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小抄按字母排序(5)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
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在相应变化。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行政职务关系:是指公务员基于其行政职务而与行政机关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2008年全国最
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形式的法律行为。
行政委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将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
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是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行为所进行的监督。
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内容:是指某个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等产生的具体影响。
行政立法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行政执法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权的社会组织执行或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使法律、法规或规章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实现的活动。
行政司法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作为第三方,裁决行政争议的行为,行政司法中的法律关系是三方法律关系,以行政机关的为一方,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各为一方。
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如发现其违法或不当,由有权限国家机关予以撤销,使其失去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的废止: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因某种法定情形而依法宣布失去法律效力。
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与行政立法有关的情报、资料以及行政立法计划的解释、说明等,凡是不属于法律规定为国家机密的情况,公民有权向行政机关了解。
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指行使行政许可权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行政合同的变更:是指现存合同基于行政主体的权力如为满足公益的需要而行使一定的裁量权或其他法律事实,如出现不可抗力,在不改变现存合同性质的基础上,对涉及合同主体、客体或内容的条款作相应的修改,补充或限制。 行政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面履行时,当事人提前结束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所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管理行为。 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为罚:又称能力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制裁形式。
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行政不当:也叫行政失当,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救济:是指行政管理相对方依法向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请求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纠正或追究其行政责任的一种救济途径。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行政复议管辖:是指不同行政复议机关之间受理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行政复议机构: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内设置的专门负责复议工作的机构。 行政先行原则: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之前,应先行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由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处理。如果行政处理未能解决争端,则请求权人方可提起赔偿的诉讼程序。
行政赔偿:即行政侵权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行政诉讼法:指有关调整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嫠规范的总和。 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是指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行政诉讼的主要过程,对行政诉讼活动起支配作用的基本行为准则,对行政诉讼活动有拘束力。 选择复议原则:是指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经过复议的情况下,相对方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既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律规定的特定机关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称人民法院主管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
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与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或主要阶段的人及与他们的诉讼地位相类似的人。
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
行政诉讼当事人:是指因 …… 此处隐藏:29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求职职场]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练习题
- [求职职场]大型石油化工工业过程节能新技术
- [求职职场]2015-2020年中国箱纸板行业分析与投资
- [求职职场]NADEX-IWC5A点焊机故障代码
- [求职职场]英语阅读 非常有用
- [求职职场]鲁卫疾控发〔2012〕2号(联合,印发山东
- [求职职场]2014年莆田公务员行测技巧:数字推理的
- [求职职场]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高中数学课堂有效
- [求职职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求职职场]【王风范】微演说·职场演说三
- [求职职场]新时代国珍健康大课堂
- [求职职场]群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 [求职职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 [求职职场]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 [求职职场]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范文
- [求职职场]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展示设计第1阶段
- [求职职场]景尚乡民兵参战支前保障方案
- [求职职场]【优质】2019年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工作总
- [求职职场]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8(第
- [求职职场]汽车变速箱构造与工作原理
- 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
- 第4课 《大学》节选
- 2016程序文件——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 2011年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全解释__2011
-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
- 海外做市商制度的借鉴意义
- 外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末综合测试(二)
- 思政课部2013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电大国际公法任务3 0004
-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 中国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行业市场发展调
- 中泰证券#定期报告:坚守时代硬科技和
- 浅论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投资风险的
-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技术调研报
- 中国传统家具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 Broadcom数字电视芯片助海尔扩展高清电
- 新HSK4词汇练习 超全(五)
- 2013届高考数学单元考点复习12
- 雨霖铃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