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I指标在期货中的应用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相对强弱指标: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 )最早被应用于期 货买卖,后来人们发现在众多的图表技术分析中,强弱指标的理论和实 践极其适合于股票市场的短线投资,于是又被用于股票升跌的测量和分 析中。 期货价格的涨跌最终还是取决于供求关系。RSI的原理简单来说是 以数字计算的方法求出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如果面对一件商品,大多 数人要买入,竞相抬价,商品价格必涨;相反,如果大多数人争着卖出, 价格自然下跌。 而当价格经历大涨或大跌,便可能进入超买状态(overbought) 或超卖状态(oversold),至此市场价格会出现反转,自动调整至正常状 态。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RSI=100*A/(A+B)A=N天中的涨价平均幅度 (把前N个交易日中所有上涨日的涨幅相加,再除以N) B=N天中的跌价平均幅度 (把前N个交易日中所有下跌日的跌幅相加,再除以N) 注:从公式可知,分子分母同乘以N不影响结果,因此 我们可直接将涨价总幅度作为A,跌价总幅度作为B。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举例说明,如果最近14天的涨跌情形如下表所示:时间 涨跌(元) 时间 涨跌(元) 第1天 +3 第8天 +2 第2天 +1 第9天 +5 第3天 -2 第10天 +2 第4天 -2 第11天 -3 第5天 -4 第12天 +1 第6天 +3 第13天 -1 第7天 -1 第14天 -2
14天中的涨价总幅度为:+3+1+3+2+5+2+1=17 14天中得跌价总幅度为:-2-2-4-1-3-1-2=-15RSI14=100*17/(17+15)=53.125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RSI指标在0-100之间变动,根据常态分配,认为RSI值多在30-70 之间变动。在70以上时,开始产生高价警戒感,行情处于高价圈内; 相反,在30以下时,开始产生冲出警戒感,行情进入低价圈内。通常 在超过80甚至90时被认为买进过剩,市场已到达超买状态,行情反弹 的概率大;当价格低跌至30以下即被认为是超卖状态,市价将出现反 弹回升的概率大。0 20 30 50 70 80 100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沪铝2011年12月合同
RSI指数
从图中可以清楚得看到,RSI的理想变动范围是20%~80%。并且,不 同时间跨度的RSI曲线的走势基本上是同步的。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超买区”和“超卖区”从上图中我们还可以发现:N越小,RSI曲线的波动 幅度越大;N越大,曲线越平缓,波动幅度越小。 正因为如此,“超买区”与“超卖区”的范围并不 是有固定标准的。N越小,指标波动的浮动越大,“正 常水平区域”的范围就越大,这就意味着,“超买区” 和“超卖区”的边界越远离;相反的,N越大,指标浮 动越小,“正常水平区域”的范围就越小,“超买区” 和“超卖区”的边界就越接近。 例如,若以9天计算RSI,则80以上为超买区,20一 下为超卖区;若以14天计算,则70和30可作为超买和超 卖的界限。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逆行现象(背离)RSI指标的背离分为顶背离和底背离两种。 (1)顶背离 在
实际走势中,RSI指标出现顶背离是指价格在进入拉升过程中, 先创出一个高点,RSI指标也相应在80以上创出新的高点,之后,价格 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调整,RSI也随着价格回落走势出现调整。但是, 如果价格再度向上并超越前期高点创出新的高点时,而RSI随着价格上 扬也反身向上但没有冲过前期高点就开始回落,这就形成RSI指标的顶 背离。RSI出现顶背离后,价格见顶回落的可能性较大,是比较强烈的 卖出信号。 (2)底背离 RSI的底背离一般是出现在20以下的低位区。当K线图上的价格下跌 形成一波比一波低的走势,而RSI线在低位却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走势, 这就是底背离。底背离现象一般预示着价格短期内可能将反弹,是短期 买入的信号。 RSI的背离中,顶背离的研判准确性要高于底背离。当价格在高位, RSI在80以上出现顶背离时,可以认为价格即将反转向下,投资者可以 及时卖出股票;而价格在低位,RSI也在低位出现底背离时,一般要反 复出现几次底背离才能确认,并且投资者只能做战略建仓或做短期投资。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顶背离实例左图是白糖2011年11月期合同 的日线。 白糖在7月27日的收盘价是7673 元,8月12日是7761元。而 RSI12在7月27日为82,8月12日 为72。这种现象叫做高价圈内 的“逆行现象”。在8月12日, 这是一个重要的抛售信号。 同样,在低价圈内出现“逆行现 象”,则为一个重要的买入信号。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沪铝2011年12月合同
RSI12
平稳圈的操作当行情形成平稳圈时, RSI也会失去方向,在 40~60%的狭小范围 内波动,这在期货行 情中是非常多见的。 而在这时的买卖时机 是:在40%附近买进, 在60%附近抛售。这 一手法不以获取大利 为目标,而是行情平 稳时的特有的买卖手 法。
注意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平稳圈的结束在平稳圈内,我们采用上述操 作手法。但是行情一旦出现变 化,发生较大的上升或下降, RSI也将朝着与行情相同的大方 向变化。此时就要立即结束这 一手法。这点要特别注意。 在7月19日,K线的平稳圈下限 大幅度地下降了,同时,RSI也 向下突破了40%。此时,平稳 圈的买卖手法就已经不适用了。 我们从后市也可以看到,行情 出现了较大的下跌。
7月19日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长短期RSI线的交叉情况短期RSI是指参数相对小的RSI,长期RSI是指参数相对较长的 RSI。比如,6日RSI和12日RSI中 ,6日RSI即为短期RSI,12日RSI即 为长期RSI。长短期RSI线的交叉情况可以作为我们研判行情的方法。 1、当短期RSI>长期RSI时,市场则属于多头市场; 2、当短期RSI<长期RSI时,市场则属于空头市场; 3、当短期RSI线在低位向上突破长期RSI线时,一般为RSI指标 的“黄金交叉”,为买入信号; 4、当短
期RSI线在高位向下突破长期RSI线时,一般为RSI指标 的“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这种方法在RSI中运用是也有缺陷。由于RSI指标 波动频繁,而且其预示的趋势性不是很明显, 在实际研判汇市行情中,往往会给投资者以错 乱无序的感觉。 比如在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RSI6、RSI12、 RSI24出现了很多相互交叉的情况。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短期RSI和长期RSI相结合的买卖功能为此,我们可以使用距离较远的短期和长期结合的 方法。较理想的方法,可将两个参数之间的距离稍 稍拉长。比如有如下的一些参数组合可供参考: (3,12)(3,24)(6,36)(6,48)(12,72)
上海财经大学 周寒彬
1、当短期RSI曲线在50数值附近向上突破长期RSI曲线形成 “金叉”时,表明市场多头力量开始强于空头力量,股价将 大幅扬升,这是RSI指标所指示的中线买入信号。特别是当股 价也同时带量向上突破中长期均线时,这种买入信号比较准 确。此时,投资者应及时逢低买入市场。 2、当短期RSI曲线和长期RSI曲线在60数值上方运行了比 较长的时间时,一旦短期RSI曲线向下突破长期曲线形成“死 叉”时,表明多头力量已经衰弱,股价将开始大幅下跌,这 是RSI指标指示的短线卖出信号。特别是对于那些前期涨幅过 大的市场,这种卖出信号更加准确。此时,投资者应及时清 仓离场。 3、当短期RSI曲线和长期RSI曲线从高位回落到50附近时, 一旦短期RSI曲线向下突破长期RSI曲线时,就意味多头力量 已经衰弱,空头力量开始强大,股价将面临大幅下跌的可能, …… 此处隐藏:17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外语考试]管理学 第13章 沟通
- [外语考试]07、中高端客户销售流程--分类、筛选讲
- [外语考试]2015-2020年中国高筋饺子粉市场发展现
- [外语考试]“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燃油表生产建
- [外语考试]雅培奶粉培乐系列适用年龄及特点
- [外语考试]九三学社入社申请人调查问卷
- [外语考试]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 [外语考试]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一)
- [外语考试]青海省实施消防法办法
- [外语考试]公交车语音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第3稿11
- [外语考试]logistic回归模型在ROC分析中的应用
- [外语考试]2017-2021年中国隔膜泵行业发展研究与
- [外语考试]神经内科下半年专科考试及答案
- [外语考试]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 [外语考试]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习
- [外语考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技术应用
- [外语考试]三人行历史学笔记: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 [外语考试]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
- [外语考试]挖掘机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外语考试]某211高校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
- 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大中型企业VLAN方案
- 斯格配套系种猪饲养管理
- 涂层测厚仪厂家直销
- 研究生学校排行榜
-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 2010山西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考试技
- 脉冲宽度法测量电容
- 谈高职院校ESP教师的角色调整问题
-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相关技术研究
- 余额宝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 财经大学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 高大支模架培训演示
- 一种改进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2-3-鼎视通核心人员薪酬股权激励管理手
- 我国电阻焊设备和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MTK手机基本功能覆盖测试案例
- 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上册第四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