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
平平路灾后重建工程C标段
C20
片
石
混
凝
土
挡
墙
施
工
方
案
深圳市中邦(集团)建设总承包服限公司平平路C标段目部
二O一O年十月十八日
K23+900.38~K46+000段 C20片石混凝土挡墙
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设计C20片石混凝土挡墙标准图纸。
4.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二、工程概况
该段C20片石砼挡土墙K23+900.38—K40+000段位于路基线路左侧, K40+000—K46+000段位于路基线路右侧;挡墙基础为岩石层。设计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30MPa。C20片石混凝土浇筑墙身,C20片石混凝土基础。
四、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2010-10-25开工,2010-12-30完工。
五、施工组织
1、施工准备
1.1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
1.2挡墙片石选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及抗压强度不低于MU30片石。
1.3 C20砼采取现场搅拌。
1.4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及备料。
2、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测量放线流水导流地基承载力检测做滤水层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片石养护
3、施工方案
3.1施工场地准备
3.1.1测量放线,定出桩位中心线及开挖边界线。
3.1.2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3.2开挖
3.2.1基槽开挖
采用1.2m3斗容量的液压挖掘机一台进行基槽开挖,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开挖,每段15或20米。
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10c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开挖正确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确保基底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3.3基础施工
3.3.1片石混凝土采用沿槽浇筑,浇筑过程中,选用商品砼,严格控制配合比,砼中片石的掺量控制在25%范围以内。片石用人工摆放,分散布置。
3.3.2采用插入式5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砼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快插慢抽。无漏振,无蜂窝麻面等。
3.3.3砼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防止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砼收缩
开裂。
3.3.4在片石砼浇筑过程中,现场取样制作砼试件,标准养护28天后送中心试验室检测。
3.4墙身浇筑
3.4.1基础浇筑完成后,根据设计图及现场高程放出挡墙浇筑边线。
3.4.2模板安装.
(1)模板采用胶合木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
(2)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3)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
(4)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5)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膜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
(6)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不干胶带,以减小模板缝防止漏浆,以保证砼面的观感质量。
(7)模板采用M14×500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配D48×3.5钢架管横、竖龙骨加固,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设置时将泄水孔位置与螺杆紧贴布置,以防扔填片石碰坏PVC管.紧贴模板的竖向龙骨间距不得大于300㎜。
3.4.3浇筑砼
(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
浇带或连接缝)
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 c)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
(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d)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f)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g)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h)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i)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g)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宜做成凹型、凸型或设置止水带。
(3)混凝土振捣
a)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
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
b).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c). 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未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2)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
3)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
4)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5)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d)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层混凝土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
(4)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
a)片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30。
b)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5cm。
c)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
d)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间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25cm。
e)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不小于25cm的混凝土层。
f)片石采用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注意片石不能碰伤模板及PVC管。 g)浇筑完成后,在砼初凝前,将预埋钢筋埋入砼中,并在砼接茬面栽少量片石。
h)片石体积不得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25%。
3.5墙背回填及泄水孔,沉降缝设置
3.5.1最低一排泄水孔以下用黏土进行回填,每层填土厚度15cm,回填30cm,用人工分层夯实。
3.5.2当墙身片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进行挡墙墙背回填,以确保片石混凝土墙体的质量。
3.5.3墙背回填材料采用B组填料,按45cm一层分层填筑夯实。
3.5.4墙身于地面以上部分,每隔2米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应严格控制泄水孔位置,保证其位置准确,横平竖直。孔内预埋φ10cmPVC管伸入墙背10cm,端部20cm处用土工布包裹。最底排泄水孔下部及墙顶以下0.5米的范围内设夯填黏土防渗层。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泄水孔4%的流水坡度,并保证泄 …… 此处隐藏:26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求职职场]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练习题
- [求职职场]大型石油化工工业过程节能新技术
- [求职职场]2015-2020年中国箱纸板行业分析与投资
- [求职职场]NADEX-IWC5A点焊机故障代码
- [求职职场]英语阅读 非常有用
- [求职职场]鲁卫疾控发〔2012〕2号(联合,印发山东
- [求职职场]2014年莆田公务员行测技巧:数字推理的
- [求职职场]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高中数学课堂有效
- [求职职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求职职场]【王风范】微演说·职场演说三
- [求职职场]新时代国珍健康大课堂
- [求职职场]群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 [求职职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 [求职职场]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 [求职职场]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范文
- [求职职场]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展示设计第1阶段
- [求职职场]景尚乡民兵参战支前保障方案
- [求职职场]【优质】2019年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工作总
- [求职职场]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8(第
- [求职职场]汽车变速箱构造与工作原理
- 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
- 第4课 《大学》节选
- 2016程序文件——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 2011年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全解释__2011
-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
- 海外做市商制度的借鉴意义
- 外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末综合测试(二)
- 思政课部2013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电大国际公法任务3 0004
-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 中国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行业市场发展调
- 中泰证券#定期报告:坚守时代硬科技和
- 浅论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投资风险的
-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技术调研报
- 中国传统家具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 Broadcom数字电视芯片助海尔扩展高清电
- 新HSK4词汇练习 超全(五)
- 2013届高考数学单元考点复习12
- 雨霖铃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