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东大[土木学院]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1
导读: 参与编写专著2本、全国性技术规程1本,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主要研究方向:钢结构设计理论及应用 电话:025-83792152 手机:13951847478 E-Mail:Whenghua@ 范圣刚:副教授,研究钢结构,博士师从舒

参与编写专著2本、全国性技术规程1本,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主要研究方向:钢结构设计理论及应用

电话:025-83792152

手机:13951847478

E-Mail:Whenghua@

范圣刚:副教授,研究钢结构,博士师从舒贑平

手机:13851620034

马军

马 军. 男. 1961年4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3年-1986年在原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86年起在东南大学土木学院任教,1999年10月在该校获结构工程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建筑系博士后。

[土木学院]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

1983年起至今,一直从事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和应用推广。从1993年起从事大跨度空间组合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针对缺陷因素对结构稳定性以及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作为主要参与人,先后参与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稳定性的动力性能的研究》通过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教委的联合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分别于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授予的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6年获得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国家创造发明专利2项。板架跨线桥结构体系(专利号:ZL94111251.9),增强复合薄板(ZL98227983.3)。先后参与了南通体育会展中心、泉州郑成功塑像、联通石家庄通信枢纽工程、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馆、苏州职业大学体育馆等十多项工程的试验研究及分析设计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余篇。 电话:025-83792715

手机:13951668023

朱筱俊

朱筱俊,男,江苏宜兴人,1972年10月生,高级工程师。1994年东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现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综合一所副所长,东南大学钢结构和新型结构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等,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设计了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深圳龙岗文化体育中心、东莞市人民大会堂等大型项目。

手机:13951789634

孙逊

男,1971年5月生,199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三年后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98年赴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2002年获得博士毕业,现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助理。 主要研究方向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钢框架结构二阶非线性分析、拉索空间结构的倒塌和可靠度分析等。目前承担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公开发表的论文十余篇。

电话:(86-25)83793173

传真:(86-25)83793176

电邮:sunxun@

尹凌峰

尹凌峰,男,1974年9月出生,江苏泰兴人,东南大学结构工程学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3年10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教学工作方面,目前主讲研究生“计算力学”课程,本科生的“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及有限元”课程,获得2005年度东南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007度东南大学教学成果

[土木学院]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

三等奖。作为主要指导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级结构竞赛,获得优秀成绩。2005年,指导两组学生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分获第一、第二名。 目前主要从事大跨空间结构力学性能及结构分析研究工作。曾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南通体育中心、泉州郑成功雕塑、中国药科大学新体育中心、南京建筑艺术馆、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管理局机关办公楼单索幕墙结构等多项重大工程的结构分析设计、试验研究工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现正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一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完成了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索引4篇。

电话:025-83792715

E-Mail:eing@

吴刚

现任土木学院副院长

电话:025-83600838

E-Mail:g.wu@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

李爱群

李爱群,1962年7月生,籍贯湖南耒阳,生于安徽合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控制及健康监测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Journal of Asian Building and Engineering”、“建筑结构学报”等8家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抗风与隔震减振、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和既有建筑功能提升改造等方向的研究。完成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已培养和正指导博士研究生30余人和硕士研究生40余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等科技奖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编著作5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电话:025-83793224

E-Mail:aiqunli@

梁书亭

梁书亭教授,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64年7月生。1991年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任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培养与学籍管理办公室主任,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发

[土木学院]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

展中心主任,工程结构体系与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合混合结构研究室主任。曾挂任贵州省安顺市建设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实职)。

梁书亭教授主要从事混凝土、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体系及其减振抗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省部基金项目6项、横向课题1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南京市首届十大科技成果1项,市厅级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合作撰写学术著作、教材和手册6部。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专业课4门,指导硕士生20名、博士生6名,获东南大学教学奖2项。

梁书亭教授是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现被聘为中国土木学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结构研究理事、江苏省土建学会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南京市土建学会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等。

手机:13776410988

王修信

王修信,男,1960年5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 …… 此处隐藏:236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东大[土木学院]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972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