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专业资料 >

关注生命,透析生命教育缺失问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21
导读: 关注生命,透析生命教育缺失问题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我国急需在校园中开展生命

关注生命,透析生命教育缺失问题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我国急需在校园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生命教育 缺失 学校教育 新视觉

我们在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不由使得人心头一阵阵发颤,同时也让人感到唏嘘不已。是什么原因诱发了这些正处于儿童或少年时期的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抉择?是他们一时情绪冲昏了头脑?还是生活本身对他们有什么不公,让他们失去信心和希望,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我以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剧,除了家庭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过大等大家所共知的因素以外,与我们一直缺乏对生命的教育,即引导学生从小就懂得如何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等方面有很大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这不能说不与我们中小学教育中缺失“生命教育”课程有关。多少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似乎就缺少了心理健康“生命教育”这样一环。在中小学校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课程本来是必需的,现在则显得无比急迫。这对于遏制学生“冲动性自杀”更为有效且可行。

一、开展生命教育的历史渊源

有资料介绍,美国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已开始“死亡学”的研究,教育学生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珍惜自己的人生。从80年代起,美国等西方国家规定在中小学开始实施“生命教育”,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热爱生命。进入小学后,为了让孩子真正明白“死”的状态,老师会把学生带到医院的太平间里,让他们亲身感知什么是“死”。如此这般之后,孩子自然懂得了对宝贵生命的珍惜,从而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会告诉小学生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并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将有助于学生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我国台湾在80年代后期已经制定了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在一年级直至18岁成人中开设。而我国大陆各类学校至今很少或未曾涉及生命教育的课程。上海的中小学尝试开设生命教育课,但其仅把性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纳为主要教育内容,未真正上升到生命价值教育。依笔者之见,当前学校教育应该以新的视觉透析生命教育的缺失问题,关注学生的生命,要注重“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

二、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是引导学生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熔铸在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2、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也使个别学生产生了道德观念的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的下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威胁着青少年学生的人身安全。

3、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

极易产生生理、心理、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又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使一些学生不断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不良现象。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意义。

4、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 孩子们对生命缺乏深层认识,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也略显淡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让其认识生命,感悟生命,敬畏生命,显得尤为重要,并应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因为没有了生命,一切美好的未来都将成为泡影。尽管很多父母知道被尊重的孩子才会自尊自爱,但是,就目前看来,家庭教育总体上和青少年的成长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或期望值过高、或漠不关心、或过分包揽、或放任自流,忽视孩子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这加剧了部分孩子心理问题的出现。

5、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中小学在实施生命教育方面,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生命教育的内容、层次、形式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构架;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等。

三、生命教育的内容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宣扬生命的意义,使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善待生命,明白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投身于社会,迎接挑战的一种教育活动。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教育学生珍视生命、保护生命。有篇报道讲述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学生从火海中逃离出来,老师发现少了两个学生,于是命令所有学生到火场以外去寻找他们。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没有向老师报告,就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而不幸遇难,而他要救的那两个美国小朋友早就顺利逃生。这个在我们看来“真正”的英雄,美国学校竟没有“表扬”,更谈不上“追认”,反而校方因为没有教好中国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的处罚。美国人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深思。生命教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学会保护生命。

其次,要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在美国人心目中,生命是第一要素,没有比生命再重要的。他们对生命周围的一切东西,一颗草、一朵花、一个小动物都关心。当一个人充满了对小草、小虫生命的关怀时,对于高级的生命、对于人的生命的尊重时,自然会对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产生敬畏,热爱生命。因为生命的存在只要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

再次,要教学生学会宽容,尊重生命。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存在价值。当事物以生命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来观察生命的演变,不能漠视他的存在。然而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对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疼爱有加,关怀备至;对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同学,却总是拿他们与好的学生比,以高标准去要求、衡量他们,用放大镜看缺点、显微镜看优点,从而叹息到“孺子不可教也。”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尊重生命,就要学会宽容。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对集体、对同学是有价值的,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放大自己的形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集体中展示自己能力和特长,让学生能由衷感到快乐。

最后,要教学生学会赏识生命。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学生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的越来越好。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教学建议

生命教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既要充分运用学科知识点,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又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自然、体育与健身等学科,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生命科学、体育与健身等学科,高中的思想政治、历史、生命科学、体育与健身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这些学科在教学中要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波的生命教育。此外,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学内容,它们属于隐性课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要利用多种手段或途径拓展信息渠道,从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方面获取生命教育的信息,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因此,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结合,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八大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并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力求将有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曹新详、徐伟强:诠释学校教育应推进“生命教育”【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罗楚春,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

[3]、王北生等,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域拓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张荣兴,生命教育: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2-8-18

[5]、以生命教育培养健康人格。善待生命健康成长/2005-3-24

关注生命,透析生命教育缺失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22978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1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