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物理贵州高考汇编试卷[6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物理贵州高考汇编试卷【64】含答案考点
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五 六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1.如图球静置于水平地面OA并紧靠斜面OB,一切摩擦不计,则
A.小球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 B.小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
C.小球受重力、地面支持力和斜面弹力
D.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斜面对球无弹力作用,选项A正确;BC错误;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D错误;故选A. 考点:受力分析
2.图甲为一台小型发电机示意图,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的匝数为100匝,电阻r=2Ω,外电路的小灯泡电阻恒为R=6Ω,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
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读数为4V B.电流表读数0.5A
C.1秒内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改变25次 D.线圈在转动过程中,磁通量最大为【答案】B
【解析】A、由乙图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B、电流表的示数为:C、由乙图可知,
,
V,有效值为:,A错误;
,根据闭
,B正确;
,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所以,1秒内流
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改变50次,C错误; D、根据故选B。
3.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手托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一定先做加速运动,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而后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减速上升,故A、B错误;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二者分离,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重力加速度;要使手和物体分离,手向下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物体向下的加速度,即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选项C错误,D正确。 考点:超重;失重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超重、失重的理解。属于容易题。物体处于超重时其竖直方向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处于失重时其竖直方向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超重和失重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4.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心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从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到水平(转过了90°角)。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可知
,D错误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答案】BC
B.重物M做变速直线运动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质点C实际发生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产生了两个运动效果,其一绳子长度变长,即沿绳子方向的分运动,忽略沿绳子方向的分运动,则有绳子垂直绳子方向左右的运动即分运动,设和绳子速度的夹角为。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垂直绳子方向的分运动如下图所示向左,逐渐减小到0,第二阶段,垂直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向右,逐渐增大。此过程,重物M的速度即绳子分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
错。对于重物M的运动只能是竖直方向,所以为变速直线运动选项B对。当逐渐减小到0,重物M的速度即绳子分速度达到最大,选项C对。整个过程重物M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错。
考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名师点睛】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结合实际运动效果。实际发生的运动即合运动,而根据运动效果把运动合理分解是此类问题解题的关键。一般要看绳子长度的变化,另外一个分运动往往和绳子垂直。本题的难点在于绳子和合运动的夹角变化时先变小后变大,容易忽视。 5.2016年共享单车忽如一夜春风出现在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方便了百姓的环保出行。雨天遇到泥泞之路时,在自行车的后轮轮胎上常会粘附一些泥巴,行驶时感觉很“沉重”。如果将自行车后轮撑起,使后轮离开地面而悬空,然后用手匀速摇脚踏板,使后轮飞速转动,泥巴就被甩下来,如图所示,图中a、b为后轮轮胎边缘上的最高点与最低点,c、d为飞轮边缘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角速度大于d点的角速度 B.后轮边缘a、b两点线速度相同
C.泥巴在图中的b点比在a点更容易被甩下来 D.飞轮上c、d两点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答案】C
【解析】a、b、c、d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故A错误.a、b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半径也相等,但位置不同,所以线速度的方向不同.故B错误;泥块做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
2
心力,根据F=mωr知:泥块在车轮上每一个位置的向心力相等,当提供的合力小于向心力时做离心运动,所以能提供的合力越小越容易飞出去.最低点,重力向下,附着力向上,合力等于附着力减重力,最高点,重力向下,附着力向下,合力为重力加附着力,在线速度竖直向上或向下时,合力等于附着力,所以在最低点b合力最小,最容易飞出去.故C正确;
2
c、d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半径也相等,根据公式a=rω分析知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都相等,但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C.
点睛:该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关键是知道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同缘转动线速度相同;泥块被甩下来要做离心运动,当提供的合力小于向心力时做离心运动.
6.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B.亚里士多德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C.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D.笛卡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答案】A
【解析】伽利略“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故A正确.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故B错误.伽利略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
误.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符合事实.故D错误.故选A.
7.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体ABC的两个底角∠A=37°,∠B=53°,两个物块通过一绕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放于两斜面上,给m2一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结果m2刚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将m1、m2互换位置,并同时释放两物块,则m1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
A.大小为0.1g方向沿斜面向上 C. …… 此处隐藏:284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等教育]公司协助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
- [高等教育]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 [高等教育]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 [高等教育]仪器分析课程学习心得
- [高等教育]2017年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333
- [高等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 [高等教育]2018年秋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7Howmuchar
- [高等教育]2017年八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小结
- [高等教育]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试(
- [高等教育]四年级下册科学_基础训练及答案教材
- [高等教育]城郊煤矿西风井管路伸缩器更换施工安全
- [高等教育]昆八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 [高等教育]项目部各类人员任命书
- [高等教育]上市公司经营水务产业的模式
- [高等教育]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三章水溶液中
- [高等教育]【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四.压强与
- [高等教育]金坑水电站报废改建工程机电设备更新改
- [高等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简易版
- [高等教育]2017年西华大学攀枝花学院(联合办学)44
- [高等教育]最新整理超短爆笑英文小笑话大全
- 优秀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阳历到阴历的转换
-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 华师17春秋学期《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布置
- 测速传感器新型安装装置的现场应用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创业个人意向书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三)
- [恒心][好卷速递]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 多少人错把好转反应当成了病情加重处理
-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资料整理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2014-201
-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 广西师范学院心理与教育统计
- aympkrq基于 - asp的博客网站设计与开
- 建筑业外出经营相关流程操作(营改增后
- 人治 德治 法治
- [精华篇]常识判断专项训练题库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
-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试卷(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