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四)
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四)
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四)
<DIVid=content><scriptsrc="/mx/baid.js"><DIVid=viewad><scriptsrc="/a/lw.js">
三、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情况
辽宁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自2001年7月启动实施以来,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进展。
——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实行分别管理,做实个人账户;调整养老金给付办法。 分离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的联系。企业缴费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规模从11%降为8%;统筹基金不再占用个人账户资金。同时,职工个人缴费比例由基数工资的5%调为8%;个人账户予以做实。截止2002年9月末,全省已累计做实个人账户基金35.74亿元,因做实个人账户而新增的基本养老基金缺口全部由财政填补,其中中央财政占75%、地方财政占25%。①
调整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年限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超过一年增发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0.6%,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将过渡养老金的系数调整为1.2%。对于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已经没有生产经营能力且无力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城镇集体企业,不再纳入统筹范围,其退休人员按企业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领取生活费;截止9月底,此项政策已在三个市实施,有1.2万名此类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按月领取了生活费。
——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全省14个市都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58个实行县级统筹地区中,有39个启动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困难县区和困难企业,采取适当降低单位缴费比例、暂不建立个人账户的办法,先行建立统筹基金以解决职工住院医疗保障问题。2002年9月末与2000年末比较,全省参保人数增加311.9万人,增长率为296.8%;覆盖面由12.2%提高到51.2%。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截止2002年10月底,共有100.9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向失业保险并轨,其中协议期满出中心的占25.6%、出中心尚未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占12.4%、应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他离岗人员占37.9%、新减员者占24.1%,完成计划并轨任务的77.4%。支付并轨人员经济补偿金总额为82.3亿元,其中企业筹集资金占38%、中央财政补助占38%、地方财政承担占24%。已实现并轨人员中,由企业承担全部经济补偿金的占13.2%,由财政资金予以补助的占86.8%;人均领取经济补偿金8157元,实现了低成本并轨。到2002年9月底,全省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数为54.2万人,国有企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由2000年底的4081个减少到目前的960个,减少了80%。其中沈阳、大连、鞍山、辽阳、盘锦和葫芦岛等6个市全部关闭了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 对于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并轨人员,及时为他们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办理失业登记;对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范围。目前已有80%以上的并轨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接续手续。
——推动企业解决拖欠并轨人员历史债务问题。企业拖欠下岗职工集资款、工资、医疗费、采暖费等债务问题,是困扰并轨工作的重要因素。辽宁省的作法是,在甄别和认定企业债务、明确企业偿债责任的前提下,由政府督促企业做好拖欠债务的偿还工作。省政府下发了偿还拖欠债务工作的文件,并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指导和推动偿债工作。要求凡有能力一次偿还的企业必须一次性偿清;一次性偿还确有困难的,企业与职工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偿还协议,由政府监督实施。对困难企业,政府通过统筹组织资产变现等方式,拓宽筹
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四)
资渠道,帮助落实资金来源。诸如,企业通过抵押、出让土地使用权,或者转让国有股权等多种渠道来筹措资金;企业土地使用权出让一时有难度的,市土地储备中心采取先行收购待机转售的特殊方式,先行垫付资金。2002年力争偿还拖欠债务的50%,②到9月底已偿还了25.2%。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在并轨试点过程中,各级政府采取了四项促进再就业扶持措施:一是政策扶持,制定了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二是基金扶持,2001年全省共筹集就业扶持基金1.2亿元,为并轨人员再就业提供补助;三是技能培训支持,2001年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4.3万人,培训就业率达到60%以上;四是就业辅导扶持,截止2001年底,全省已建立职业介绍机构1381个,当年求职登记人数110万人,成交率达51%。对就业困难群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再就业援助和困难救助活动,2001年全省共帮助3.6万名就业特困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截止2002年9月,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154.3万人,比2000年底增加115.8%,占全省非农业人口总数的8%。此外,对城镇低保对象及其子女在就学、就医、冬季采暖等十几个方面给予了特殊照顾和优惠。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试点以来,辽宁省建立了社会保障资金预算安排责任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调整支出结构,通过压缩公用经费、调整专项支出、调入预算外资金和变现国有资产等办法筹集资金,在预算中足额安排社保资金。省财政调整和完善了对各市社保资金的补助政策,强化市、县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对困难地区予以适当补助;建立了社保资金决算审查制度。2002年1—6月,各级财政筹款28.7亿元,其他方式筹集8.5亿元,③保证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社会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县、区以上民政部门都建立了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工作机构,80%以上的街道、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达到1699个。目前,以各种形式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有110.8万人,占企业离退休人员的39.9%;登记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全部纳入社区管理。
——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已经建立。由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省市两级社会保障监察委员会,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和基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当前,辽宁试点面还面临着诸多难点,它们主要是:④
——社会保障负担沉重,资金缺口大。据统计,到2002年6月30日,全省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651.3万人,离退休人员为274.9万人,体制内的老人负担率约为42.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多年来辽宁省经济发展滞后,工资水平在全国位居后列,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与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比率较高,在少数城市已大于1。这些因素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失衡。此外,该省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支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2002年全省存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9.1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缺口6.4亿元。
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辽宁省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在2002年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预计约需资金13.15亿元,但该省地方财政只能筹集到3.2亿元,虽有中央财政补助的
3.7亿元,仍存在6.25亿元的资金缺口。如果中央财政不追加转移支付额度,试点成果难以巩固。
——企业筹集并轨经济补偿金、偿还拖欠职工债务难度大。辽宁省并轨政策规定,企业在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应由企业自筹20%;与其它离岗人员和新 …… 此处隐藏:290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求职职场]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练习题
- [求职职场]大型石油化工工业过程节能新技术
- [求职职场]2015-2020年中国箱纸板行业分析与投资
- [求职职场]NADEX-IWC5A点焊机故障代码
- [求职职场]英语阅读 非常有用
- [求职职场]鲁卫疾控发〔2012〕2号(联合,印发山东
- [求职职场]2014年莆田公务员行测技巧:数字推理的
- [求职职场]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高中数学课堂有效
- [求职职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求职职场]【王风范】微演说·职场演说三
- [求职职场]新时代国珍健康大课堂
- [求职职场]群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 [求职职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 [求职职场]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 [求职职场]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范文
- [求职职场]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展示设计第1阶段
- [求职职场]景尚乡民兵参战支前保障方案
- [求职职场]【优质】2019年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工作总
- [求职职场]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8(第
- [求职职场]汽车变速箱构造与工作原理
- 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
- 第4课 《大学》节选
- 2016程序文件——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 2011年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全解释__2011
-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
- 海外做市商制度的借鉴意义
- 外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末综合测试(二)
- 思政课部2013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电大国际公法任务3 0004
-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 中国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行业市场发展调
- 中泰证券#定期报告:坚守时代硬科技和
- 浅论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投资风险的
-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技术调研报
- 中国传统家具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 Broadcom数字电视芯片助海尔扩展高清电
- 新HSK4词汇练习 超全(五)
- 2013届高考数学单元考点复习12
- 雨霖铃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