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求职职场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20
导读: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 题: 20.1.1 平均数 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 题: 20.1.1 平均数 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灵活应用一组数据平均水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对“权”的理解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如下: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学生思考、讨论解答,教师更正

解:1、甲的平均成绩=《85+78+85+73>/4=80.25

乙的平均成绩=《73+80+82+83>/4=79.5

因为..的平均成绩比..的高,所以应该录取...。

2、甲的平均成绩=....................................... 乙的平均成绩=.....................................?

因为..的平均成绩比..的高,所以应该录取...。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上叙问题1是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平均成绩,其中每个数据一样重要。问题2呢?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之后,看课本p112面,理解“权”的意义,以及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三、交流展示:

赤矶中学 备课组教案

- 1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例1:课本p112面例题1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演板

小结:1、 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例1与问题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1(79+80+81+82)=80.5 4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演板

四、归纳小结:

1、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3、权的意义

五、当堂训练:

一、必作题 : x=

1、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x环,b次打中y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

2、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

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

试问小关和小兵的成绩,哪个学期总平均分高?

二、选做题:

3、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板书设计: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1 平均数

1、问题1 2、例1 3、例2

4、平均数 5、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6、权的意义

教学反思:

- 2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 题: 20.1.1 平均数 2 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权的意义,你能说说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吗?权的意义呢 ? 学生思考、讨论后,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求加权平均数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看课本p113...114面内容。回答:x=?

学生看书思考、分组讨论后,小组发言

2、例1: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年龄情况,调查如下:13岁8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跳水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

解:跳水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

x=《13*8+14*16+15*24+16+2>/<8+16+24+2>=14岁

3、例2:为了解5路公共汽车运输情况,公司统计了某天5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 载客量/人 组中值 蘋数/班次

1≤x<21 11 3

21≤x<41 31 5

41≤x<61 51 20

61≤x<81 71 22

81≤x<101 91 18

101≤x<121 111 15

提问:1、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赤矶中学 备课组教案

- 3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解:x=《11*3+31*5+51*20+71*22+91*18+111*15》/<3+5+20+22+18+15>=73人

答:.......................

三、交流展示:

例3、课本p115面例3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演板

四、归纳小结:

1、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3、权的意义

4、组中值、 蘋数的意义

五、当堂训练:

一、必作题 :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

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

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

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

二、选做题:

2、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

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

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

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

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

数。

噪音/分贝 40 50 60 70 80 90

板书设计: 20.1.1 平均数

1、x=.....? 2、例1 3、例2 4、例3

教学反思:

- 4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 题: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3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代表数据的集中趋势

过程与方法: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利用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教学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1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1、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

2、若用1中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 学生解题思考、讨论分析

由于平均数不能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即事物的本质,所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知识:众数、中位数。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看课本p 116...118面内容,并回答:

1、什么叫中位数?什么叫众数?

2、怎样求中位数、众数?

3、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时,与平均数比,有什么优缺点?

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三、交流展示:

例4、在一次男子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所用时间/min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65 175 180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所用时间》的中位数是多少?

赤矶中学 备课组教案

- 5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min,他的成绩如何?

解:1、将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4 129 136 140 145 146 148 154 158 165 175 180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6+148/2=147

2、 学生解题思考、讨论分析,并演板

例5、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尺码与销售量如下表: 尺码/cn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学生解题思考、讨论分析,并演板

四、归纳小结:

1、什么叫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时,有什么优缺点?

五、当堂训练:

一、必作题 :

1、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2、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3、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二、选做题: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

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货单位将如何决定?

板书设计: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1、中位数、众数 2、例4

3、例5 4、小结

教学反思:

- 6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 题: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4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之前我们学习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它们在描述一组数据时各有不同,你能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

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众 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三、交流展示:

1、平均数 、中位数 、众 数都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信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分析具体问题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2、例6: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商场服装部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量/万元,如下表:

17 18 16 13 24 15 28 26 18 19 22 17 16 19 32

30 16 14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19

问:1、销售量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量是多少?平均月销售量是多少?

2、如果想确定一个较高的月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量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3、如果想要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量定为多少

赤矶中学 备课组教案

- 7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合适?说明理由。

分析:1、第一问是在巩固平均数定义、中位数定义和众数的定义。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词语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指哪个数据代表,教师也可以顺便加一个发散性问题,一般地哪些词语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呢?

2、第二问学生一般不易想到,教师要将“较高目标”衡量标准引向三个数据代表身上,这样学生就不难回答了。

3、第三问要抓住一半左右应与哪个数据代表的意义相符这个问题。即要很好的回答第三问,学生头脑必须很清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

学生分别求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后,分小组讨论,学生口头作答,教师定证 后看书p119...120,理解答题语言。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你不清楚的?

五、当堂训练:

一、必作题 :

1、 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岁,中位数是岁,众数是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二、选做题:

(1)、求该公司职员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

(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

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板书设计: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例6

教学反思:

- 8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 题: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方差 5 知识与技能: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教学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在统计学中,除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这类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以外,还有一类描述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其中最重要的是方差,今天我们就学习方差的意义及运用。

问题1;那么,什么是方差呢?怎样运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呢?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后,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种子的相关情况,农科院各用10块自然条件相同的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倾的产量/t如下:

甲 7.65 7.50 7.62 7.59 7.65 7.64 7.50 7.40 7.41 7.41

乙 7.55 7.56 7.53 7.44 7.49 7.52 7.58 7.46 7.53 7.49

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农科院应该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看书p124..125面内容,得出解题方法及方差的定义与性质。

2 解: 依题意可得:x甲=7.54、S甲=0.01、x乙2=7.52、S乙=0.002

∵ x甲 > x乙 ∴甲的平均产量高,但与乙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

22 ∵ S甲 > S乙 ∴ 甲种甜玉米种子的波动较大,

由此可知,在试验田中,乙种甜玉米种子的产量比较稳定,因此可以推测,在这个地区种植乙种甜玉米的产量比甲种的稳定,可以推测这个地区比较适合种植乙种甜玉米。

2、方差:一组数据n个数的每一个数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和的n分之一。《公式见课本p125面》

3、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三、交流展示:

例1: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湖》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cm如下表:

赤矶中学 备课组教案

- 9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甲 163 164 164 165 165 166 166 167

乙 163 165 165 166 166 167 168 168

那个芭蕾舞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展示、学生板书

解: 依题意可得:

x2

甲=165、S甲=1.5、2=2.5 x乙=166、S乙

22 ∵ S甲 < S乙

∴ 甲芭蕾舞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

例2:见课本p12:7面.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展示、学生板书

四、归纳小结:

1、方差的计算公式?

2、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五、当堂训练:

一、必作题 :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22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甲S乙,所以确定 去参加比赛。

3.、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二、选做题: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板书设计: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方差

1、方差的计算公式 2、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3、问题 4、例1 5、例2

教学反思:

- 10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测试1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6

一、填空题

1.某公园对游园人数进行了10天统计,结果有4天是每天900人游园,有2天是每天1100人游园,有4天是每天800人游园,那么这10天平均每天游园人数是______人.

2.如果1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5米,其中2名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75米,那么余下8名学生的平均身高是______米.

3.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体育课外活动占学期成绩的10%,理

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60%,一名同学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90,92,73分,则这名同学本学期的体育成绩为______分,可以看出,三项成绩中______的成绩对学期成绩的影响最大.

4.如果一组数据中有3个6、4个-1,2个-2、1个0和3个x,其平均数为x, 那么x=.........

5

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7.7环,则成绩为8环的人数是______.

6

7.如果数据20,30,50,90和x的众数是20,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平均数是______.

8.在一组数据中,受最大的一个数据值影响最大的数据代表是______.

9.数据2,2,1,5,-1,1的众数和中位数之和是______.

10.已知7,4,5和x的平均数是5,则x=______.

二、选择题

11.为了解乡镇企业的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市水利管理部门抽查了部分乡镇企业在一个

月中的用水情况,其中用水15吨的有3家,用水20吨的有5家,用水30吨的有7家,那么平均每家企业1个月用水( ).

(A)23.7吨 (B)21.6吨 (C)20吨 (D)5.416吨

12.m个x1,n个x2和r个x3,由这些数据组成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x1 x2 x3m n rmxmx1 nx2 rx31 nx2 rx3BC D 3

13.一次考试后,某学习小组组长算出全组5位同学数学的平均分为M,如果把M当成另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5个分数一起,算出这6个分数的平均数为N,那么M∶N为( ).(A)5∶6 (B)1∶1 (C)6∶5 (D)2∶1

14.某辆汽车从甲地以速度v1匀速行驶至乙地后,又从乙地以速度v2匀速返回甲地,

则汽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v1 v212 2(B) 1 12vv(C) v1 v2 12(D) 122vv

15.某同学在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

么由此算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为( ).

赤矶中学 备课组教案

- 11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A)3 (B)-3 (C)3.5 (D)-3.5

16.某班第一小组7名同学的毕业升学体育测试成绩(满分30分)依次为:25,23,25,23,27,30,2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23 25 (B)23 23 (C)25 23 (D)25 25

三、解答题

17.从1月15日起,小明连续8天每天晚上记录了家中天然气表显示的读数(如下表):

小明的父亲买了一张面值600元的天然气使用卡,已知天然气每立方米1.70元,请估计这张卡是否够小明家用一个月(按30天计算),将结果填在后面的横线上.(只填“够”或“不够”)结果为:______.并说明为什么.

18某中学要召开运动会,决定从九年级全部的150名女生中选30人,组成一个花队(要求参加花队的同学的身高尽可能接近).现在抽测了10名女生的身高,结果如下(单位:厘米):

166 154 151 167 162 158 158 160 162 162.

(1)依据数据估计,九年级全体女生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2)这10名女生的身高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3)请你依据本数据,设计一个挑选参加花队的女生的方案.(要简要说明)

19.某同学为了完成统计作业,对全校的耗电情况进行调查.他抽查了10天中全校每天的耗电量,数据如下(单位:度):

(1)写出上表中数据的众

数和平均数;

(2)由(1)获得的数据,估计该校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耗电量;

(3)若当地每度电的定价是0.5元,写出该校应付的电费y(元)与天数x(取正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0.在学校组织的“喜迎奥运,文明出行”的知识竞赛中,每班参加比赛的人数相同,

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0分,90分,

80分,

70分.学校将某年级的1班和2班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竞赛中,2班成绩在C级以上(包括C级)的人数为______;

(2)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3)请从下列不同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1班和2班的成绩;

②从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1班和2班的成绩;

③从B级以上(包括B级)的人数的角度来比较1班和2班的成绩.

- 12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测试2 方差 7

一、填空题

1.一组数据100,97,99,103,101中,方差是______.

2.数据1,3,2,5和x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

3.一个样本的方差s 21[(x1-3)2+(x2-3)2+ +(xn-3)2],则样本容量是______,12

样本平均数是______.

4.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

22=3.6,s乙=15.8,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______. 甲=13,乙=13,s甲

5.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同一个非零数,则平均数______,方差______.

6.已知一组数据1,2,0,-1,x,1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______.

7.样本数据3,6,a,4,2的平均数是5,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______.

8.样本数据3,6,a,4,2的平均数是5,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______.

9.已知样本x1、x2, ,xn的方差是2,则样本3x1+2,3x2+2, ,3xn+2的方差是......

10.如图,是甲、乙两地5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统计图,则甲、乙两地这6天日平均气

2温的方差大小关系为:s甲______s乙(填“<”或“>”号),甲、乙两地气温更稳定2

的是:______.

10题 20题

二、选择题

11.一组数据-1,0,3,5,x的极差是7,那么x的值可能有( ).

(A)1个 (B)2个 (C)4个 (D)6个

12.已知样本数据1,2,4,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3 (B)中位数是4 (C)极差是4 (D)方差是2

13.关于数据-4,1,2,-1,2,下面结果中,错误的是( ).

(A)中位数为1 (B)方差为26

(C)众数为2 (D)平均数为0

14.某工厂共有50名员工,他们的月工资方差是s2,现在给每个员工的月工资增加200

元,那么他们的新工资的方差( ).

(A)变为s2+200 (B)不变 (C)变大了 (D)变小了

15.数据-1,0,3,5,x的极差为7,那么x等于( ).

(A)6 (B)-2 (C)6或-2 (D)不能确定

赤矶中学 备课组教案

- 13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216.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12,乙组数据的方差s乙12

=1,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

(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C)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不能比较

三、解答题

17.为检测一批橡胶制品的弹性,现抽取15条皮筋的抗拉伸程度的数据(单位:牛): 5 4 4 4 5 7 3 3 5 5 6 6 3 6 6

若生产产品的抗拉伸程度的波动方差大于1.3,这家工厂就应对机器进行检修,现在这家工厂是否应检修生产设备?通过计算说明.

18.甲、乙两个组各10名同学进行英语口语会话测试,每个人测试5次,每个同学合格的次数分别如下:甲组:4 1 2 2 1 3 3 1 2 1;

乙组:4 3 0 2 1 3 3 0 1 3.

(1)如果合格3次以上(含3次)为及格标准,请你说明哪个小组的及格率高;

(2)请你比较两个小组口语会话的合格次数谁比较稳定.

19.星期天上午,茱萸湾动物园熊猫馆来了甲、乙两队游客,两队游客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甲队. 乙队:

(1)

(2)根据前面的统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代表甲队游客一般年龄的统计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乙队游客的年龄特征吗?为什么?

20.为了解某品牌A,B两种型号冰箱的销售状况,王明对其专卖店开业以来连续七个

(2)请你根据七个月的销售情况在图中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依据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对专卖店今后的进货情况提出建议(字数控制在20~50字).

- 14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赤矶中学 备课组教案

- 15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69750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1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