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超值版(12)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留别诗具有怎样的特色?
不言留别,而是对友人袒露胸怀,表示追求光明,反对黑暗,傲岸不屈,蔑视权贵,要徜徉于自然山水之中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有何意义? 追求光明,向往理想世界。 《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怀?艺术特色是什么? 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寄情山水之中,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中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有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作为饯别诗,有什么特色? 饯别情景一笔带过,绝大部分篇幅抒写内心的感情活动,追求理想,文学上有成就,但不能满足,胸中的苦闷与愤激,以及归隐江湖的思想,这是在饯别之际,向李云直诉怀抱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结构的特点? 跳跃式,大起大落。
烦忧——送别——文学上的成就而意气风发——跌入现实的苦闷——希望归隐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乱我心者”的内涵?
弃我去者——唐代开元、天宝的盛世
乱我心者——当前矛盾重重、政治腐败的衰世(安史之乱)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明朝散发弄扁舟”什么意思? 归隐江湖
杜甫《自京赴奉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的深刻意义是什么?
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朱门与穷人的尖锐对立,鲜明对照,发人深省。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思想内容:
此诗通过作者个人的身世遭际,路途和回家后的见闻感受,抒写了往昔抱负的感叹和对未来的忧虑,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社会危机四伏的政治形势。 概括本诗三个部分的内容
1、申诉平生怀抱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2、沿途经过骊山,浮想联翩,揭露华清宫中君臣醉生梦死、穷奢极欲、横征暴敛、贫富对立,国事危急的情况。
3、到家后情景,“幼子饥已卒“联想到广大人民的遭遇,忧心忡忡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如何体现“诗史”的特性: 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之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贤者不得用,诗人蹉跎岁月;外戚擅权,君臣淫乱,臣下不恤国事;百姓受尽压榨,贫富尖锐对立,国家岌岌可危。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天下的“失业徒”“远戍卒”,民不聊生,动乱迫在眉睫。真实地本质地写出了安史之乱爆发时的社会情景。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怎样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内容深广,感情深沉,表达曲折多变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艺术成就??
1运用铺叙手法,夹叙夹议,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诗情千转百回,波澜起伏,风格沉郁顿挫,慷慨悲凉。3善于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4语言苍劲凝练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何含义?
“国破”句明无余物,掳掠一空。“城春”句明无人,杀戮逃亡殆尽。自然界的春天来临,国家仍无“春色”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
因感时局,人见花开而掉泪,一说时局不清,花也掉泪,因感别离人见鸟聚而惊心,一说因见别离鸟亦惊心。以前一说为好,因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春望》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这与诗篇的思想内容有何联系?
自羌村离家投奔肃宗时,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回沦陷后的长安,第二年春天来临,在长安作此诗,因此诗中充满对国家对时局的忧虑,对家人的怀念。 杜甫《春望》尾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以诗人自我形象作结的作用:尾联以正面描绘诗人的自我形象作为全篇的收束,通过白发日稀、频频搔首的外在形态,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的深广忧思。 是“喜欲狂”的原因。
杜甫《秋兴》之—抒情与写景是如何紧密结合的? (1)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寓老大伤悲、情怀落寞。(2)骇浪滔天寓时局动荡、心潮翻卷。(3)阴云匝地寓国运暗淡、心情沉闷。“丛菊”“孤舟”句显示乡思浓郁。(4)结束二句寓心绪惆怅苍凉。
分析杜甫《登高》写景的特点:(1)用“风急”两字领起。风急传来猿啸声,风急鸟在空中回旋,风急落木萧萧,风急滚滚波涛。(2)近景与远景结合。一、二句为局部的近景,三、四句为整体的远景,表现了宽广的境界。(3)俯仰兼顾,动静相衬。仰看“鸟飞回”“落本萧萧”,俯看“渚清沙白”“长江滚滚”。景中有动有静。(4)寓情其中。猿啸使人哀。“鸟飞回”有挣扎之意,落叶纷纷有萧条之感,滚滚长江有时光流逝之叹。
《登高》艺术特点: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情景互用,构成苍凉悲壮意境;结构谨严、章法井然;诗律精工,对仗整严。 《夜上受降城闻笛》写景的艺术特色?
巧用比喻。“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沙似雪,月如霜,比喻贴切,描绘出边塞的荒凉、凄冷,从而表现了战士思乡的典型环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设色明面的特点:
这首小词,颜色字用得鲜亮明快,如“白鹭飞”“桃花流水”“青箬笠”“绿蓑衣”等,分明是一幅江南春雨渔翁图。 《渔歌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悠然自得,怡情山水,乐在其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它的含义是什么?
比兴手法。家何在,回顾家国不见,表系念。马不前,瞻望前途,茫茫一片,英雄失路
韩愈《师说》的对比论证方法:
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古之圣人从师而学,今之众人耻学于师。2)童子之学与成人解感:愿童子学于师,而自己不要解惑之师。3)“巫医百工”与“士大夫之族”: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巫医百工之人肯从师。三层对比,批判师道之不传,批评士大夫不肯从而学。
《师说》中阐述的师道主要有哪些方面?如何评价?
1“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政”2作者对老师的职责、作用、师生关系作了明确的阐述。 《师说》的重要观点?
1师道重要——从师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从师原则——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圣人无常师。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议论与记叙的特点(关联):议论辩诬,理论上张英雄之气;记叙事实,以逸事证明他们的英雄气概。两者相得益彰。 分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个人物形象:他们同仇敌忾,都表现出维护国家利益、英勇无畏的英雄本色,但三人又各有不同的形象特征:张巡临危不乱,视死如归,又博闻强识,威武豪爽;许远宽厚温和,胸怀磊落,为抗敌大局而坦然让贤;南霁云正气凛然,嫉恶如仇,忠勇刚烈。
说明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议论风发、气盛言宜的特点:韩愈主张以“气”主“文”,认为气盛则言宜。本文气势充沛,激情饱满,无论叙事抒情,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均极为浓厚,饱含其对英雄的信任与景仰。尤其是“守一城 其谁之功也”一段文字,议论风发,义正辞严,激情鼓荡,震撼人心。 《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是如何驳斥对张、许两人的诬陷的? 1驳畏死:假设推理
2驳“城陷自远所分始”:以常事作比喻,与儿童之见无异 3驳不该守城:正面说明守城悍天下的重大作用,指出持此论者为自比于逆乱。
韩愈《进学解》主题思想、、、题目含义?
1感叹怀才不遇,为自己的遭遇鸣不平,2对 …… 此处隐藏:260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石油钻采专业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 [资格考试]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麻风病防治知
- [资格考试]道路勘测设计 绪论
- [资格考试]控烟戒烟知识培训资料
- [资格考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安全员
- [资格考试]photoshop制作茶叶包装盒步骤平面效果
- [资格考试]授课进度计划表封面(09-10下施工)
- [资格考试]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读后感
- [资格考试]2007年广西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软件实施工程师笔试题
- [资格考试]2014年初三数学复习专练第一章 数与式(
- [资格考试]中国糯玉米汁饮料市场发展概况及投资战
- [资格考试]塑钢门窗安装((专项方案)15)
- [资格考试]初中数学答题卡模板2
- [资格考试]2015-2020年中国效率手册行业市场调查
- [资格考试]华北电力大学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
- [资格考试]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 [资格考试]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必修)背诵篇目名
- [资格考试]ISO9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 [资格考试]论文之希尔顿酒店集团进入中国的战略研
- 全国中小学生转学申请表
- 《奇迹暖暖》17-支2文学少女小满(9)公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 2005年高考试题——英语(天津卷)
- 无纺布耐磨测试方法及标准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 (目录)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
- 中国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模型实证分析
- AutoCAD 2016基础教程第2章 AutoCAD基
- 2014-2015学年西城初三期末数学试题及
-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版)
-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 突破瓶颈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决策学招生目
-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报告
- Excel_2010函数图表入门与实战
-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数学 13.1 轴对称 (
-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教程电子教案
- 2010北京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建筑施工
- 国外5大医疗互联网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