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高等教育 >

练习7梁梦苇 - 图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30
导读: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曲线上的BD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是B点。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B点出发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曲线上的BD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是B点。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B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 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图中与需求曲线dB段所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d,与需求曲线BD段所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D,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寡头厂商的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其间断部分为垂直虚线FG。 利用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便可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只要边际成本SMC曲线的位置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间断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譬如,在图中的边际收益曲线的间断部分FG,SMC1曲线上升为SMC2曲线的位置,寡头厂商仍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保持在和的水平。除非成本发生很大变化,如成本上升使得边际成本曲线上升为SMC3曲线的位置,才会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水平。 在斯威齐模型中,是把价格OF作为既定的条件来说明价格刚性的问题。模型中并没有说明价格是怎样形成的,所以斯威齐模型只是关于寡头定价行为的未完成的模型。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因为SMC=dSTC/dQ=0. 3Q2-12Q+140

由TR=P*Q=(150-3.25Q)*Q=150Q-3.25 Q2,得MR=150-6.5 Q 根据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原则MR=SMC,有: 150-6.5 Q =0. 3Q2-12Q+140,求解得Q=20(负值舍去) 将Q=2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P=150-3.25*20=85 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20,均衡价格85

2.设垄断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4Q,总成本函数TC=0.6Q2+4Q+5,求: (1)Q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各为多少?

(2)Q为多少时使总收益最大,与此相应的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各为多少?

(3)Q为多少时使总收益最大且π≥10,与此相应的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为若干?

6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3.假设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3Q,成本函数为TC=Q2+2Q。 (1)求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如果政府企图对该垄断厂商采取限价措施迫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则限价应为多少?

(3)如果政府打算对该垄断厂商征收一笔固定的调节税,以便把该厂商所获得的超额利润都拿去,试问这笔固定税的总额是多少?

(4)如果政府对该垄断厂商生产的每单位产品征收产品税1单位,新的均衡点如何? (5)试比较以上三种方法对消费者的影响。

(1)已知P=10-3Q,则MR=10-6Q又知成本函数TC=Q2+2Q,∴MC=(TC)′=2Q+2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MC=MR, 即2Q+2=10-6Q,得Q=1

把Q=1代入P=10-3Q中得P=10-3×1=7

利润π=TR-TC=PQ-(Q2+2Q)=7×1-(12+2×1)=4。 (2)政府采取限价措施使垄断者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P=MC,

即10-3Q=2Q+2,∴Q=1.6把Q=1.6代入P=10-3Q中得:P=10-3×1.6=5.2。此时的利润π=TR-TC=PQ-(Q2+2Q)=5.2×1.6-(1.62+2×1.6)=-2.56。说明在政府限价时,厂商亏损了。

(3)如果政府征收的固定调节税恰好是把该厂商的超额利润都拿走,则政府对该厂商征收的固定调节税就是4单位,征税后产量、价格都没有变,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4)如果政府对垄断厂商的每单位产品征收1单位的产品税,这种单位产品税是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一项可变成本,它会导致垄断厂商的AC曲线和MC曲线向上移动,使原有的均衡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增加单位产品税如同增加MC,故征税后均衡条件为MC+1=MR,即

(2Q+2)+1=10-6Q,∴Q=7/8=0.875 把Q=7/8代入P=10-328中, 得P=7.375

征收单位产品税后的利润π=TR-TC=PQ-(Q2+2Q)=7.375×0.875-(0.8752+2×0.875)=3.9375

征收单位产品税之前,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为1单位,制定的价格为7单位,利润为4单位。征收单位产品税后,均衡点位置发生了变化。垄断厂商新的均衡产量为0.875单位,制定价格为7.375单位,利润π为3.9375单位。

(5) 消费者能从第一种方法即政府迫使垄断厂商采取限价措施扩大产量中得到好处,因为他们能以较低价格买到较多商品。第二种方法即政府对垄断者征收一笔固定调节税对消费者来说没有直接得到好处,因为价格和产量没有任何变化。第三种方法即政府对垄断厂商征收一单位的单位产品税,对消费者来说没有好处,反而受损。因为征收单位产品税后,产量下降了0.125单位(1-0.875=0.125),价格却上涨了0.375单位(7.375-7=0.375)。这意味着垄断者把部分单位产品税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给了消费者。以上三种方法都使利润下降,尤其第一种方法使利润下降最多。

(1)假设两个市场能实行差别价格,求解利润极大时两个市场的售价和销售量分别是多少?利润是多少?(提示:找出两个市场的MR相同时的Q=Q1+Q2 )。 (2)假如两个市场只能索取相同的价格,求解利润极大时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提示:找出当两个市场的价格相同时总销售量之需求函数)。

7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解答:(1)在两个市场上实行差别价格的厂商实现利润极大化的原则是MR1=MR2=CMR=MC。已知Q1=32-0.4P1,即P1=80-2.5Q1,则MR1=80-5Q1,又知Q2=18-0.1P2,即P2=180-10Q2。则MR2=180-20Q2还知成本函数TC=Q2+10Q,

∴MC=(TC)′=2Q+10从MR1=MC得80-5Q1=2Q+10, ∴Q1=14-0.4Q。从MR2=MC得

180-20Q2=2Q+10,∴Q2=8.5-0.1Q∵Q=Q1+Q2 即Q=14-0.4Q+8.5-0.1Q,∴Q=15

把Q=15代入Q1=14-0.4Q中,得Q1=14-0.4×15=8

Q2=Q-Q1=15-8=7

把Q1=8代入P1=80-2.5Q1中,得P1=80-2.5×8=60 把Q2=7代入P2=180-10Q2中,得P2=180-10×7=110 利润π=TR1+TR2-TC=P1Q1+P2Q2-Q2-10Q

=60×8+110×7-152-10×15=875 除以上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根据利润函数对Q1、Q2的 偏导数可以计算。

已知需求函数Q1=32-0.4P1即P1=80-2.5Q1 又知需求函数Q2=18-0.1P2即P2=180-10Q2

还知成 …… 此处隐藏:142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练习7梁梦苇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6086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