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超值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08
导读: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此诗充分反映了李白当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现实的黑暗与仕途的艰难使他满腔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此诗充分反映了李白当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现实的黑暗与仕途的艰难使他满腔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的复杂心情,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作者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此诗抒情分五个层次,从苦闷、茫然到开朗、满怀希望,淋漓尽致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感情的起伏和心理变化。象征比兴手法与典故的运用增加了诗的韵味。 61、《兵车行》

是一首叙事诗,其中不仅饱含着生离死别之情,而且渗透着切齿怨恨之意,全诗充满了悲凉的气氛。 (1)寓情于叙事描写,水乳交融。诗人用铺叙渲染的手法,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生离死别的图画,在这些平实的叙事描写中,字字句句蕴含着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谴责,对广大劳动人们的无限同情。(2)真实自然,贴切传神。诗人采用“目见耳闻”的艺术构思形式,使作品真实感人,增强了艺术感染力。(3)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叙述层次错落有致,舒得开,收得拢,变化开阖,井然有序,形成了一个有机完美的统一整体。(4)句型灵活,平仄相间。诗人将情节的推进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起来,三、五、七言,参差错落,整齐中富于变化。全诗八个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5)语言直白,通俗易懂。清新自然,明白如话。再加上诗人采用民歌的接字法,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读起来铿锵和谐,悦耳动听。 62、《登高》

是一首七言律诗。通体对仗,前四句写景,描写了登高所见的秋天景物,从微观、宏观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写景,富于变化;后四句抒情,羁旅之思,垂暮之叹,种种情思交织在一起,凝聚为一个“悲”字,“悲秋”二字是联结全诗景与情的关键词语。 63、《段太尉逸事状》

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写了段秀实的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人民的优秀品质,刻画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写作特点:一是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二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形象,而不作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三是使用倒叙手法,有利于主题突出,文章结构巧妙。 64、试析《段太尉逸事状》(节选)中段秀实这一人物形象。 作品通过勇服郭 、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刻画了段秀实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刚勇仁义,节气凛然,清正廉洁,无畏爱民的形象。节选部分开头,在士卒聚众闹事,暴横异常的情况下,段秀实主动要求调任,其言其行都志在救民。之后,段秀实下令处死郭部下17个残害百姓的士卒,并冒死深入军营,面对骚乱的士卒,妙语应对,恳切陈辞,晓之以理,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困苦生活。《其三十一》写农村中男耕女织、各司其职的劳动生活,极富情趣。《其三十五》写采菱劳动的艰辛和官府租税的苛重。《其四十四》写秋收时农民紧张欢乐的劳动情景。组诗诗风纤巧婉丽,温润精雅,语言轻快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富有民歌风味。 68、《答司马谏议书》 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写作特点:(1)行为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2)反驳的方法多种多样。第一直接反驳,第二个举出根据进行反驳,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3)气势磅礴,寓刚于柔。文章立足于理,擅用排比、反语,气盛言怡,铿锵有力,虽则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 69、《江城子》(密州出猎) 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70、《天净沙 秋思》

这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表达了游子思乡,倦于飘泊的情绪,末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题旨。

这首曲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着力描绘郊野日暮的秋景,通过一个个景物画面抒发了浓重的天涯漂泊情怀,这是借景抒情。同时,作者有意识选取能表现自己主观情愫的意象,使笔下景物无不染上游子的主观感情色彩,这是寓情于景。 71、《窦娥冤》

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窦娥冤》全剧为四折一楔子,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曲词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深邃。

72、简析《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

窦娥是个淳朴善良的普通妇女,发誓恪守封建道德,最终却被宣扬封建道德的社会所吞噬。在同邪恶势力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中,她的反抗性格急剧发展,毫不妥协地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作者还细致刻画了窦娥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性格的不同侧面,表现了窦娥的善良性格和自我牺牲精神,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是封建时代开始觉醒的被压迫者的一个成功典型。 73、《送东阳马生序》

这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以自己亲身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不辞辛劳,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态度平易近人,文笔质朴生动,读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富于启发意义。 74、《牡丹亭》

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描写杜丽娘在美好的春光里慨叹深处闺阁的寂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

《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浪漫主义。它的浪漫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节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其次是采取抒情诗的手法,倾泻人物内心的感情,刻画心理细腻。《牡丹亭》的对白饶有机趣,曲词兼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曲辞优美。 75、《左忠毅公逸事》

表现左光斗公而忘私,以国家利益为重,将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的崇高品质和斗争精神。作者善于提炼典型的场面和细节, …… 此处隐藏:28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超值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073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