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3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案(9)(2)
题 ⑵通过论战:论战双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最主要途径) ①目的:为了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界线, ②焦点:革命道路和方法 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否认中国有工人阶级,反对成立无产阶级政党。马 克 思 主 义者:资本主义道路行不可行,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才行得通。 ③意义:通过论战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学习思考:无政府主义为什么会在五四时期流行? 答: (1)中国本来就是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有传播无政府主义的土壤; (2)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小生产者日益陷于破产,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使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感到绝望,他们反对专制,而无政府主义所主张的恐怖、暗杀等就成为他们选择的手段; (3)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尚未得到广泛传播,人们将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相混淆,无政府主义就大行其道了。 1. (2012年福州模拟)以下是1917年至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正确结论是(A) 介绍马列主义 西方习俗礼仪 国事 要闻 30篇 32篇 5篇 5篇 《新青年》 35篇 《每周评论》 38篇 达 标 检 测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和《新青年》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B项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除了报刊,还有发表文章、创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等;C、D两项表述也是错误的,《新青年》一开始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 2.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伴随着中国形势的发展,新文化运动阵营最终分裂。其开始分裂的标志是(C)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问题与主义之争 D.工读互助团实践失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主张资产阶级改良思潮,而李大钊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预示着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 反 思 归 纳 作业布置
同步测试 引导学生归纳为什么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相关推荐:
- [学前教育]MC9S12XS256RMV1 xs128芯片手册4
- [学前教育]安东尼语录经典语录
- [学前教育]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 [学前教育]苏教版2022-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 [学前教育]装修公司推广 营销
- [学前教育]家政服务合同(完整版)
- [学前教育]湖北省2016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 [学前教育]爱立信无涯学习系统LTE题库1-LTE基础知
- [学前教育]揭秘大众柴油车作弊软件原理
- [学前教育]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 [学前教育]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学前教育]国际贸易实务试卷A卷09.6
- [学前教育]校园废品回收活动计划方案书范文格
- [学前教育]电大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 [学前教育]大学物理实验 华南理工出版社 绪论答案
- [学前教育]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 [学前教育]液压冲击的危害、产生原因与防止方法(
- [学前教育]学生工作总结高一学生期中考试总结_020
- [学前教育]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大全
- [学前教育]阳光维生素的巨大抗癌潜能阅读题答案.d
- 马云在云锋基金江苏论坛闭幕式的发言
- 试论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
- 语文A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乐园一》教学
- 2021四川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
- [人教A版]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
- 终端网点销售返利协议书
- 江苏省2015年眼科学主治医师青光眼考试
-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十一中学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7Howmuchar
- 以赛促教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机制建设实践
- 平凉市崆峒区2015七年级下生物期末试题
- 琶洲(地块五)A、B塔楼1、2#塔吊基础
- 一级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 2018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理科数学试题及
- 炒股密码线技术 - 图文
- 职高学生生涯发展辅导教案
-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世界地图引出的
- 最新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 2017高考英语全国2卷精彩试题(有问题
- 普通心理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