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外语考试 >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0
导读: 文献综述,研究综述 140陕 西 农 业 科 学()20122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童雪敏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摘 要: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

文献综述,研究综述

·140·陕 西 农 业 科 学()20122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童雪敏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摘 要: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形成了包括“同化”与“多元”这两大基本取向的社会融合理论。从2国内学者开论,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始借鉴国外的理论和视角,结合个案调查、访谈等方式来分析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的状况、适应的层次与路径等,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着包括研究视角单一、缺乏从流动人口自身因素进行探讨等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入;文献综述

中国有1.离土离乡”在大2亿农民工“  目前,

中城市就业和生活。与20世纪80年代第一波民工潮中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来回迁徙、怀有叶落归候鸟式”农民工相比,新时代的农民工根之情的“

更倾向于融入城市,他们希望成为真正的“城里而非被当作“打工者”看待,希望在城市拥有稳人”

定住所而不是居无定所,希望把打工地当作自己的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地方。他们的生活状中国农民态正逐步由城市流动向城市融入转变(。农民工合理、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有序地2006)融入城市,既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可促进城市化进程,对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旨在对国内外社会融合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国外对社会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的移民身上,虽然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存在差异,乡-城流动人口与国际移民自身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流入地的客观环境也不一样,但他们在流入地均属面临许多类似的问题,西方的理论对于弱势群体,

中国的情况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因此也面临社会融入问题。随之受到巨大冲击,

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形成了不同流派的社会融合理论。虽然众说纷纭,但大致可以同化”与“多元”这两大基本取向。分为“

融合论与熔炉论1.1 同化论、

同化论(或融合论(acculturation)assimila-)在字面意思有所差异(后者更强调族群之间tion

,的竞争、冲突、渗透与交融)但两者均强调外来移以及对原有的文化传统和民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社会习惯的抛弃。

同化论的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论述之中,并历经发展,到由G成为社会20世纪中叶,ordon等人发扬光大,

科学领域的一大理论范式。P社会科学百ark在《(中为“社会同化”下了定义,科全书》1930年版)“社会同化指的是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具有不同种族源流、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之间形成一这种文化的共性至少应当达种共同文化的过程,

”到足以使国家得以延续的程度。Gordon提出应从七个方面来测量族群的社会融合程度:文化接触、社会结构的相互深入、通婚、族群意识或身份认同、族群偏见消除、族群间教育或就业等领域无歧视和价值趋同。

同化论认为随着移民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延长,并经过语言的适应、经济的整合、文化的认同等一系列过程,移民终将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熔炉论”正是这一同化模式的形象表述。以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为实证基础,熔炉论认为,各外来民族应当、而且必然会在美国这个“上帝的伟大的熔

1 国外对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研究

在国外,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90年代就展开了对从欧洲来到美国的新移民的分析,研究其如何进入和适应新的城市环境。虽然不存在城市户籍和农村土地制度的阻碍和牵绊,他们仍然要面对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要经历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其原有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可能要

20111209 收稿日期:--

))。编号:和国家社科基金(编号:7107310210CGL04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

文献综述,研究综述

。然而这一炉”中熔化为具有同一性的“美国人”,观点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抨击(Alba&Nee2003; 

,)。抨击学者们认为,一方面熔炉Rumbaut1997论不分种族差异和移民个体的社会经济背景,一概假定其终将融入美国社会的说法与现实情况并另一方面,融合并非少数民族从进入流入不相符;

地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向流入地中产阶级看齐的一个线性轨迹,而是自己的传统逐渐弱化的过程,此累积的、世代的,既包括个体自觉过程是长期的、

的行为,也包括自发的日常生活的决定,融合过程是不同层面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Alba& ,)。Nee2003另外,不可否认,传统的融合理论对融合的途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构建了关于移民在流入地适应过程的理论框架,对此后的理论杨菊华,发展和实证研究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然而,该理论却在以白人为中心的西方社2009

会中遭到了曲解,成为在种族优越论调下对少数进行种族歧视的工具,这不能民族进行同化政策、

不说是该理论甚至是社会学领域的一大遗憾。1.2 多元文化论

针对美国作为文化大熔炉的观念,犹太裔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从1HoraceKallen915年 开始发表系列文章陈述其对应的观点。他认为,个人与族群的关系取决于祖先、血缘和家族关系,这是不可分割且不可改变的。美国不仅在地理和行政上是一个联邦,而且也应该是各民族文化的美国的个人民主也应该意味着各族群的民联邦,

,主。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多元论”即在民主社会的框架内保持各族群的文化,这将使得美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卡伦的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多元文化论”在二战后才真正走出书斋。出于国际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美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等长期以英语移民及其后裔构成其主体民族的国家开始接纳大量其他族裔人口,使其人口的民族与文化结构日趋多样化。20世纪60年代欧美民“权运动兴起,多元文化论”作为一种政治主张,因其对长期以来以欧裔白人为中心的占据统治地位的“同化论”的反叛而一时风靡,得到广泛的宣传。“多元文化”作为解决国内种族矛盾的理1971年,论基础,率先在加拿大被纳入国策。随后又相继被瑞、澳、英、法、荷、比、丹等多个西方国家采纳,在不同程度上实施允许外来移民保持其文化的“。多元文化政策”

“综上所述,同化”与“多元”是以上两类思想

的核心。但在笔者看来,这两类思想似乎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融入主流社会,要么保持文化自值得争议和深思的是,跨境移民移居异决。然而,

文化社会后是否有且仅有这两类生存状态,这两传统融合理论中关种状态能否共存。另一方面,

于定居-适应-融合三个阶段似乎太过理想,缺少对移民的人文资本(比如教育、技能、文化)和社会网络与融合模式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与互动的关注。

2 国内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

2.1 理论研究方面

针对农民工目前的境况,学界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城市融入的层次和内涵。普遍认同的是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①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②该职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搭建的与当地人沟通的桥梁;与当③ …… 此处隐藏:413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6940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