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电磁兼容技术综述 - 图文
电磁兼容技术综述
北京交通大学抗电磁干扰研究中心 沙斐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但是越来越多的工业场所、办公机构和家庭,都几乎面对同样的问题:电磁干扰。日常生活常见的例子如: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干扰收音机、电视机和家庭娱乐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子控制的汽车防盗报警器半夜里无故大声尖叫。无线电话机、手提计算机在飞机上使用时干扰无线电导航系统,严重的还会造成飞机失事。医院用的心脏起博器、呼吸分析器等医疗设备对无线电频率干扰十分敏感;还有广受关注的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等问题。工业环境如电力系统、电气化铁道、工厂车间等安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常常由于强电设备对弱电设备的电磁干扰而失效。因此,怎样使在同一电磁环境下工作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器件或系统,都能正常工作,互不干扰,达到兼容状态,这不仅是用户所关心的,也是摆在电子设备设计人员和安装、维护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这就是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一.电磁兼容学科的发展概况
电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电磁干扰和抗干扰的问题。但是,目前它的研究对象已不仅仅限于电子电气设备,而进一步拓宽到雷电、静电等自然干扰源;核电磁脉冲;无线电频率的分配和管理;信息处理设备电磁泄漏产生的失密;电磁环境污染与生态效应等等。因此电磁兼容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实用性很强,几乎所有的现代工业部门都需要解决电磁兼容问题。
电磁兼容作为一门学科在60年代开始有了较全面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发达的国家例如美国、欧共体国家、日本等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电磁兼容体系,表现在:具有完善的电磁兼容标准和规范;具有有效地对军用和民用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检测和管理的机构;具有高精度的电磁兼容自动测试系统;研制了很多关于电磁兼容预测、分析和设计的程序,有的已经商品化;用于电磁兼容控制技术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出现。这个体系保证了产品从设计、制造、进入市场和使用的全过程都得到充分的控制,最终能实现整体的电磁兼容。
我国由于过去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电子工业相对落后,电磁兼容矛盾不突出,所以起步较晚,目前与国外的差距仍然很大。我国对电磁兼容的重视始于70年代的军工产业。80年代成立了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对口,研究与制订了一些电磁兼容标准。90年代的海湾战争使国人看到了电磁干扰与抗干扰在新式战争中的威力,认识到电磁兼容的重要性。民用企业感受到电磁兼容的迫切性是在欧共体颁布电磁兼容指令89/336/EEC之后,指令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凡不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准进入欧洲市场,这给我国的民用电子工业产品的出口带来了很大压力。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根据WTO/TBT协议(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如果我国本身没有对产品进行电磁兼容认证的要求,则国外的不符合电磁兼容要求的“垃圾”产品就会大举入侵我国,因此建设和完善我国自己的电磁兼容体系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电磁兼容标准
由于电磁兼容问题在如此众多的领域中普遍存在,电磁兼容标准作为消除电磁干扰破坏性影响的科技规范变得日趋重要。各工业发达国家都有从事EMC标准制订工作的专业委员会,并逐步走向国际统一标准。目前国际上有权威性的电磁兼容标准有:国际电工委员会的
- 1 -
CISPR 标准和IEC标准、欧共体的EN标准、ETS标准、美国的FCC标准和军用标准MIL-STD。我国也已经制订了92个电磁兼容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各种类型的电气电子设备在各个频段的电磁骚扰发射限值和抗扰度限值,并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仪器设备和试验场地。
2000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电磁兼容认证委员会并建立了认证机构“中国电磁兼容认证中心”,40家企业的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通过了电磁兼容认证。2001年国家建立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并公布了首批进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目录,涉及9大类别的132种产品。自2003年5月1日起上述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在安全和电磁兼容性检测合格后取得证书和三C标志(CCC),方可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可见我国的电磁兼容认证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三.电磁干扰三要素
对电磁兼容问题的关注,主要围绕构成干扰的三要素来进行。这三要素是:电磁骚扰源、传输途径和敏感设备。
1、电磁骚扰源
电磁骚扰源可能是电磁噪声和无用信号。 电磁噪声是不带任何信息的电磁现象,主要在电压或电流发生急剧变化(即dv/dt,di/dt很大)时产生。例如雷电、静电放电;电气设备中电感负载切断时产生的瞬变脉冲噪声;接通负载时的冲击电流及开关触点的抖动产生的脉冲噪声。信息技术设备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信号是数字脉冲信号,具有很宽的频带,从电磁兼容角度应该考虑的最高频率为时钟频率的10倍或者为1/πtr, tr为脉冲的上升沿时间,即脉冲的前沿越陡峭或脉冲的重复频率越高,则脉冲包含的高频能量越大。设备内的元器件、集成片、印制电路板的轨线、各印制板之间的连接线等,只要有信号电流经过,都可能向外发射电磁能量,而且频率越高就越容易发射,从而对周围的其他设备或系统产生电磁干扰。因此,信息技术设备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信号本身就是电磁骚扰源。
无用信号是指一些功能性信号,例如广播、电视、雷达等,本身是有用信号,但干扰了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对敏感设备而言是无用信号。
电磁骚扰源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在影响了敏感设备的正常工作时才构成“干扰”,也就是人们通俗所说的电磁干扰。
2、骚扰的传输途径
骚扰的传输途径有两条,通过空间辐射和通过导线传导。骚扰通过导线传输时主要通过共阻抗耦合和地环路耦合方式产生干扰。当设备或元器件公用电源线和地线时(在印制电路板上是电源轨线和地线轨线),设备或元器件之间就会通过公共阻抗产生相互干扰。电源线和地线本身的电阻很低,但由于包含分布电感,所以高频时其阻抗不能忽略。高频骚扰电流就会在公共阻抗上产生相当可观的骚扰电压,迭加到其他电路上。当两个设备相互间有信号连接,同时又各自在不同地点接地,如果两个接地点之间存在地电位差,就会产生地环路干扰。
骚扰通过空间传播时,产生干扰的形式分为近场耦合和远场辐射二种。如果敏感电路离骚扰源的距离Υ<λ/2л(λ为骚扰源最高频率的波长)则为近场耦合,骚扰源通过电场和磁场(也可看成通过互电容、互电感)对敏感电路产生干扰。一般设备内部各部分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常用近场耦合方式处理。如果Υ>λ/2л则为远场辐射干扰,骚扰电磁波或穿过敏感设备外壳干扰其内部电路,或在敏感设备的外部连接线上感应干扰电流,通过导线侵入设备内部。一般设备或系统之间的干扰属于远场辐射干扰。
3、敏感设备
- 2 -
敏感设备指被干扰的设备,主要研究电磁骚扰怎样使设备性能降低,以期找到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的途径。
任何电子设备既可能是骚扰源,又可能是敏感设备。。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骚扰控制技术才能使电子设备达到电磁兼容性。
四.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提高电子信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必须采用综合的骚扰抑制措施,在骚扰传播途径中层层设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些 …… 此处隐藏:391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等教育]公司协助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
- [高等教育]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 [高等教育]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 [高等教育]仪器分析课程学习心得
- [高等教育]2017年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333
- [高等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 [高等教育]2018年秋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7Howmuchar
- [高等教育]2017年八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小结
- [高等教育]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试(
- [高等教育]四年级下册科学_基础训练及答案教材
- [高等教育]城郊煤矿西风井管路伸缩器更换施工安全
- [高等教育]昆八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 [高等教育]项目部各类人员任命书
- [高等教育]上市公司经营水务产业的模式
- [高等教育]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三章水溶液中
- [高等教育]【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四.压强与
- [高等教育]金坑水电站报废改建工程机电设备更新改
- [高等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简易版
- [高等教育]2017年西华大学攀枝花学院(联合办学)44
- [高等教育]最新整理超短爆笑英文小笑话大全
- 优秀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阳历到阴历的转换
-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 华师17春秋学期《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布置
- 测速传感器新型安装装置的现场应用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创业个人意向书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三)
- [恒心][好卷速递]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 多少人错把好转反应当成了病情加重处理
-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资料整理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2014-201
-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 广西师范学院心理与教育统计
- aympkrq基于 - asp的博客网站设计与开
- 建筑业外出经营相关流程操作(营改增后
- 人治 德治 法治
- [精华篇]常识判断专项训练题库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
-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试卷(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