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6)
4.模仿其实也是一个捷径,模仿者少了一个市场开拓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一起步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是要想超越,就必须在模仿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种“拿来主义”其实要大家拿来的是前者的思想和理念。
5.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做强,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21、怎样理解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 (答案不标准,
如果找不到标准答案,可以参考以下答案)
答: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问题下面通过这一统一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下的体现来回答,即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体两面,相得益彰,是辩证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其内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本体论和世界观意义上。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发展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规律就意味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本来存在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十六大以来,中央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分析,以及有关重大战略问题的分析和政策取向,无不贯穿着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积极能动的适应,也就是把握。这当然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认识。而这其中包括了对人与人之间的客观规律的认识。理性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客观规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人与人之间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分析其处于和谐状态时的客观条件,以及与社会处于良性、科学发展阶段时的社会状态,当然也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十七大报告中的内容论及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时,恰好说明了这种本体论和世界观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明了把握规律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把握发展规律是前提;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二是指明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与不和谐状态都是客观状态,都是社会存在;三是内在蕴涵着科学发展包括了社会和谐,包括了人与人关系也要科学发展这样的思想。因为协调发展思想本身就包含了利益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考虑,和谐社会的考虑。因此,我们说二者的内在统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统一,是世界观层面的统一。
其次,二者的内在统一还表现在历史观、政治观和社会观意义上。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又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通过发展来解决社会矛盾,正是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观点的应用。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著作中讲,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相互之间既相适应又不适应的状态是其矛盾运动的表现。十七大报告在分析当前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时,具体分析了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状况,分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相适应又待改革完善的方面,也正是这种矛盾运动的阶段表现。报告中提供的思路是通过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创造条件以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通过发展来创造财富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和谐与发展是统一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的。这当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当代应用。
它同时又是一种政治观和社会观,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仅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重要的载体而言,它体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结合,是二者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的落脚点。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理念,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都是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有机结合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这个意义上,二者也是内在而具体统一的。 再次,二者内在的统一,也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意义上。首先二者都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报告在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构成时,强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包括人是中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和价值取向的含义,也包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这样强调主观能动作用、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践中主体作用的含义。报告在论述构建和谐社会任务时,也同样强调“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也同样强调了人作为中心,人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的主体作用。
而同时,二者都将人作为目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民生问题,目标是人人共享;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重点是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从这个分析不难看出,二者只是角度不同,途径不同,但关注的对象以及依赖的主体都是相同的,因此,也可以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还有,二者的统一,也表现在方法论意义上。在科学发展观的表述上,强调发展的协调性要求,强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含义就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通过统筹来实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协调个人与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关系。这其中实际上已包括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
而构建和谐社会,基本方法也是通过改革来解决诸如教育公平、就业机会公平、收入分配合理以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的均衡性问题,其方法论含义,同样是调整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在这里,改革也是统筹兼顾的一种形式,本质上仍然是对各种关系的正确分析和处理。
最后,上升到哲学层面来看,这样的方法是对普遍联系的事物的具体分析,是对矛盾共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性与个性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深入分析,惟其如此,才能洞悉各种关系,实际地进行改革和统筹。对各种矛盾的认识和分析是处理的基础,因此,在认识的方法上二者是内在统一的。而在处理上,所谓统筹兼顾,也是重视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以及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等各对矛盾与关系中的特殊性,根据矛盾和利益关系的构成来进行协调和统筹。在社会建设中,为了实现公平正义而进行的改革,其实质也是对教育、就业、分配等各种领域里矛盾和利益关系把握基础上的调整。从实质上说,二者都是对矛盾关系变化施加了外力和影响,促进变化。因此,在方法论意义上,二者也是内在统一的。或者说,在当前,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
22、如何认识与评价科学技术的功能?
答: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 …… 此处隐藏:26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实用文档]李践-有效提升销售的12大黄金法则8-大
- [实用文档]党支部换届工作方案
- [实用文档]2013年下期电子商务专业部宣传工作计划
- [实用文档]方庄一矿通风、钻探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
- [实用文档]项目一 认识企业物流认识企业物流
- [实用文档]MBI_Display_产品蓝图规画
- [实用文档]北京市建筑业劳务作业人员普法维权培训
- [实用文档]锅炉燃烧调整与运行优化
- [实用文档]4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
- [实用文档]米什金_货币金融学_第9版各章学习指导
- [实用文档]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实用文档]钢筋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书
- [实用文档]关于公布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 [实用文档]太原市园林绿化施工合同范本 2
- [实用文档]周日辅导 初中英语分类复习单项选择题(
- [实用文档]第四章 文化经纪人的管理形式 第二节
- [实用文档]学宪法讲宪法竞赛题库
- [实用文档]《数值计算方法》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二
- [实用文档]爱词霸学英语:每日一句( 十月)
- [实用文档]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
- 新课程主要理念和教学案例分析汇编(24
- 英国人的快乐源于幸福的家庭生活
-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模拟数学试卷
- 真丝及仿真丝的种类有哪些?
- 【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
- 高中英语3500个必背单词
- 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放弃!
- 最近更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 绿化工作先进乡镇事迹材料
-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 英语音标的分类
- 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与普通梁板结构形式
- 美容师黄金销售话术
- 雅思写作满分作文备考方法
-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
- 1度浅析装修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 2017-2022年中国汞矿行业深度分析与投
- 计算机二级VB公共基础知识
- (何勇)秸秆禁烧_重在寻找出路
- 内外墙抹灰工程分包施工合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