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求职职场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小抄按字母排序(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6
导读: A.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 中央人民政府 C.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最高国家机关 18。在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途径有(C)。 A.由国家权力机关解决有 B.向法院起诉或者向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反映来解决 C.向有

A.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 中央人民政府 C.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最高国家机关 18。在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途径有(C)。 A.由国家权力机关解决有

B.向法院起诉或者向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反映来解决 C.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解决 D.由新闻媒体解决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4条规定:“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罚的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属(B)。

A.创制性立法 B.授权立法 C.实施条例立法 D.职权立法 21、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原告特有的诉讼权利之一是(B)。 A委托诉讼代理人 B撤诉 C申请回避 D提出上诉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4条规定:“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罚的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属(B)。

A创制性立法 B授权性立法 C实施条例立法 D职权立法 23、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AB)。

A行政相对方是不可少的 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名词解释: A B

不要式行政行为:是指不需要具备特定形式或特定程序,只需行为人口头意思表示就可生效的行政行为。

被追偿人:是实施加害行为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 C

层次制与职能制

层次制又叫层级制、分级制,是指政府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职能制又叫分职制,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

层次制:又叫层级制、分级制,是指政府纵向分为基干层次,每个层次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对象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

裁定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以裁定的方式确定行政案件的管辖法院。

撤诉:即原告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放弃其起诉权的诉讼行为。

撤销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作出的否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判决。 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 D

代执行: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者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行措施。

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根据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起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行政判决或者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 E F

复议申请人:是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依法以自己的名义提出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复议被申请人:是指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 G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即我国公务员的范围限于在政府系统任职的国家公职人员,不包括各级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是指构成国家行政机关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财产罚:是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 H

I J

集权制与分权制

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有自主权,一切均需按照上级机关的指示去办。分权制指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自主决定权。上级机关对其权限内决定的事项不加干涉。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间接强制执行:是指行政主体通过间接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措施。

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组织作出的影响其权益的决定。

级别管辖:是指在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必须就应由自己举证的事实加以证明,否则便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诉讼后果的诉讼法律责任。

决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期间,对诉讼中遇到的特殊事项作出的裁决。 集权制与分权制: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有自主权,一切均需按照上级机关的指示去办。分权制指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自主决定权。上级机关对其权限内决定的事项不加干涉。

监督行政行为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主体呈现出多样性。 举证责任分担原则: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K L

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居然在其自由裁量权限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M N O P Q

情报公开制度:与行政立法有关的情报、资料以及对行政立法计划的解释、说明等,凡是不属于法律规定为国家机密的情况,公民均有权向行政机关了解。 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已的合法权益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R

人身罚:也称自由罚,是指特定行政主体限制和剥夺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S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负责制,简称首长制;而赋予委员会议集体承担者,称为委员会议负责制,简称委员会制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自由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涉外因素是指行政案件的原告、第三人或者被执行人是外国公民、无国籍人或者外国组织。

首长制: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负责制。

申诫罚:又称精神罚、声誉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谴责和警戒。

审计监督:它是根据会计记录等有关经济资料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核和稽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政法纪的遵守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审议报告,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谦政建设的活动。

司法机关救济:行政相对方提出申请,作为人民法院对于行政主体的行为予以纠正并追究其责任的救济途径。。

司法变更权:是指人民法院对被诉人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审理后改变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

诉讼阻却:是指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使诉讼过程中断或者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

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具有 …… 此处隐藏:290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小抄按字母排序(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208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