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人教版必修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4
导读: 高 考 考 点 考 查 重 点 一、命题内容 1.联系普遍性 、客观性和多样 性; 2.整体和部分 的关系及系统优 化法。 二、命题形式 客观题和主观题 均考查 命 题 焦 点 1.唯物辩证法:唯物 辩证法的总特征,唯 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 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 观:联

高 考 考 点

考 查 重 点 一、命题内容 1.联系普遍性 、客观性和多样 性; 2.整体和部分 的关系及系统优 化法。 二、命题形式 客观题和主观题 均考查

命 题 焦 点

1.唯物辩证法:唯物 辩证法的总特征,唯 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 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 观: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 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 题:整体和部分的关 系,系统优化方法。

1.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 2012年各国加强政策协调, 共同应对美欧主权债务危机 的必要性。 2.分析推进西部大开发与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进 行经济结构调整与实现“十 二五”规划的辩证法依据。 3.运用系统优化法,说明 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

(对应学生用书P181)一、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唯物辩证法既是①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②方法。 (2)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

发展的科学。③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3.⑤唯物辩证法和⑥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观点 唯物 辩证 法 主张用联系的 、发展的、全 面的观点看问 题 主张用孤立的 、静止的、片 面的观点看问 题 根本观点 分歧的三个方 面 根本分歧

形而 上学

①联系的观点 与孤立的观点 承认矛盾 的对立 ②发展的观点 与静止的观点 的对立 否认矛盾 ③全面的观点 与片面的观点 的对立

是否承认矛 盾,是否承 认⑦事物的 内部矛盾是 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问题探究1: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提示:(1)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只不过二者研 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 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2)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 论,它全面、联系、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 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

而不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它认为辩证法总的观点和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而不是在人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 (4)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原理

之中,离开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和离开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把二者有机地相结合。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①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 部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 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的②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 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形成

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 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第一,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③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就存在了,当然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尽管有“人化”的特点,但它是人类实 践的产物,只有通过⑤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而且形成后 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了,所以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就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⑥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⑦新的具体联系。

3.事物联系的⑧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 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⑨存在和发展的各种 条件。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 运用自身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 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⑩一 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问题探究2:为什么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提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 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 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 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①主导地位,②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 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③被支配的地位,从属 和服务于整体。

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

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 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

响到部分。

(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方法论 实现整体的⑤最优目标,从而达到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 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⑦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 的发展。 2.系统优化方法 (1)系统的含义及特征。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 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

我们应当树立④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取最佳方案,

向。(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⑧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 内部结构的⑨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⑩优化趋向。

(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 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问题探究3:思维方式在系统优化方法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分析与综合是人类思维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深入分析 的基础上对事物的部分、要素统筹考虑,才能完整准确地认识事物。

(对应学生用书P182) 要点一 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联系的含义,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 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根据联系的普遍性,我们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既要看到事物 内部的联系,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 横向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也要看到事物外部、

3.根据联系的客观性,我们既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不能把主观 联系强加给事物,又要看到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根据联系的条件性、多样性,我们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根据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我们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 事物的联系,既要看到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静态联系,也要看到

把握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之间的动态联系;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 …… 此处隐藏:27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人教版必修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894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