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求职职场 >

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四)(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4
导读: 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四)(2) DIVid=contentscriptsrc=/mx/baid.jsDIVid=viewadscriptsrc=/a/lw.js 四、我国劳动保障事业展望 (一) 2003年劳动保障事业展望 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进一步发展。 2003

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四)(2)

<DIVid=content><scriptsrc="/mx/baid.js"><DIVid=viewad><scriptsrc="/a/lw.js">

四、我国劳动保障事业展望

(一) 2003年劳动保障事业展望

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进一步发展。

2003年,我国劳动保障立法和法制建设将继续发展完善。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立法理念将成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基础。《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有望颁行,前者将填补我国社会保险立法的空白,提升社会保险的立法层次和约束力,规范和保障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后者将取代1996年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我国的职业伤害预防和赔偿法律制度将更加完善和规范,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将得到强有力的保护。有关劳动保障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也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以维护劳动者权利为宗旨的行政执法和司法制度也将得到改善并将向劳动者倾斜,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劳动者维权投诉难、查处难、损害赔偿执行难的局面将有所改观,劳动保障领域的官僚主义和行政腐败、司法腐败行为将得到进一步遏制。

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四)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法制原则在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中将得到更加深入的贯彻。

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继续增加。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失业问题日趋严峻、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等社会问题,以及社会保障供给与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的体制性矛盾日益突显。为克服这些问题和矛盾,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政策和措施,并逐渐加大了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力度,对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引致现存社会问题的各种因素仍然存在,其社会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因而可以预见,社会保障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将持续增长。

预计在2003年,政府将加大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力度,动员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偿还养老金债务、扶持就业和再就业、补贴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生活费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为体制外低收入困难群体及其家庭提供必要的食物、医疗、教育援助。中央财政的支出仍将集中投放到破产、停产、半停产企业集中和下岗失业率较高的地区、中西部贫困地区,以及社保基金缺口较大的地区。

政府财政中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表明在我国社会保障的筹资结构中公共部门缺位状况正在转变,“资金来源多渠道”的目标逐渐实现。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仍将沿袭非制度化的补贴方式下拨。政府的转移支付行为尚待制度化,以便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规范的、持续的作用。

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养老保险。2002年决定养老保险运行趋势的各种因素将在2003年继续发生其作用,未来一年的走势与已往的轨迹一般不会发生较大的偏离。随着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工作的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比例将联动增长,按时足额发放率将继续提高,但由于2002年的两项指标均已达到99%左右的水平,总体上的增长的空间已不很大,剩余空间的填补主要取决于后进地区的增长。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将有新的发展,但受参保人员退休、失业和离岗后未接续保险关系等减员因素的影响,参保缴费人数净增长率不会很高。养老基金收入在强化征收管理的基础上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由于养老金历史债务造成的基金收支缺口问题将长期存在;2002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高的因素将导致2003年基金支出水平同比增长。 ——医疗保险。2003年医疗保险将以规范管理机制、扩大覆盖面、解决困难人群医疗保障问题、完善政策体系为重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实施和稳健运行,提高医疗保险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运行质量。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将以非公有制单位、股份制企业为重点,并将妥善解决困难地区建立医疗保险制度问题和困难企业参保问题,覆盖人群将达到50%以上,参保人数达到8,500万人。在减轻参保人医疗费负担、建立困难群体社会医疗救助机制等方面有所探索和创新。

——失业保险。在2003年,保险覆盖面将继续扩大,着重解决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参保问题。探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措施,制定界定就业与失业的新标准,使从事灵活就业且收入较低的失业人员也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积极探索失业保险功能由失业救助向就业促进扩展,加大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再就业的支出,发挥其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作用。

——“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巩固“两个确保”,仍将是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在2003年的重点工作。其中,“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是在失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将国有企业隐性失业人员“半显性化”(即由“待业”转为“下岗”)的措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政策所要解决的,主要是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难以承担养老金历史债务的偿付重负、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以及由企业承担养老金给付的制度性弊端等因素导致的养老金拖欠问题。因而这两项政策都具有过渡的性

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四)

质。随着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增强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制度的确立,“两个确保”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作用将逐步淡出。

最低生活保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将继续巩固、发展、规范和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竞争加剧,短期内下岗失业人员将继续增加,一部分群众的生活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人口也将有较大增长,低保制度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和压力。2003年将以保证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为目标,加强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和规范低保工作的各个环节,低保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工伤保险。随着《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将形成职业安全和职业伤害保障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我国工伤保险滞后的局面将迅速改观,劳动者的人身权利将得到有效的保障。

——生育保险。将以贯彻《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为目标,得到积极、稳步的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为此制定指导性方案,加强覆盖计划、基金管理、待遇保障方面的政策指导。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对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进行重点审查和纠正,保障参保企业和职工的基本权益。生育保险的社会化管理水平将有所提高,为生育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农村居民社会保险有望结束多年以来的徘徊停滞局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将逐步启动。

——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将加紧推进。

——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工作将有较大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工作网络雏型初露端倪,预示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广阔前景。

——劳动保障信息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已于2002年10月份全面启动。这是一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部-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2003年,三分之一的省区市作为第一批进入全国联网的单位要完成辖区内各城市的城市数据库和网络建设任务,实现省市间联网和部省互联,建成全国网雏型。2004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基本完成辖区内各城市的城市数据库和网络建设 …… 此处隐藏:265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四)(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208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