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态变化专题复习及演练[1] - 图文(4)
(3)下图是实验过程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 85 ℃。如图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丙 图。
20.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人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你看到的现象是:试管A中 有大量的液态水出现 ,温度计示数 上升 (填变化情况),这个实验说明了 液化要放热 。
2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先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 ; ②B图中操作的错误是:读数时将温度计取了出来 ;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 30 ℃。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见图,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第一种可能原因:烧杯中水的质量过大,吸热时间长 ; 第二种可能原因:加盖后,杯内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
第三讲 物态变化(三)
【教学内容与目的】 内容:热现象 目的:
1.熔化和凝固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晶体、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不同点: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会查晶体的熔点表,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液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能用晶体熔化、凝固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2.升华和凝华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中吸热、凝华过程中放热。 【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
重点: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
1.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熔化和凝固是互为相反的物理过程。
(2)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凝固点和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晶体,熔点不同,同种晶体熔点相同,同种晶体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常见晶体:海波、明矾、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及水晶。 常见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蜡烛、沥青。 (3)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晶体熔化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两个条件须同时满足。
非晶体熔化条件:只要吸热。
晶体熔液凝固条件:①温度降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两个条件须同时满足。 非晶体熔液凝固条件:只要放热。 (4)熔化和凝固规律:
如图所示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图像中各段物质状态温度变化情况:
图甲中A、B,F、G点为固态,C、D、E点为液态。AB、FG段均为固态,CD、DE段均为液态,BC、EF段均为固液共存状态。T2一T1为熔化的加热时间,T4一T3为凝固的放热时间。 图甲表示晶体熔化、凝固的图像。AB段是固体吸热升温过程,BC段是固液共存的熔化过程,B点开始熔化,B点对应的温度t0为熔点,B—C过程中,吸热不升温,且固态减少,液态逐渐增多,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CD段是液体吸热升温过程,DE段是液体放热降温过程,EF段是固液共存的凝固过程,E点开始凝固,E点凝固温度同B点熔化温度相等,在E一F过程,放热而不降温,且液态逐渐减少,固态逐渐增多,到F点全部变成固态,FG段是固态放热降温过程。
图乙表示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AB段表示非晶体熔化过程,此过程非晶体不断吸热升温。B,C,段表示非晶体液体凝固成非晶体固态的过程,此过程非晶体液体不断放热降温。 晶体熔化特征:吸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晶体熔液凝固特征:放热,温度保持在凝固点不变,二者在图像中表现为有一段线段平行于时间轴。
非晶体熔化特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非晶体熔液凝固特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二者在图像中表现为没有与时间轴平行的一段线段。
(5)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能量转化。
如图,甲BC段,吸热不升温,说明分子热运动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物体内能增大。EF段,放热不降温,说明分子热运动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减小,物体内能减小。(补充知识)
(6)熔化和凝固的现象解释
要会用晶体熔化的特点去解释相关现象。例如夏天在太阳下放一盆冰水混合物,在熔化过程中,冰水的温度不变。这是因为冰水混合物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0℃不变。把0℃的冰放到0℃的水中,冰也不会熔化,这是因为冰吸热才能完成熔化过程。萘的熔点是80.5℃,但80.5℃的固体萘,如果没有吸热,它不能熔化,仍是固体,80.5℃的液态萘没有吸热,温度不会升高,所以80.5℃的萘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在熔点下物质状态的判断:三种情况——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或固液气共存状态。(补充:有温差才会有热传递) 例题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
,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2.夏天有一中暑病人,体温升高至40℃,现需要使其降温,其效果(A) A.用冷毛巾包着冰块较好 B.用冰水浸过的冷毛巾较好 C.直接用冰水较好 D.都一样
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0℃ 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冰层的下表面的温度是-10℃
4.对铁块和玻璃分别加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玻璃和铁块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熔化 B.玻璃在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C.铁块在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D.铁块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温度都保持不变
5.把一块冰投人到一杯水中,冰的质量逐渐增加,由此可以判断是(A) A.冰原来的温度低于0℃ B.冰原来的温度等于0℃ C.冰原来的温度高于0℃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6.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会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在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就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
用,这是因为(C)
A.特殊材料的熔化及汽化能降温 B.殊材料的熔化及汽化能放热 C.特殊材料的熔化及汽化能吸热 D.以上说法都有错误
7.根据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B)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钨 固态氢 熔点(℃) 一39 1064 1083 1515 3410 —259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 ℃时,氢是固态
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
8.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D) A.铁的密度比锡小 …… 此处隐藏:152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学前教育]MC9S12XS256RMV1 xs128芯片手册4
- [学前教育]安东尼语录经典语录
- [学前教育]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 [学前教育]苏教版2022-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 [学前教育]装修公司推广 营销
- [学前教育]家政服务合同(完整版)
- [学前教育]湖北省2016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 [学前教育]爱立信无涯学习系统LTE题库1-LTE基础知
- [学前教育]揭秘大众柴油车作弊软件原理
- [学前教育]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 [学前教育]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学前教育]国际贸易实务试卷A卷09.6
- [学前教育]校园废品回收活动计划方案书范文格
- [学前教育]电大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 [学前教育]大学物理实验 华南理工出版社 绪论答案
- [学前教育]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 [学前教育]液压冲击的危害、产生原因与防止方法(
- [学前教育]学生工作总结高一学生期中考试总结_020
- [学前教育]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大全
- [学前教育]阳光维生素的巨大抗癌潜能阅读题答案.d
- 马云在云锋基金江苏论坛闭幕式的发言
- 试论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
- 语文A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乐园一》教学
- 2021四川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
- [人教A版]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
- 终端网点销售返利协议书
- 江苏省2015年眼科学主治医师青光眼考试
-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十一中学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7Howmuchar
- 以赛促教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机制建设实践
- 平凉市崆峒区2015七年级下生物期末试题
- 琶洲(地块五)A、B塔楼1、2#塔吊基础
- 一级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 2018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理科数学试题及
- 炒股密码线技术 - 图文
- 职高学生生涯发展辅导教案
-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世界地图引出的
- 最新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 2017高考英语全国2卷精彩试题(有问题
- 普通心理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