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城市第27届遵义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观后感
观后感
全国十城市第27届遵义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观后感
全国十城市第27届遵义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观后感;
全国十城市第27届学习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10月在遵义市师范学院落下帷幕(以下简称遵义研讨会),来自11个十城市会员城市和全国各地前来观摩的中小学教师2000多人,观摩13节现场课,聆听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秘书长做《体育课程与教学在继承与改革中发展》专题讲座。结合当前学校体育课改现状和观摩十城市十几节现场课,使我们颇有收获,受益匪浅,对本届研讨会谈谈我们的学习观后感。
一、教学内容范围较广,水平阶段分布均匀
遵义研讨会共展示了从小学到高中13节体育课,水平段分布比较均衡,内容涵盖了田径、球类、体操(技巧)、游泳、舞蹈、民族传统体育、现代新兴体育等,其中,田径四节,排球两节、体操(技巧)2节、舞蹈2节,其它内容各有一节。总的来说,教学内容选择范围较广,做课教师都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的能力,不同程度反映出当地城市学校的教学特点,比上一届有很大的提高,给参加观摩的老师提供了多阶段、多种教学内容的学习机会,使参加观摩的老师能够学有所获。
二、注重教材的功能性,发掘教材现实生活意义
体育学习的功能性目标是新课标提出和提倡的,将体育学习的目
的回归本原。遵义小学的《障碍跑》和太原小学的《跑的应用》等的教学都从体育学习的功能性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将体育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强调
观后感
体育学习的生活应用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如何通过所学知识、技能保护自己、提高自己的活动能力,将自己课堂所学运用于课外生活活动中,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就是体育学习的本原目标之一。注重体育课教材功能的挖掘,是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符合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思路。学生生活技巧和活动技能的获得,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特定的课程学习,运用活动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我认为终身体育的定义应该涵盖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为学习的内容终身有用,能够利用当前所学技能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二为学习的内容能够受益终身,能够利用所学技能不断增强和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重视课堂环境的创设,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纵观13节观摩课的教学,均不同程度的采用了音乐进入到体育课的教学之中,有的应用在课的热身活动和放松活动中,有的让音乐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这种音乐进入课堂教学似乎多于往年。音乐出现在课堂,一是教学内容的需要,比如热身和放松以及舞蹈,二是构建教学情境,配合情景教学,三是创设环境,调节学生学习心理。这种做法在许多类似的体育教学展示课均有出现,似乎没有音乐背景的体育课不是一节好课,这种现象小学体育课尤为突出。我们认为;体育课不是什么内容教材的课都要有音乐背景不可,一些不切实际的背景音乐,反而分散选手的注意力,影响技术动作的学习,使我们的体育课变成不伦不类。例如;二节小学的排球课均出现这样的问题。恰恰需要背景音乐陪衬的却没有很好的应用,例如;昆明的《霸王鞭》一课,在学习过程中就是缺少背景音乐使课显得沉闷,没有很好体现当地民族特色的舞蹈风情。
观后感
所以,正确而恰当的让音乐贯穿课堂教学,符合心理学规律,符合课标提出的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地课堂环境中学习和练习。
四、理性理解技术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本次观摩活动的13节课,每节课都以某一项运动技术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即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学有所获。郑州市的高中《双杠》课教学就做得比较好,实打实的教学,心无旁骛,无论是教师的示范,还是教师的指导,都看出教师对教材的精确理解,学生学习到哪一个动作,教师都会及时提示和示范正确动作,体现出教师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已经烂熟于胸,多种教学指导和练习手段,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有一种回归常态课堂教学的感觉。正如赖天德教授所说的“这是一节久违的体育课”
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身体练习在一节课中体现的程度应有所不同,一些技术较为复杂的器械课就不能过分追求生理指标,只能在学生熟练掌握后,才能增加练习量,体育教学是学生获得健康的一种学习,而不是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指标。技术学习在小学课中应是一个模糊的“形”,而非一个具象的“念”,更多的应当让他们“动”
起来,他们的技术标准应当是“做到了”,而非完美的“做好了”。用他们已有的基本运动能力来发展其身体素质,促进其健康。太原《跑的应用》一课可以做为这种理解和看法的注解,老师没有在教学中过分追求跑的动作,而是让学生跑起来,明白跑的意义。
五、深析教材,科学设计,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特点
观后感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基本保证。本届研讨会提供的45节教学课教案和其中13节现场课教案,教案设计质量均比过去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教案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实际教学内容和过程;有些教材内容的提法“生活化”,不属于体育教学术语范畴;有些课的分段过多,看不到教学主线,各段也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也有个别教材难易度,低于实际教学对象的年龄段,失去实际学习的意义和锻炼价值。从技术教学的角度来讲,有些课技术教学层次性和老师对所教教材的把握不是十分理想,受一种表演性展示课的影响,有一种功夫在诗外的感觉,有些教学未及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匆匆结束主要内容的教学转而做其它,过多的把精力用在了其它的目标领域,急于在一节课中展现教师对课标理解的诸多方面,这样就蚕食掉了必要的巩固练习。有些老师的教学比较突兀,比如球类的新授内容只是经过老师的一讲解,一示范学生就会了,直接就进入到巩固练习中,诱导练习、引导练习、尝试练习的步骤都没有,更别说教师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认识在教学中体现了。造成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有“作秀”的成份存在,但是深层次反映出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最能体现教师教
学水平的“教”却成了一个“空心”。
六、新兴运动,做好改造,使其适合体育教学的特点
本次观摩活动有一节源自于拓展运动的“信任后倒”,教师试图达成心理和社会适应目标,教师从平地后倒,高台后到,教师示范激励,学生分层在不同高台后倒,合作学习等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教学场面活跃。拓展游戏一方面具有团队合作、心理训练的内容,另一方面是自我挑战的内容,其某些方面适合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但是大多数的拓展项目运动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当改造为适合体育教学特点的内容。尤其是身体
观后感
练习、健康第一的基础不能放弃,仅仅是单纯的后倒的动作,无法完成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这个要求。所以,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应用,不能表现在表面上,更重要的是他的教育性和健身性。
全国十城市遵义第27届学校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落下帷幕,回顾研讨会的前前后后,给我们前来观摩学习的教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和收获感。从研讨会的组织到现场课的教学质量,从课后分层次的教学研讨到参观特色学校以及丰富的资料汇编,不难看出承办单位为十城市研讨会的付出,无疑又一次提升十城市研讨会 …… 此处隐藏:144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外语考试]管理学 第13章 沟通
- [外语考试]07、中高端客户销售流程--分类、筛选讲
- [外语考试]2015-2020年中国高筋饺子粉市场发展现
- [外语考试]“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燃油表生产建
- [外语考试]雅培奶粉培乐系列适用年龄及特点
- [外语考试]九三学社入社申请人调查问卷
- [外语考试]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 [外语考试]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一)
- [外语考试]青海省实施消防法办法
- [外语考试]公交车语音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第3稿11
- [外语考试]logistic回归模型在ROC分析中的应用
- [外语考试]2017-2021年中国隔膜泵行业发展研究与
- [外语考试]神经内科下半年专科考试及答案
- [外语考试]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 [外语考试]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习
- [外语考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技术应用
- [外语考试]三人行历史学笔记: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 [外语考试]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
- [外语考试]挖掘机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外语考试]某211高校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
- 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大中型企业VLAN方案
- 斯格配套系种猪饲养管理
- 涂层测厚仪厂家直销
- 研究生学校排行榜
-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 2010山西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考试技
- 脉冲宽度法测量电容
- 谈高职院校ESP教师的角色调整问题
-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相关技术研究
- 余额宝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 财经大学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 高大支模架培训演示
- 一种改进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2-3-鼎视通核心人员薪酬股权激励管理手
- 我国电阻焊设备和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MTK手机基本功能覆盖测试案例
- 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上册第四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