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申报表填报说明辅导手册
附表一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纳税人识别号: □□□□□□□□□□□□□□□ 纳税人名称: 行次 1 项 目 销售(营业)收入(请填附表一) 投资收益(请填附表三) 投资转让净收入(请填附表三) 补贴收入 其他收入(请填附表一) 收入总额合计(1+2+3+4+5) 销售(营业)成本(请填附表二)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期间费用(请填附表二) 投资转让成本(请填附表三) 其他扣除项目(请填附表二) 扣除项目合计(7+8+9+10+11) 纳税调整前所得(6-12) 加:纳税调整增加额(请填附表四) 减:纳税调整减少额(请填附表五) 纳税调整后所得(13+14-15) 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附表六)(17≤16) 减:免税所得(请填附表七)(18≤16-17) 加:应补税投资收益已缴所得税额 减: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额(请填附表八) 减:加计扣除额(请填附表九)(21≤16-17-18+19-20) 应纳税所得额(16-17-18+19-20-21) 适用税率 境内所得应纳所得税额(22×23) 减:境内投资所得抵免税额 加: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请填附表十) 减:境外所得抵免税额(请填附表十) 境内、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24-25+26-27) 减:减免所得税额(请填附表七) 实际应纳所得税额(28-29) 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比例 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就地应预缴的所得税额(30×31) 减:本期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 本期应补(退)的所得税额 附:上年应缴未缴本年入库所得税额 金 额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收入总额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公章: 经办人: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纳税人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受理人: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1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使用对象及报送时间
使用对象: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报送时间要求: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情形,并进行清算的,应在办理工商注销登记之前,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二、表头项目
“税款所属期间”:一般填报公历某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应填报实际开始经营之日至同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按规定需要清算的,应填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并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国税发[2005]200号)的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1.“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2.“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三、表间结构及与附表的勾稽关系
1.第1行=附表一(1)第1行或附表一(2)第1行或附表一(3)第3至7行合计。 2.第2行=附表三第4列第17行。 3.第3行=附表三第6列第17行。
4.第5行=附表一(1)第16行或附表一(2)第16行或附表一(3)第10行和第11行合计。 5.第7行=附表二(1)第1行或附表二(2)第1行。 6.第9行=附表二(1)第29行或附表二(2)第39行。 7.第10行=附表三第9列第17行。
8.第11行=附表二(1)第17行或附表二(2)第26行或附表二(3)第14行。 9.第14行=附表四第41行。 10.第15行=附表五第21行。 11.第16行=第13+14-15行。
12.第17行=附表六第10列第6行,且第17行≤第16行。
13.第18行=附表七“一、免税所得合计”,且第18行≤第16-17行。 14.第20行=附表八第5列“一、公益性捐赠合计”。
15.第21行=附表九第7行第6列,且第21行≤第16-17-18+19-20行。
2
16.第22行=第16-17-18+19-20-21行。 17.第25行≤第24行。
18.第26行=附表十第7列“合计”行。
19.第27行=附表十第12列或第8列+第11列的“合计”行,且≤第9列(当第8列≤第9列)或等于第9列(当第8列>第9列)。
四、收入总额项目
填报纳税人当期发生的,根据税收规定应确认为当期收入的所有应税收入项目。
1.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应确认为当期收入的视同销售收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金额等于附表一(1)《销售(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细表》第1行;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金额等于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第1行;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金额等于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第3至7行合计。
2.纳税人经营业务中发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其他折扣以及销售退回,一律以净额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
3.第2行“投资收益”:填报纳税人取得的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和股权投资的股息性收入。债权性投资利息收入填报各项债权性投资应计的利息,包括国债利息收入;股息性收入填报股权性投资取得的股息、分红、联营分利、合作或合伙分利等应计股息性质的收入。金额无需还原计算,等于附表三《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第4列第17行。
4.第3行“投资转让净收入”:填报各项投资资产转让、出售、处置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之和)扣除相关税费后的金额。金额等于附表三《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第6列第17行。
5.第4行“补贴收入”:填报纳税人收到的各项财政补贴收入,包括减免、返还的流转税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金额等于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第2行。
6.第5行“其他收入”:填报除上述收入以外的按照税收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其他收入。包括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外收入”,以及在“资本公积金”中反映的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资产、资产评估增值及根据税收规定应在当期确认的其他收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金额等于附表一(1)《销售(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细表》第16行;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金额等于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第16行;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金额等于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第10和第11行合计数。
3
7.第6行“收入总额合计”:金额等于本表第1至5行合计数。 五、扣除项目
填报纳税人当期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当期扣除的成本费用项目。
1.第7行“销售(营业)成本”: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 …… 此处隐藏:378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等教育]公司协助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
- [高等教育]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 [高等教育]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 [高等教育]仪器分析课程学习心得
- [高等教育]2017年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333
- [高等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 [高等教育]2018年秋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7Howmuchar
- [高等教育]2017年八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小结
- [高等教育]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试(
- [高等教育]四年级下册科学_基础训练及答案教材
- [高等教育]城郊煤矿西风井管路伸缩器更换施工安全
- [高等教育]昆八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 [高等教育]项目部各类人员任命书
- [高等教育]上市公司经营水务产业的模式
- [高等教育]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三章水溶液中
- [高等教育]【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四.压强与
- [高等教育]金坑水电站报废改建工程机电设备更新改
- [高等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简易版
- [高等教育]2017年西华大学攀枝花学院(联合办学)44
- [高等教育]最新整理超短爆笑英文小笑话大全
- 优秀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阳历到阴历的转换
-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 华师17春秋学期《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布置
- 测速传感器新型安装装置的现场应用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创业个人意向书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三)
- [恒心][好卷速递]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 多少人错把好转反应当成了病情加重处理
-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资料整理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2014-201
-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 广西师范学院心理与教育统计
- aympkrq基于 - asp的博客网站设计与开
- 建筑业外出经营相关流程操作(营改增后
- 人治 德治 法治
- [精华篇]常识判断专项训练题库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
-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试卷(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