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2)
首先,对课程资源的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课程资源结构。 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传统的课程资源结构单一,往往把课程资源局限于校内资源,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这种观点有其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因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之上的,工业文明和大机器生产是其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之下,学校关注产品的塑造,关注对教育的控制和效率,关注有效的信息传播和接受。因此校内资源成为课程资源最主要的来源,在以书面印刷为主要传播媒体的条件下,教材自然而然地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在当今时代,随着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知识经济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形态,我们的社会也面临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或称为后工业社会)过渡的使命,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那么对于学校教育,也面临着从建立于工业社会的传统教育向建立于信息社会的现代教育转轨的历史使命。我们知道在信息社会,除了传统的书面印刷、大众传媒以外,网络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那么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结构上肯定要打破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的局面,完善和调整课程结构。除了传统的校内资源、教材外,校外资源。网络资源等也是课程资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课程资源的建设要走出校内资源和教材的狭隘视野,更多地去开发和利用一些条件性的和素材性的课程资源,补充校内资源的不足,积极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服务。
其次,重视教师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作用。
民主和参与是当今时代精神的内核。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上,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课程由校外专家开发。教师处于课程权力结构的最底层,只是课程的“消费者”,不能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种“防教师”的课程极大压制了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也使课程缺乏适应性。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参与课程开发,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还给教师。那么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的技能。这就为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鉴别、开发、积累和使用,他们对于哪些教育资源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哪些课程资源可以进入课堂,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不能忽视教师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那么教师的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国学校教育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集权制,由中央制定教育政策,然后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学校从上而下逐级推行。这种行政管理体制的好处,在于保证各地教育质量的基本统一。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教育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这种中央集权的统一管理往往不能关照各地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学校教育的效果。尤其在课程管理上,统一的国家课程很难适应不同的学校情境,学校教师被排除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之外,使课程得不到很好地实施。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的取向,就是打破课程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给予地方和学校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6月8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是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国在课程政策上的这些规定既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课程决策民主化的潮流,又回应了国内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呼声,使校本课程成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尽管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但我国毕竟不具备校本课程的传统。在国家课程一统学校的情况下,倡导校本课程的理念仍任重而道远。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接纳与认同并以高涨的热情投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才是校本课程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开花结果的基础。这就需要让一线教师理解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论是什么,这是校本课程走进普通学校的前提,也是本单元撰写的基本内容。 案例:恔本课程开发纪实 个性在恔本课程中发展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开发校本课程纪实
地处江苏锡山小镇的锡山高级中学,90%的教师来自农村,98%的学生是农家子女。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多样化的课程,使这所农村中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应该设置哪些课程”?一项大规模的调查在学校开展起来。过去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甚少有选择什么样教育的权利,因而很难说个性得到多么充分的发展。现在他们坐在了“餐桌”前,拿起“校本课程”的“菜单”,圈点、选择自己需要的营养。以前常吃的那些“配餐”表,重又放在他们的面前,一些校方看来很重要的课程,如“自行车维修”“就业指导”等被学生毫不客气地拿掉,学生写上了自己需要的“交际课”“心理辅导课”“学法指导课”等。接着学校根据育人目标及学生的需要,提出了学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学会探究,学习一门综合或探究性课程;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和一项闲暇技能;具有现代中国人的意识。同时明确了限选、任选两类课程的框架,限选课为阅读技能指导、英语听力、心理辅导、研究性学习方法。任选课分四类列出了建议“菜单”:科学素养类如环境资源、生命科学、学习策略等;人文素养类如美学初步、文学欣赏、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围棋、旱冰等;生活职业技能类如实用美术、插花艺术、烹该、科学栽培等。最后,经过集体审议、整合确定了54门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学生在每类课中任选2~3门,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每位学生三年所学课程的最低分为35分,其中限选课为10分,任选课为25分。
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开发学校课程的重要依据,一项调查显示,98%以上的学生是按照本意去选择学校课程的,学生对学校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满意度几近100%。 学校课程在适应社会变化方面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 此处隐藏:87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相关推荐:
- [高等教育]公司协助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
- [高等教育]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 [高等教育]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 [高等教育]仪器分析课程学习心得
- [高等教育]2017年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333
- [高等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 [高等教育]2018年秋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7Howmuchar
- [高等教育]2017年八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小结
- [高等教育]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试(
- [高等教育]四年级下册科学_基础训练及答案教材
- [高等教育]城郊煤矿西风井管路伸缩器更换施工安全
- [高等教育]昆八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 [高等教育]项目部各类人员任命书
- [高等教育]上市公司经营水务产业的模式
- [高等教育]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三章水溶液中
- [高等教育]【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四.压强与
- [高等教育]金坑水电站报废改建工程机电设备更新改
- [高等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简易版
- [高等教育]2017年西华大学攀枝花学院(联合办学)44
- [高等教育]最新整理超短爆笑英文小笑话大全
- 优秀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阳历到阴历的转换
-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 华师17春秋学期《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布置
- 测速传感器新型安装装置的现场应用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创业个人意向书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三)
- [恒心][好卷速递]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 多少人错把好转反应当成了病情加重处理
-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资料整理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2014-201
-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 广西师范学院心理与教育统计
- aympkrq基于 - asp的博客网站设计与开
- 建筑业外出经营相关流程操作(营改增后
- 人治 德治 法治
- [精华篇]常识判断专项训练题库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
-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试卷(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