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08
导读: 44 MN‖平面OCD ∵AB (1,0,0),MD ( 1) 22ABMD(2)设与所成的角为, AB MD1 ∴co s , ∴ 3AB MD2 , 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为3 (3)设点B到平面OCD的交流为d,则d为OB在向量n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OB n2 2d n3 由 OB (1,0, 2),

44

MN‖平面OCD

∵AB (1,0,0),MD ( 1)

22ABMD(2)设与所成的角为,

AB MD1

∴co s , ∴

3AB MD2

, 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为3

(3)设点B到平面OCD的交流为d,则d为OB在向量n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OB n2

2d

n3

由 OB (1,0, 2), 得.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3

点评:线面平行的证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点到直线的距离,既可以用综合方法求解,也可以用向量方法求解,后者较简便,但新课标地区文科没学空间向量。 例9、(2008江苏模拟)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M、N分别是AB、AC的中点,G是DF上的一动点.

(1)求证:GN AC;

(2)当FG=GD时,在棱AD上确定一点P,使得GP//平面FMC,并给出证明.

证明:由三视图可得直观图为直三棱柱且底面ADF中AD⊥DF,DF=AD=DC (1)连接DB,可知B、N、D共线,且AC⊥DN 又FD⊥AD FD⊥CD, FD⊥面ABCD FD⊥AC

AC⊥面FDN GN 面FDN GN⊥AC

(2)点P在A点处

证明:取DC中点S,连接AS、GS、GA G是DF的中点, GS//FC,AS//CM 面GSA//面FMC

GA 面GSA

GA//面FMC 即GP//面FMC

点评:证明线面平行,在平面内找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直线平行,是证明线面平行的关键。 考点五: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内容解读】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能用判定定理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会用性质定理解决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问题。

通过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证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及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合情推理的能力。

【命题规律】主要考查线线、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多以选择题和解答题形式出现,解答题中多以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为主,属中档题。 例10、(2008广东五校联考)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M为BB1的中点,求证: (1)D1O//平面A1BC1; (2)D1O⊥平面MAC. 证明: (1)连结

BD,B1D1分别交AC,AC11于O,O1 ABCD A1BC11D1中,对角面BB1D1D为矩形

在正方体

O,O1分别是BD,B1D1的中点 BO//DO11

四边形BO1D1O为平行四边形 BO1//D1O

D1O 平面A1BC1,BO1 平面A1BC1 D1O//平面A1BC1

(2)连结MO,设正方体

ABCD A1BC11D1的棱长为a

,

在正方体

ABCD A1BC11D1中,对角面BB1D1D

为矩形且BB1 a,BD

O,M分别是

BD,BB1的中点

BMBOa BM ,BO OD ODDD2 22

1

BOM DDO1 Rt MBO Rt ODD1

MO DDO 90 BOM DOD 90,即DO11 DOD11 在Rt ODD1中,

在正方体

ABCD A1BC11D1中

DD1 平面ABCD DD1 AC

DD1 BD D AC 平面BB1D1D

又 AC BD,

D1O 平面BB1D1D AC D1O

D1O 平面MAC

又AC MO O

点评:证明线面垂直,关键是在平面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由线线垂直推出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有时要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例11、(2008广东中山模拟)如图,四棱锥P—ABCD中, PA 平面ABC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B⊥AD,CD⊥AD,CD=2AB,E为PC中点. (I) 求证:平面PDC 平面PAD; (II) 求证:BE//平面PAD.

CD AD(已知)

PA CD

PA AD A

A

B

C

证明:(1)由PA 平面ABCD

CD 面PAD

CD 面PAD

C

平面PDC 平面PAD;

(2)取PD中点为F,连结EF、AF,由E为PC中点, 得EF为△PDC的中位线,则EF//CD,CD=2EF. 又CD=2AB,则EF=AB.由AB//CD,则EF∥AB. 所以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则EF//AF. 由AF 面PAD,则EF//面PAD.

点评:证明面面垂直,先证明线面垂直,要证线面垂直,先证明线线垂直.

例12、(2008广东深圳模拟)如图,四棱锥S 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SA 底面ABCD,E是SC上一点. (1)求证:平面EBD 平面SAC;

(2)设SA 4,AB 2,求点A到平面SBD的距离; (1)证明: SA 底面ABCD SA BD 且BD AC BD 平面SAC

S

平面EBD 平面SAC

V VS-ABD,且(2)解:因为A-SBD

S SBD

1

22 322,

DC

B

4

可求得点A到平面SBD的距离为3

点评:求点到面的距离,经常采用等体积法,利用同一个几何体,体积相等,体现了转化思想. 考点六:空间向量

【内容解读】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从而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几何问题向量化);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和夹我有等问题(进行向量运算);

(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回归几何问题).

【命

出现在立体几何的解答题中,难度为中等偏难.

例13、如图1,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CA CB 1, BCA 90°,棱AA1 2,M,N分别是A1B1,A1A的中点.

题规律】空间向量的问题一般

求BN的长;

cosBA1,CB1

的值.

解:如图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1)依题意,

∴BN B(0,1,,0)N(1,0,

1)得,.

,0,,2)B(0,1,,0)C(0,0,,0)B1(0,1,2)

(2)依题意,得A1(1,

∴BA1 (1, 1,,2)CB1 (01,,2).

∴BA1·CB1 3BA1 CB1

BA1·CB1∴cosBA1,CB1

BA1CB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坐标运算的基本知识,考查了空间两向量的夹角、长度的计算公式.解

题的关键是恰当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准确地表示点的坐标

例14、如图2,在四棱锥P ABCD,底面ABCD为矩形,PD 底面ABCD,E是AB上一点,PE EC.已

PDCD 2,AE

1

2.求:

异面直线PD与EC的距离; 二面角E PC D的大小.

解:以D为坐标原点,DA,DC,D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

A(a,0,,0)B(a,2,,0)C(0,2,,0)D(0,0,,0)P(00E a0

2 . 并设DA

a,则

a

. ·

CE 0,解得 (1)∵PE CE,∴PE

∴D·EC E0,即DE CE,

又DE PD,故DE是异面直线PD与EC的公垂线. 而

DE 1

,即异面直线PD与EC的距离为1.

(2)作DG PC,并设G(0,y,z),

(,0,y,)z

∵DG

P ,C,(,且2)DG·PC 0,

则z,∴

可取DG 再作EF PC于F,并设F(0,m,n),

1∵EF n m 2n

, ,且EF·

PC 0,则

1EF 2 . ∴

又取

DG PCEF PC 由,,可知DG与EF的夹角就是所求二面角 的 …… 此处隐藏:191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9731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