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行政 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的活动。
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是执行与管理的活动。二. 行政与行政国 行政权的扩大和职能的增加。 行政法是伴随着行政国的产生而产生的。
三. 行政与法治国第二节 行政法
一. 行政法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行政关系包括: 行政管理关系(最基本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行政救济关系 内部行政关系.
(一) 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各种关系.
在此关系中行政主体特征:一能依法行使职权. 二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能.三能承担法律责任.
在此关系中行政相对人特征: 一是行政管理对象. 二是其权利义务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影响. 三作为相对一方,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
行政管理关系与其他行政关系比较,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关系的双方只能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二是行政主体在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二) 是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 监督对象(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其他行政执法组织或人员)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与其他行政关系比较,有三个特点: 一是双方均有多个主体. 二是关系内容因具体参与主体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别.三是监督主体占主导地位.
(三) 包括受理申诉,控告,检举的信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及受理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
行政复议机关设在机关内部,包括所属的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诉讼机关在外部,是人民法院.
行政救济关系的特点: 一存在三方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行政救济机关) 二行政救济主体在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三行政救济与监督关系重合.
(四) 内部关系中: 上下级行政关系及行政机关与公务员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
包括: 1.领导与监督关系 . 2. 直属关系. 3.垂直领导关系. 4.双重领导关系. 5.指导关系. 公务员与机关关系:特殊劳动关系 职务关系 工作关系.
内部行政关系的特点: 一关系的主体是多元的类别是多样的; 二内部关系处于平等地位; 三关系受法律调整的范围和程度小于外部行政关系.
二. 行政法与行政权. 行政权指: 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权力 .
三. 行政法的形式.
第三节 行政法学
一. 行政法学的涵义. 法理学,法史学是行政法学的基础课程. 行政法学与宪法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行政法学与行政学的关系最为邻近.
第一节 国外行政法的一般法源 大陆法系国家的法源主要是成文法; 英美法系国家的不成文法; 行政法的法源有以下五种:
一. 制定法. 法律是行政法的最重要渊源.二. 判例法. 三. 习惯和惯例 四. 行政法理 五.条约和协定
第二节 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一. 宪法. 二.法律 三. 行政法规. 四. 地方性法规. 五.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六.部门规章. 七.地方政府规章. 八.法律解释 九.条约与协定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涵义. 法的规范依其对社会关系调整的确定性和细密度,可分为规则,原则,基本原则.
规则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最为具体,操作性最强; 原则对社会关系调整弹性相对较大,规范较抽象,操作性较弱; 基本原则弹性更大,范围最广.法的基本原则是法的灵魂
二.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性质和功能.
1.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一种基础性规范,是产生其他具体规则和原则的规范。 2.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体现行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的规范。
3.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一种普遍性规范,它对行政关系进行整体的宏观调整. 4.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指导调整整个行政执法行为,而且指导整个立法行为.
5.行政法基本原则不仅对行政法的立法执法起宏观指导作用,而且在一定的场合也直接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
三.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形成和确定.
第二节 行政法治原则. 法治的基本意思是依法办事,依法治国,依法管理. 行政法治原则的主要要求包括下述项:
一. 依法行政(三项具体要求:一是法律创制;二是法律优越;三是法律保留)
二. 控制滥用自由裁量权. 控制包括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
三. 政府对违法、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行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是区别法治政府和专制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 保护人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人权保障包括: 一是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 二是保障公民的基本自由. 三是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第三节 行政合理原则. 行政合理原则构成: 比例原则 信赖原则.
一. 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包括三个子原则: 一是妥当性原则. 二是必要性原则. 三是比例性原则.
二. 信赖保护原则. 不准翻供
第四节 行政公正原则. 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一. 依法办事不偏私. 二.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 三.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 四.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 五.不单方接触. 六.不在事先未通知和听取相对人申
辩意见的情况下做出对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
第五节 行政公开原则.
1. 行政立法和行政政策公开. 2. 行政执法行为公开. 3.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行为公开. 4.行政信息情报公开.
第六节 行政效率原则. 行政效率原则主要有下述三项要求:
1. 严格遵守行政程序和时限. 2.行政机构组织精干. 3. 加强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行政机关概述
一. 行政机关的涵义. 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1. 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 2. 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3.是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二. 行政机关与行政法主体、行政主体的关系. 指: 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 组织和个人.
三. 行政机关的性质和特征. 具有双重性质: 相对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是执行机关; 相对于行政相对人,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 角色是:执行机关和行政主体 特征: 1.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2.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 3. 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一般实行首长负责制.
4.行政机关行使职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 5.行政机关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的与个人组织打交道.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分类
一. 一般行政机关与部门行政机关. 按行政机关权限的范围,分为一般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 部门行政机关(国务院各部委,直属部门及政府工作部门)
二. 职能性行政与专业性行政机关. 按管理的客体和内容. 职能性行政机关是综合性,跨部门,如工商,税务; 专业性行政机关是专门性的,如煤碳,电子,机械等.
三. 常设性行政机关与非常设性行政机关. 按存在时间的长短.
四. 专门执法机关与普通管理机关.
五. 首长制行政委员制行政机关. 按次发生和负责体制.
六. 派出行政被派出行政机关。
第三节 行政机关的职责、职权与管理手段.
二. 行政机关的一般职责. 1.保障国家安全(传统职责). 2.维护社会秩序. 3.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 4.保障和促进文化进步. 5.健全和发展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6.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 …… 此处隐藏:1831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外语考试]管理学 第13章 沟通
- [外语考试]07、中高端客户销售流程--分类、筛选讲
- [外语考试]2015-2020年中国高筋饺子粉市场发展现
- [外语考试]“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燃油表生产建
- [外语考试]雅培奶粉培乐系列适用年龄及特点
- [外语考试]九三学社入社申请人调查问卷
- [外语考试]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 [外语考试]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一)
- [外语考试]青海省实施消防法办法
- [外语考试]公交车语音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第3稿11
- [外语考试]logistic回归模型在ROC分析中的应用
- [外语考试]2017-2021年中国隔膜泵行业发展研究与
- [外语考试]神经内科下半年专科考试及答案
- [外语考试]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 [外语考试]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习
- [外语考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技术应用
- [外语考试]三人行历史学笔记: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 [外语考试]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
- [外语考试]挖掘机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外语考试]某211高校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
- 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大中型企业VLAN方案
- 斯格配套系种猪饲养管理
- 涂层测厚仪厂家直销
- 研究生学校排行榜
-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 2010山西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考试技
- 脉冲宽度法测量电容
- 谈高职院校ESP教师的角色调整问题
-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相关技术研究
- 余额宝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 财经大学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 高大支模架培训演示
- 一种改进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2-3-鼎视通核心人员薪酬股权激励管理手
- 我国电阻焊设备和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MTK手机基本功能覆盖测试案例
- 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上册第四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