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桥式起重机检验规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9
导读: 桥式起重机检验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 年 月 前 1. 主题内容 言 为规范产品检验,确保制造质量,特编制此规程。 规定产品出产及制造过程中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2. 适应范围 适应于在一般环境中工作的双梁、单腹板梁及桁架等桥式

桥式起重机检验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

年 月

1. 主题内容

为规范产品检验,确保制造质量,特编制此规程。

规定产品出产及制造过程中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2. 适应范围

适应于在一般环境中工作的双梁、单腹板梁及桁架等桥式起重机一般项,包括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全部和专用桥式起重机的相同或类似部分(不同部分按技术要求和工艺文件另行检验),其取物装置为吊钩、抓斗、电磁吸盘或二用、三用。 3. 编制依据

检测项目和技术要求,A项是依照GB/T14405-2011(通用桥式起重机)和GB/14407-93(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司机室技术条件)而定。B项是根据本公司制造过程的需要而定。

检测方法是参照近年全国行业行检规程结合本公司的长期实践经验而定。 4. 项目代号

A项为出厂检验项,B项为过程检验项。 5. 机加工件属外购未列入此规程中。

6. 材料和配套件按《采购、外协件入库检验规程》进行检验。 7. 钢材表面除锈检验

主梁腹板、盖板和轨道等重要构件应进行预处理并在处理之后即行检验。 其他构件可采用预处理也可采用手工除锈在涂漆前进行检验。 8. 下料检验

主梁构件下料后应进行全部检验,并填写检验记录,其他构件可进行抽查,抽查数据登记在检验员工作日志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检 验 规 程 表序 代 号 号 检测项目 大车桥梁 技术要求 计量 单位 检验方法 1) 钢丝绳检测法 将桥架按检测条件摆好(见附录) ,在主梁上 翼缘板宽度中心拉一 φ 0.49mm~ φ 0.52mm 钢丝 (已铺好小车轨道是, 可偏离中心避开轨 道压板)挂 150N 重锤,两端梁中心处置放等 高梁棒, 并使其与端梁盖板垂直, 测量主梁中 点五块处筋板的上盖板与钢丝之间的距离, 计 算拱度拱度值 F=h-h1 Δ (h—等高棒高度, h1—上盖板与钢丝之间距离最大值 ,Δ —钢 丝自重修正值(见附表) 2) 水平仪检测法 将桥架按检测条件摆好, 用钢板尺和水平仪在 主梁上翼缘板上平面测量两端端梁中心及主 梁跨中三块筋板处的水平值,计算出拱度值, F=A1-(h1+h2)/2 (A1—中间三个点中的最大值, h1、h2—两端点的值)

1

A

主跨梁中 上跨度

( 0.9/1000~1. 4/1000 ) S 是 跨中 S/10 处 mm

主梁水平 2 A 方向的弯 曲

对称箱形 和半偏轨箱 行 梁 ≤ 1/2000S1 ( S1 为两端始于 第一块大筋 板的实测长 度) ,当 GB≤ 50t 时,只能 向走台侧凸 曲。全偏轨、 单腹半板及 桁架粱,当 S ≤19.5M 时, ≤ 5 、 S > 19.5M 时, ≤7 离上翼缘板 H/3 以上区域 ≤ 0.7 δ 其 余 区 域 ≤ 1.2 δ (δ 为腹板 厚度腹板厚 度:H 为腹板 高度

在主梁上侧(

与走台相对侧)拉一φ 0.49mm~φ 0.52mm 钢丝挂上 150N 重锤,调 整钢丝位置使其与上盖板内侧距离 100mm, mm 并以主梁两端第一块大筋板距上盖板内侧 100mm 处做基准点调好钢丝与腹板上盖板之 间的等距离 H1,然而测量筋板处的腹板与钢丝 之间的距离 h1,h1-H1 即为水平弯曲度

主梁腹板 3 A 的局部平 面度

用 1 米直尺分别在 H/3 以上区域和其他区 mm 域的不同位置和不同方向靠紧腹板板面, 用塞 尺测量直尺与板面之间的间隙, 最大值与最小 值之差即为局部平面度

2

错误!未指定书签。

检 验 规 程 表序 代 号 号 检测项目 主梁上翼 缘板的水 平偏斜(箱 形及单腹 板梁) 技术要求 计量 单位 检验方法 将水平尺分别放置于主梁两端第一块筋板和 跨度中部两块长筋板处用塞尺调整水平尺达 水平,塞尺厚度即为便斜值。 (如已安装轨道 则在上翼缘板两端各放一等高支架,水平尺 置放于支架上再用塞尺调水平尺至水平

4

A

≤ B/200(B—— 上翼缘板宽 度)

mm

5

A

主梁腹板 的垂偏斜

箱形梁≤ H/200 单腹板 及桁架梁≤ H/300(H—— 腹板高度)

mm

在主梁长筋板处吊垂线,用钢板分别测量距 上,下翼缘板 30mm~50mm 处腹板与垂线之 间的距离 a1、a2,|a1-a2|即为垂直偏斜

6

A

桁架梁杆 件的直线 度

≤0.0015a (a——杆件 长度)

mm

用钢卷尺和钢板尺(或钢丝和钢板尺)测量 (钢卷尺拉力值见附表二)

7

A

桥架对角 线差(主梁 与端梁为 焊接结构)

≤5

mm

以端梁上盖板中心线与弯板垂直面(如缓冲 器影响时同错开相等距离)的交点做基准点 (四个) ,用钢卷尺分别测量两对角线基准点 之间的距离 a1 和 a2(钢卷尺拉力为 100N)|a1 -a2|即为对角线差

8

A

小车轨道 接头处的 高低差

≤1

mm

将钢板尺一端 100mm 长度靠在轨道接头处较 高轨道的上平面,另一端悬于较低轨道上空, 用塞尺测量悬空距离,塞尺厚度即为高低差

9

A

小车轨道 接头处的 头部间隙 小车轨道 接头处的 侧向错位 轨道安装 接缝与筋 板错位

≤2

mm

用钢板尺靠在轨道接头处轨道踏面上直接测 量

10

A

≤1

mm

将钢板尺一端 100mm 长度靠在轨道接头凸出 的轨道侧面,另一端悬另一轨道的侧面,用 塞尺测量悬空距离即为侧向错位

11

A

≤6

mm

用钢板直接测量

3

错误!未指定书签。

检 验 规 程 表序 代 号 号 12 A 检测项目 小车轨道 两端钢轨 最短长度 小车轨道 中心线对 承轨梁腹 板中心线 的位置偏 移 技术要求 ≤1.5 计量 单位 米 检验方法 用钢卷尺直接测量

13

A

当δ <12mm 时,g≤6;δ ≥12 时,g≤ δ /2(δ —— 腹板厚度)

mm

用 150mm 专用钢尺测量,先在被测处上盖板 侧面上划出测试

基准线, 再用钢尺分别测出轨 道底部边缘至基准线尺寸 X 和腹板表面至基 准线尺寸 X1,则 g=| (a+X)-(δ 1+X1) | (a 为轨 道底部宽度之半,δ 1 为腹板厚度之半)

14

A

小车轨距 极限偏差

对称正轨箱 形及半箱形 梁在端处为 ±2 在跨中处 当 S≤19.5 米 时+5\+1,S> 19.5 米时为 +7\+1 其他梁 ≤±3

mm

用尺夹固定钢卷尺并将尺靠在一根轨道的外 侧, 在另一根轨道内侧靠一钢板尺, 测量尺夹 内侧至钢板尺外侧的距离尺寸, 如此分别在两 跨端和跨中测三处, 实测的三个数值与轨距公 称尺寸之差中最大值为极限偏差

15

A

小车轨道 之间的高 低差(在与 小车运行 方向相垂 直的同一 截面上)

K≤2 米时≤ 3;2 米<K≤ 6.6 米时≤ 0.0015K;K> 6.6 米时≤10

mm

将等高支架放在主梁两端第一块大筋板处小 车轨道上方,拉φ 0.49mm~φ 0.52mm 钢丝, 钢丝一端固定一端挂 15 公斤重锤,用钢板尺 测量两根主梁相对应的大筋板处的钢丝到轨 顶的距离, 测得两个尺寸之差即为同一截面的 高低差

16

A

两根小车 轨顶部形 成的局部 平面度公 差

≤0.001Wc 或 ≤0.001K, Wc 和 K 那个小 mm 用那个(Wc 为小车基间 距, K 为轨距)

把模拟小车放在小车轨道上, 在轨道全长移动 与任意位置停止, 如三个轮与轨道接触时, 用 塞尺测量悬轮踏面与轨道间隙, 即为平面度公 差。 (一处超差即为超差)

17

A

小车轨道 直线度

在轨道全长 范围内当 S≤ 10M 时≤6;S >10M 时≤

mm …… 此处隐藏:284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桥式起重机检验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8930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