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 修志龙 - 综合习题测试一大连理工
综合习题测试(一)
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 (19、20、24) ?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 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 ATP的生物学功能
? 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
? 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概念:
新陈代谢 生物氧化 高能磷酸化合物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解偶联 解偶联剂 P/O比 ATP合酶 化学渗透假说 知识要点
呼吸链的组成与存在位点、电子传递过程、抑制剂、ATP的产生 习题 一、判断题
1. NAD+不能由细胞浆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内,而NADH能在通过线粒体
内膜后被氧化。
2. 寡霉素是线粒体ATP合成酶的抑制剂。
3. 需氧生物中,如果氧化磷酸化不发生偶联作用,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也能进行。 4. 呼吸作用仅在有氧条件下才发生。 5. ATP是体内能量的储存形式。
6. 呼吸作用中的磷氧比(P/O)是指一个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到氧所产生ATP
的个数。
7. 寡霉素是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既抑制呼吸也抑制磷酸化,但是它对呼吸的
1
抑制可以被解偶联剂所解除.
8. 寡霉素对氧消耗的抑制作用可被2,4-二硝基苯酚解除。
二、填空题
1. 线粒体内膜催化氧化磷酸化合成ATP的F1F0酶的F1部分的亚基组成的结构是
( )。
2. 调节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3. 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 和 。 4. 绿色植物生成ATP的三种方式是: 、 和 。
5. 在离体的线粒体实验中测得β - 羟丁酸的磷氧比值为2.4---2.6,说明β -
羟丁酸氧化时脱下来的2个H+是通过 入呼吸链传递给氧气的?能生成 个ATP分子?
6. 往线粒体悬液中加入NADH可以还原线粒体的辅酶Q。
三、选择题
1、完整线粒体呼吸受寡霉素抑制后,下述分子中有一种不能解除抑制,它是: ①2,4-二硝基苯酚; ②Ca2+ ; ③K++短杆菌肽 ; ④还原型细胞色素C。 2、细胞质中一分子NADH氧化生成二分子ATP,线粒体内一分子NADH氧化生成三分子ATP,这是因为:
①胞质NADH通过线粒体内膜时消耗ATP;
②胞质NADH从胞质中NAD+-联系的脱氢酶上解离需要ATP;
③胞质NADH不能直接被线粒体氧化,需要胞质中与线粒体上的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帮助;
④胞质NADH需转变成NADPH后才能进入线粒体。 4、苍术苷是一种抑制剂,它的作用位点在:
①钠钾ATP酶; ②线粒体ADP-ATP载体;③蛋白激酶C;
④线粒体呼吸链还原辅酶Q-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
5、在线粒体线粒体实验中测得一底物的p/o比值为1.8,该底物脱下的氢最多可能在下列哪一部位进入呼吸链?
2
A、NAD+ B、FMN C、Cytaa3 D、以上都不是 6、关于氧化磷酸化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什么?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电子并不排至内膜外
C、线粒体内膜胞液一面带正电荷 D、线粒体内膜胞液一面pH比基质一面高 7、电子传递中与磷酸化偶联的部位是:
A、NADH→CoQ B、Cytb→CytC1 C、Cytaa3→O2 D、CytC1→CytC 8、 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进入胞液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与ADP交换 C、促进扩散 D、主动运送 9.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A、氯霉素;B、抗酶素A; C、2,4-二硝基苯酚;D、 β-羟基丁酸
10. 抗霉素A是一种抑制剂,它抑制
A.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 B.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 C.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 D.线粒体ATP合成酶. 11. 细胞色素C是重要的呼吸链组份,它位于
A.线粒体内膜的内侧; B.线粒体内膜的外侧;C.线粒体外膜; D.细胞质内. 12,一氧化碳抑制呼吸链的位点在( )
A,琥珀酸脱氢酶; B,NADH脱氢酶;
C,还原辅酶Q-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D,细胞色素c氧化酶
四、问答题
1、有一个抑制剂抑制完整线粒体β-羟基丁酸或琥珀酸的氧化,但不抑制(维生素C + 四甲基对苯二胺)的氧化,这个抑制剂的抑制部位应该在电子传递链的什么部位?为什么?
2、 写出氧化磷酸化的五个作用部位不同的抑制剂,并写出各自的抑制部位。 4、请说明为什么NADH经NADH-CoQ还原酶氧化时有ATP合成,而琥珀酸经琥珀酸-CoQ还原酶氧化时却不会有ATP合成。 3、简述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4、在细菌的电子传递系统中,需要四种电子传递,这四种电子传递的氧化状态
3
和还原状态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区别。在底物和氧气存在的情况下,三种不同的电子传递抑制剂阻断电子传递所产生的氧化状态模式如下表,问从底物到O2的这条呼吸链中,这四个电子传递体的次序为何?
细菌电子传递链中,呼吸链抑制剂对电子传递体氧化水平的影响表 抑制剂 a b c d 1 2 3
+ + ― + ― ― ― + + ― ― +
注:符号“+”和“—”分别表示完全被氧化和完全被还原 5、新鲜制备的线粒体用β-羟丁酸,氧化的细胞色素C、ADP、P和氰化物一起保温。β-羟丁酸被NAD+为辅酶的脱氢酶氧化。实验测定了β-羟丁酸的氧化速度和ATP形成的速度。试问:
(1)在这系统中电子流动方向。
(2)在这系统中每摩尔β-羟丁酸氧化形成多少摩尔ATP? (3)氰化物的作用是什么?
6、当细胞中某一个蛋白激酶被活化,结果却发现细胞中有一个蛋白质 的磷酸化水平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请问这个结果可不可信?如何解释?
7、有一个抑制剂抑制完整线粒体β-羟基丁酸或琥珀酸的氧化,但不抑制(维生素C + 四甲基对苯二胺)的氧化,这个抑制剂的抑制部位应该在电子传递链的什么部位?为什么?
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22、23、25、26、27)
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 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 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
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 磷酸戊糖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4
光合作用的概况 光呼吸和C4途径 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 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概念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细胞能荷、光呼吸、光合作用(生氧、不生氧)、巴斯德效应、糖异生、酵解、发酵、回补反应、戊糖磷酸途径 知识要点
1.糖代谢紊乱--糖尿病; 2.激素的糖代谢调节; 3.糖代谢的无效循环; 4.糖酵解调控、TCA调控;
5.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的共价调节; 6.糖原异生途径,6个特性酶; 7.糖醛酸途径的生理意义;
8.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关键的调控反应; 9.三羧酸循环的回补反应及意义; 10.三羧酸循环的关键反应(脱氢、产能); 11.丙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助因子;
12.糖酵解途径及关键反应(调控、产能、脱氢)。 13. C4 循环的途径及意 …… 此处隐藏:15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等教育]公司协助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
- [高等教育]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 [高等教育]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 [高等教育]仪器分析课程学习心得
- [高等教育]2017年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333
- [高等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 [高等教育]2018年秋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7Howmuchar
- [高等教育]2017年八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小结
- [高等教育]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试(
- [高等教育]四年级下册科学_基础训练及答案教材
- [高等教育]城郊煤矿西风井管路伸缩器更换施工安全
- [高等教育]昆八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 [高等教育]项目部各类人员任命书
- [高等教育]上市公司经营水务产业的模式
- [高等教育]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三章水溶液中
- [高等教育]【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四.压强与
- [高等教育]金坑水电站报废改建工程机电设备更新改
- [高等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简易版
- [高等教育]2017年西华大学攀枝花学院(联合办学)44
- [高等教育]最新整理超短爆笑英文小笑话大全
- 优秀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阳历到阴历的转换
-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 华师17春秋学期《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布置
- 测速传感器新型安装装置的现场应用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创业个人意向书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三)
- [恒心][好卷速递]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 多少人错把好转反应当成了病情加重处理
-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资料整理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2014-201
-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 广西师范学院心理与教育统计
- aympkrq基于 - asp的博客网站设计与开
- 建筑业外出经营相关流程操作(营改增后
- 人治 德治 法治
- [精华篇]常识判断专项训练题库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
-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试卷(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