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的复习提纲初一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23
导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复习提纲初一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 一、世界陆地地形类型: 类型 主要特征 典型地区 山地 起伏大,坡度陡峻,山高谷深;海拔高,一般超过500米。 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 最高峰-珠穆郎玛峰 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高长山系-科迪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复习提纲初一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

一、世界陆地地形类型:

类型 主要特征 典型地区

山地 起伏大,坡度陡峻,山高谷深;海拔高,一般超过500米。 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

最高峰-珠穆郎玛峰

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高长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 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200米。

高原 中间海拔高,起伏小,边缘陡峭。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平原 地势低平,海拔小于200米。 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盆地 四周高山高原环绕,中间低平。 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二、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部位 特征 图示

坡度陡缓 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等高线稀疏

山顶 中间高,四周低

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位

陡崖 几条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复习提纲初一

山谷 等高线由地势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弯曲

山脊 等高线由地势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弯曲

三、海底地形

四、板块构造

1. 六大板块名称、分布:

2. 活动规律: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3. 主要地理现象及原因:

主要地理现象 形成原因

红海面积扩大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

地中海面积缩小 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

台湾和日本多地震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地壳活动

喜马拉雅山脉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

安第斯山脉 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

五、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

1.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复习提纲初一

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中低纬度,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临海地带,人口特别密集。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3.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会对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带来影响。所以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六、世界的人种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的。

三大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七、世界的语言

六大语言 使用范围

汉语 使用人数最多,超过12亿,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及华人华侨。

英语 流传最广的语言,母语国家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官方语言有:印度、菲律宾等。 法语 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俄语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

八、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 教徒 时间 诞生地 活动场所 主要分布地区 经典

基督教 10亿 公元1世纪 巴勒

斯坦 教堂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圣经

伊斯兰教 7亿 公元7世纪 沙特 清真寺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中国西北部 古兰经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复习提纲初一

佛教 2亿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庙宇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金刚经

九、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 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北半球向北降低.南半球向南降低)。

2. 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七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3. 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4.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

世界炎热中心在撒哈拉沙漠,世界寒冷中心在南极洲;我国夏季寒冷中心在青藏高原。

十、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 降水的形成条件:(1)足够的水汽量;(2)气温下降和凝结核.

2. 降水的主要类型:

类型 成因 特点 典型例子 图示

对流雨 地面

受热 暴雨雷电交加,多出现在午后2-4时.(俗称雷阵雨) 赤道地区

我国的夏季

锋面雨 冷暖空

气相遇 降水历时长,范围广,过境时,天气状况变化大.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

地形雨 地形

阻挡 迎风坡多雨 印度乞拉朋齐

我国台湾火烧寮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复习提纲初一

3. 降水分布规律

(1) 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

(2)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 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 山地降水多,平原降水少.

十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气候影响的主要表现 典型例子

地球形状 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

地球运动 自转 昼夜更替和气温的日变化 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

公转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温带地区四季分明

海陆分布 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

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比陆地迟一个月。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少

地形地势 阳坡气温高于阴坡;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人类活动 改变地面状况或大气污染,都会影响局部或全球气候。 森林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全球气温升高;

氯氟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复习提纲初一

十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名称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特征

热带雨林

气候 赤道附近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

气候 南北纬10-20

度大陆中西部 分布在雨林两侧,非洲分布最广。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

气候 南北纬20-30

度大陆中西部 非洲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广。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

气候 北纬10-30度

大陆东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

季风气候 南北纬30-40

度大陆东岸 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

气候 南北纬30-40

度大陆西岸 地中海地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40-60

度大陆东岸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复习提纲初一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南北纬40-60

度大陆内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 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少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南北纬40-60

度大陆西岸 欧洲 …… 此处隐藏:234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的复习提纲初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976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