隐患的对策是什么等问题。所以这样,除了黄河本身的问题较严重较难治理,还与我们对黄河问题的复杂性认识远远不够,以及综合规划综合治理仍缺乏真正扎实的综合研究基础有关。在21世纪,大力发展黄河问题的综合研究是黄河问题根本解决的必然途径。在21世纪,我们在继续进行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下游的固堤筑坝防洪和抗旱保墒的同时,应该最广泛地发动各学术领域对黄河问题根本解决有兴趣又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志士仁人耐心地坐下来做些踏实的宏观的科学研究工作,把黄河问题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认真分析一下它的各种要素、各个方面的错踪复杂的结构,然后才有可能制定出真正能根本解决黄河问题的战略方案和技术措施。黄河问题的根本解决首先要彻底打破学科界限、地区界限、部门界限,充分发挥国内外各领域黄河专家和志士仁人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对耗资巨大、影响深远的科学、技术、工程问题,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多学科论证求得科学的依据。

尽管一直提倡综合治理和综合规划。但实际上,至今对黄河问题的复杂性研究是不够的。自然因素方面除了过去研究较多的黄土高原植被与水土流失、黄河泥砂运动规律等研究较深外,还应认真研究更多因素。天文因素方面,太阳黑子活动和行星会合的力矩效应对黄河洪涝灾害有着影响。天体引潮力对北方夏旱有影响。黄河悬河地区的地震是十分危险的,而这些地区的历史地震多发生于7月-8月的大汛期,有人估计,如有6级地震,悬河河堤可产生裂隙,酿成大灾。黄河上游已梯级开发,将有越来越多大、中型水利工程。地震对大坝的破坏,易造成工程下游的灾害乃至影响整个黄河上游经济区的动力供应。气象上的最大持续降水造成的巨大洪峰对抗洪能力已较小、大堤抗洪能力不太大的黄河水道将是极大的威胁。1975年给淮河带来巨大灾难的是淮河上游最大持续降水,如果雨区北移到黄河流域,造成的后果将更难设想。全球气候正在变暖,不管变暖还是变冷,气候较大波动对抗洪能力不太大的黄河毕竟是要人们深思的,新构造运动的升降作用不仅引起地震,也造成黄河坡降的变化。黄河下游坡降小是黄河下游洪灾的一个根本性原因,然而华北平原仍在沉降中。华北平原的沉降、黄河三角洲的延伸,促使黄河中下游坡降进一步变小、泥砂淤积加大,进而迫使大坝升高,地上河发展,最终悬河压顶的危险激增。由此可见,仅仅黄河问题之一的黄河洪灾的根治,单自然方面也要研究更多因素。

黄河的治理与黄河区域的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关系十分密切。黄河上游丰富水力资源的梯级开发有力地支持了上游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也对下游的水旱灾害的防治有巨大的作用 。黄土高原的以农业为主还是以林牧为主的经济结构和有关的政策,直接影响着水土保持、径流泥砂含量和洪峰大小。黄土高原能否大面积发展林业问题尚是当前地理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即黄土高原的地带性植被是森林还是草原。黄淮海平原不仅受到黄河悬河的威胁,又不断受到水资源匮乏和断流的威胁。历史上黄河的改道北入海河,南入淮河,并曾给淮河流域带来灾难,今天这种灾难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水利政策又直接影响到黄河水的应用和流量的变化,以及大坝能否得到有效的维修和保护等问题。黄淮海平原的引黄灌溉、黄河下游经济区的开发有赖于黄河水资源利用,反过来又促使了泥砂淤积、三角洲沿伸、抗洪能力的下降。移民政策、传统文化也影响到大型水利工程的进度能否保证。黄河入海口的水文状况以及海洋和深海开发也与黄河泥沙密切相关。数千年来黄河治理的经验教训对当代治河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千百年来关于黄河的泛滥、决口、改道的记录,关于黄河流域各种自然灾害记录,有利于我们探讨黄河和黄河流域各种自然要素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历史上百年一遇、千年一遇高洪峰的历史记录(文献或古迹)的发掘对于今天大型水利工程的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人文因素对黄河综合治理的最大影响是地域分割、学科分割(尽管这些分割有其必然的原因) 。地域的苦乐不均、部门的急功近利、学科的狭隘视界的束缚,造成对黄河区域综合研究的实际上的藐视和薄弱以及综合治理的实际上的困难。黄河问题至少包括三大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又分别由不同部门去研究、管理,相互联系不够:

(1)黄河这条水系的治理,长期以来由水利学家来研究、水利电力部门来管理;

(2)黄河经济区的开发,长期以来由地理学家、经济学家来研究和规划;

(3)黄河文化的研究继承和发展主要由历史学、文化学、哲学、文学艺术等专家去关心。然而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不把黄河区域作为一个综合体来研究,不对一些老大难的问题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那么黄河问题的根本解决是困难的。

黄河问题的根本解决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少代的持续努力,所以必须有常设的权威机构。鉴于黄河问题跨省、跨部委、跨学科, 黄委会 有必要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以便真正协调全国力量,有效地一步步地实现黄河治理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如黄委会忙于现在的眼前工作,是不能应对黄河问题给我们带来的挑战的。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

王义勇

(中国机械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101)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由儒、释、道三家揉合而成,看似多有分歧、对立之处,实质上根本上存在着深刻的统一,即在思维的最高层次上都强调 一 和 中 的理念, 一 与 中 正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东西方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偏于向内的阴性思维模式,重觉性,带有艺术特征;西方文化偏于向外的阳性思维模式,重理性,富于科学品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味。觉性与理性是人类进步的双腿,中西文化互补、融合、汇流将成为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佛家、道家、一、 中

中国传统文化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回溯过去,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释、道三家揉合汇流而成,主脉有二,曰一,曰中。

一、一和中与生命的关系

一 是无分别境界,只有当人净心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罕见。

中 是中庸之道,简为中道。从易经的阴阳观视之,中道是阴阳平衡、和谐的状态,是事物变化过程中的最佳、最优、最高态。从美学角度视之,是事物的最美态,成为美学的基础。

无论 一 抑或 中 ,均可在人的生命变化中出现,是人的直接感受、体验。下面先从人的生命变化进行讨论。 仍然从易经的阴阳谈起,结合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加以叙述。人一生的阴阳、生命、寿命、灵性可用数理表示如下(有关的演化过程,已经发表,不再重复):

生命s=t-t2

阴a=1-t

阳b=t

寿命t=0~1

灵性ds/dt=1-2t

将以上数理表达绘出图象(如图1),显示出人的生命周期依抛物线方式变化。

t=0是生命开始的时间

t=05

是生命出现壮年的时间

甚易看出,t=05时,s=smax生命力最强;同时a=b,亦即在这种状态下,阴与阳是平衡的,在中医学上有这样的描述:

阴阳平衡,精神乃活。

这就是中道的本义。易经对这一状态的描述是,阴阳和谐,生生不息。中之可贵,由此可以领会。

t=1是生命结束的时间这时a=0,b=1阴阳处于绝对对立的状态,中医学的描述是: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死)。

以上讨论是生命顺着时间增加的方向所发生的变化,人人如此,莫能例外。在人的生命周期中,最佳的状态是中年(壮年),中道最佳由此而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遇无为一词,而且学问家为学愈深,对无为愈感兴趣。

无为是无思无为,亦叫无为法。学问家、修行家为了提高自身修养,常常起用,而且视为必需。起用无为法,能够对自身的生命素质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归纳之,约有两层。

1低层:健身,祛病,延寿,简为养生。

2高层:开发智慧,简为开智。

为了叙述方便,仍以图1辅助,这样可有直观、形象的感受。

假定某人其生命状态为s1,阴分为a1,阳分为b1,寿命为t1,灵性为ds1 /dt,由此状态开始修行。所谓修行就是用无为法提高生命的素质。无为的浅层是入静,到达深层则转为入净。入净就是净心,即将脑海中的一切善念、恶念清除干净,易经语言则是降阳。

假定阳分由b1降至b2,阴分则自然由a1升至a2,此时生命亦由s1升至s2 ,寿命由t1降至t2,灵性则由ds1/dt升至ds2/dt。

可以看出,生命力上升了,寿命(年龄)下降了,灵性提高了,整个生命状态向年轻方向转化,引起了返老还童的效果。由于灵性的提高,常常导致灵感出现,引发创造。亦因此,无为常为学问家所钟爱。

无为法可以健身、祛病、延寿,亦即收养生之效,这就是气功养生的机理。气功亦常称为静功,总体上还是无为法的浅层,一般人容易做到。

为了追求灵性的大幅上升,必须将无为法引向深层,灵性的提高亦就是觉悟、智慧的上升。

由于无思无为的净化过程的加深,阳分必更降,假定由b2降至b3,阴分则从a2升至 a3,生命由s2降至s3,寿命从t2降至t3,灵性则从ds2/dt升至ds 3/dt。

这种状态,气功家称为胎息:接近胎儿的生命状态,生命力很低,但灵性却大大提高了。这一点,气功家叫作元神,佛家则称为定能生慧。定是接近死而非死,慧是灵明觉知,简为灵觉、智慧。当人的灵性高达一定程度,则距离的因素可以消除,于是:

距离l=0由于距离消失了,时间亦随之消失。

故t=0

所以l3=0空间消失

t=0时间消失

是故宇(空间)=0

宙(时间)=0

对于这种生命状态,儒、释、道三家各有表述:儒家称 天人合一 ,佛家称 梵我同一 ,道家称 生道合一 。 天,指自然宇宙;梵,大千世界;生,指人;道,自然。

佛学的核心是般若无知论,亦称般若无知而无不知,常人不易体会,其实质是把人的后天思维去掉。所谓闭知塞聪,而独留觉性,澄心玄鉴,惟察冥冥幽深,亦即觉性大显,而成大觉,以觉观照,灵明觉知,大觉大悟即在于此。

般若是梵语,中文意为智慧。慧字在造字结构上可分为三部: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丰丰:扫帚苗,代表扫帚

彐:代表手

心:代表心

整体涵义是,手持扫帚在心上清扫,扫得愈干净,愈慧,亦即愈灵。这一点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是吻合的。

智慧 二字有两种涵义,智门照有,慧门鉴空。有,常人能及;空,则是常人所不能及,须依灵觉察知。儒家对于这个问题亦有论述。如:道,非感官所能及,须依心识,善用心者师心不师圣。

当无思无为达到:

寿命:0≠t0

≠不等

阴分:1≠a1

接近

阳分:0≠b0

灵性:1≠ds/dt1

不言而喻,这是人的灵性极高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出现:

时空为零

主客融合

物我一体……

这是绝对境界,佛家语言叫出世间。与此相对,阴阳并存的境界则叫世间。达到出世间境界的人,儒家称圣,佛家称佛,道家称仙。

可以看出,出世间是超越相对走向绝对的无分别境界,也就是 一 的境界。

一 的境界,常人难以企及,但依无为法却可以高攀。从信息论言,人首先要取得信息,而后才能加工,成为完整的认识。人取得信息主要靠觉,而加工信息则主要靠理性思辨。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一 ,既博大,又精深,接近觉性的最高限,文字形容则是大觉大悟、大智大慧。

但是,当人的灵性一旦达

ds/dt=1

则人将死亡,再灵也无意义了。由此引出,人类主观欲穷尽客观,永不可能。古希腊的圣哲苏格拉底也认识及此,他言:纯知、智慧得于死后,不在生前。东西方的圣人其认识可谓略同。

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无为法向内求,有为法则相反。内求智慧,外求知识。智慧偏于自出、创造,知识偏于学习、继承。如果仅限于知识,只能在前人后边学步,欲求大成、创造,必须开发自有的智慧,这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平日常闻某人悟性如何如何,悟性者,即是智慧。悟性有天赋之因,亦有后天闻慧、思慧、修慧之缘。在智慧方面,儒、释、道三家均甚重视。如,儒家强调大学之道在明德(灵性),佛家提空能生慧,道家重无为而无不为。用词不同,内涵一致。

二、儒、释、道三家对一的表述

1儒家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16个字出自《尚书》。传说,古代尧传舜,舜传禹,至禹用文字做了记录。当时是否有文字还是个问题,后人只能依尚书为凭,称为儒家16字心传。其意为,人心不好,道心太少,若欲行到高处,须修心达到无分别 一 的境界,而在日常生活中,则须实行中庸之道。

前已述及,无分别境界亦称 一 境,这是人的灵性极高的境界。由于灵性高,时空消失,可达物我一体,亦即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以致人对物象达到完全的了然。

关于灵性问题,孔子提出人分四等:

生而知之

学而知之

困而学之

困而不学

生而知之者是天赋灵性最高的人,孟子亦有类似的看法,提出良知、良能。良知是不虑而知,良能是不学而能。佛家提出高根、低根。高根者不假外求,自悟自通,充满智慧;低根者则相反,不悟自性(自有的灵性),用修行的功夫到外边找佛,最后落个痴人妄想。

细品之,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自有的智慧本能,认为这是为学为事的根本,如果缺少,常常是根基不足,悟性不强,事倍功半。

孟子对于做学问,提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放心 的本义是指把清净心、智慧心放跑了; 求 ,是要把它找回来,这样,学问就能上进。学问家的实践体会,清净心与杂染心常混杂在一起,杂染多了,清净就减少,必然带来灵性的下降。

孟子又提出:夫道,一而已矣。亦是重视无分别的心态,与佛家的空能生慧一致。

孟子又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尽心、养性、事天与空能生慧一致,亦即灵性、智慧,以此而了然一切。

《大学》开篇言:大学之道在明德。大学者,为学高深,必须具备明德之性,明德是天授所得(德与得通)的明彻的本性,亦即灵性。

《大学》在求知的方法上亦言:知止而后有空,空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仔细品味,亦是空能生慧。

《中庸》言: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中庸书上的论述,与孟子的尽心、知性、事天一致,亦是人的主观必须至灵,才能洞察一切,才能利用自然的规律为人类服务。

《中庸》又言:

尊德性而道问学

极高明而道中庸

致广大而尽精微

尊德性,是言须重视明德之性,亦即灵性、智慧;道问学,在智慧的指引下进行学习。尊德性是自出、创造,道问学则是学习、继承。

极高明与尊德性同义,道中庸谓处理世间一切须行中庸之道。

致广大与尊德性、极高明同义,因为在灵性极高的状态下,人与天(自然)合一,广大无垠,小我必成大我,无所不知,了然一切,精微无间。

《易经系辞上传》言:

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这些语言,其实质与佛家的空能生慧一致,对于没有无为经验的人,难以体会。

至明代,王阳明又提出良知与致良知。孟子最早提出良知,王阳明经过自身的体验,又再次提出良知,言:良知是虚灵不昧的妙体,是做学问的大头脑。王阳明用四句诗来总结他对良知的认识:

无善无恶心本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本体如清净明镜,一尘不染,善恶皆摄,这是良知的功能。此与空能生慧是一致的。心动为意,非善即恶,这是起心动念的一般规律,但是,为善去恶应该是起心动念的方向。格物是《大学》中的名词,现代语言是实践。

人类研究认识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认识的真实性、可靠性,如何判断?实践是一条道路,费力费时;灵觉的直接感受,亦行之有效。佛家认为,人的智慧很高时,觉即真,行即正,可达觉行圆满。王阳明言知善知恶是良知,亦是觉即真的路数。儒家对智慧与知识,总括为二:

德性之知--智慧

见闻之知--知识

2佛家

《坛经》是中国人著作中的唯一的一部佛经,其他佛著均不能称经。经是取织布经线的涵义,经线长,纬线短,经有永衡之意。《坛经》是唐代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和尚传法37年的记录。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到唐代惠能,佛教起了革命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佛在哪里,你自己就是;你自觉不是,原因是你心内不净,杂念太多。惠能言:佛者觉也,悟,众生是佛;迷,佛(泛指出家人)是众生。

《坛经》的核心内容是,空能生慧,空是慧之体,慧是空之用。惠能言:心量(慧、灵觉)广大,遍周法界(宇宙),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灵觉),一即一切。

后秦长安高僧僧肇在《维摩诘经》序中言:圣智无知,万品俱照,法身无家,殊形并应。前两句的本义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是智慧、灵觉,以觉通晓一切,事先并无所知。后两句的涵义是,当人处在空慧状态下,肉身的感觉向外发散,形成觉性场,佛家叫做法身,法身没有形象,但对各种不同的物象却可一并感受。这些论述,在日常生活不易遇到,但在空态下由于灵性极高,却自然而领会。 僧肇31岁卒,留下一部佛著《肇论》,其中心内容是般若无知论,言: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真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有无穷之鉴,所以会而不差,当而无非。释迦牟尼是一王子,物质生活不必挂牵,但精神生活却感到不足,进入修行之门,他在菩提树下静坐了49天,豁然得悟,发出感叹: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得)相,只为妄念所障,不能证得;妄念去,则自然智、无师智、一切智,立时现前。释尊的体悟与唐代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和尚的空能生慧一致。惠能言:智慧本性人人皆有,只是尘累太多,难以证得;如果去掉尘累,心田成为净土,则智慧之光遍照整个宇宙。

知识分子多是从小到老读书不辍,教育如此,养成习惯,求知求行;而对于求觉求悟,则相形见绌,故,佛学之智慧论,应该熟而习用。

《金刚经》是佛学的一部很重要的典籍,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诤三昧,人生最为第一

当人不为外相所牵,常行清净,而处在安定状态下,其觉性甚高,可明察秋毫,了然于心。以信息论视之,这时人能采到常人所不能察觉的信息,是灵性的作用,学问家应该吸收。

惠能提出: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性即是灵性、智慧。与金刚经的见解一致。

灵性在空态下最高,佛家语言:至极之果,唯有涅般 木,人人如此。是故,佛家提出:人人皆有佛性(灵性)。佛性的异名很多,最常见者有:如来(如其本来的那个东西,指灵性)、真如(真正的如其本来的那个东西)、清净心、涅般木(梵语,即如来)、无垢识( 清净心识)……佛家的守净实践提示,真如与思蕴(理性思辨)抵牾,引伸之,觉性与理性呈阴阳的关系:假定:觉性以a代表,理性以b代表。

则:a+b=1思维:θ=a譩当a=b时,思维最高,呈现灵感状态。这一点与人们的实践经验是一致的。在认知方面,佛家总括有两种:

根本智:觉悟、智慧

一些易学的学术论文

后得智:见闻、学习

佛家的这些见解,西方也有同言。如苏格拉底,他提出:没有习死的功夫,难以谈论人生。习死的功夫与佛家的禅空类似。佛家语言,一切无漏慧,皆从禅空生。

3道家

《道德经》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其意为,学习知识增长本领,是好事,但修行求道,则必须把知识、见解扔掉;扔之又扔,以至达到心中干净无物,成为无思无为的状态,这时,空则生慧了,反而无所不能。

何谓无为而无不为,如: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细品之,老子的体验和见解,与儒、释两家亦一致,即空能生慧。

庄子言:守其一,以处其知。

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日本人铃木大拙是位学者,习禅见功,达到开悟,因此对佛学笃信不疑,他写了两句诗描述他的体验:

竹影扫阶尘不动

月穿潭底水无痕其意为,用竹叶的影子清扫台阶,尘土不动;月光照彻潭底,在水中不留痕迹。他以竹影和月光比喻人的灵觉行踪,其体验与庄子的胜物而不伤一致。

至此可知,儒、释、道三家在空能生慧这个问题上相互一致。中国传统文化偏重觉性,相比而言,西方文化则偏重理性。从易经的阴阳论视之,中国传统文化偏于向内的阴性思维模式,带有艺术特征;西方文化则偏于向外的阳性思维模式,富于科学品味。文化实践表明,觉性与理性是人类进步的双腿,缺一不可。所以,中西文化互补,和谐为上,偏颇则下。由此推之,在未来的年代,中西文化汇流、融合将成为趋势。

三、中道

前面以易经的易理讨论人的生命变化过程的中道,中道是生命变化全过程中的最佳态,现在以易经的八卦进行讨论,更富直观性。

八卦是以象表事,出自人的觉性,把生命变化的全过程表为八个卦象,亦即八个状态。

乾是中道状态。以植物为例,根、杆、冠皆实,是生长的最佳态。以生命为例,下焦、中焦、上焦皆实,下焦是肝肾,中焦是脾胃,上焦是心肺,亦即三部皆好,是生命的最佳态。从易理言之,这是阴阳平衡的状态,无处不实,完美无缺。孟子言:充实之谓美,至理名言。对生命言,这是人的中年、壮年,过此则衰。老子曾言,物壮则老,盛极必衰,亦是指此。 在生命下降的过程中,共有四个状态,即四个卦象:

巽:表示根损,下焦虚,生命开始下降。

艮:表示根损杆也损,生命更趋下降。

坎:表示根冠皆损。对人言,头脑不灵,腿脚不行,已是耄耋之年,老迈昏花。

坤:表示根杆冠皆损,一片死气,生命结束。

生命上升的过程亦是四个状态:

震:表示生根,生长开始。

兑:表示既生根又长杆,生命上升。

离:表示外强中干疯长之象。

乾:表示根、杆、冠皆实,是生命的最高点,最佳态。

生命有上升的过程,还有下降的过程,故人须有忧患意识。中道最佳,但不久长,过则衰减,成为自然规律。由此提示,如欲保持最佳,必须善加调节阴阳关系,阳盛则升阴,阴盛则升阳,以达阴阳平衡。

中道在生命的整个变化过程中是一个点,瞬间即逝,难以把握,因此又出现中和一词。中是最高点,和是多样的统一,比中稍低,但容易把握。后来又出现和谐一词,把中模糊化,突出和的份量。

在中国历史上,周代最长,约800年,最后灭亡。周代史官史伯总结其灭亡的原因在 弃和取同 ,史伯立言: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又言 以他平他之谓和 。 他 之意为泛指,前一个他为一物,后一个他为另一物,亦是多样统一的涵义。在生活中,同姓或近缘婚配是谓同,必后继乏人。

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亦是重视和谐而轻孤单寡助。

《中庸》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988年在巴黎召开诺贝尔奖得主会议,中心议题是科学发展与人类未来,结论是:科学给人类带来了福利,功不可没,但人类未来却面临灭亡,原因是科学强劲,可把自然资源耗尽,如无代替者,人类自然灭亡。如何办?一致认为,必须请出中国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可能得救。

凡是变化的事物,皆有中道存在,生物有生有灭,中道在中年,可视为时间中道。

生物由环境所生,环境属于空间性质。当空间环境的阴阳平衡时,万物繁茂,物华天宝;当空间环境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生物不生或灭绝,一片死气。

引入空间因素之后,生命变化可表达如下:

S=(1-ξ2)t-t2

生命与时空相关,将其图象绘出(如图2),可直观感受其相互的关系。

ξ考虑空间环境的因数

ξ=-1空间环境有阴无阳,生物灭亡。

ξ=0空间环境阴阳平衡,生生不息。

ξ=+1空间环境有阳无阴,生物灭绝。

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7052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1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