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高一化学实验专题复习(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30
导读: 20.⑴ ③②①⑤④,f e d c a b j i h g ⑵ CO + CuO ═ Cu + CO2 ; H2 + CuO ═ Cu + H2O ⑶ ⑤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 5 篇三:2014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考点一 评价型实验题 评价型实验题包括

20.⑴ ③②①⑤④,f e d c a b j i h g

⑵ CO + CuO ═ Cu + CO2 ; H2 + CuO ═ Cu + H2O

⑶ ⑤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

5

篇三:2014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考点一 评价型实验题

评价型实验题包括的题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探究型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实验装置图的形式给出实验的流程,其实验流程与考查内容一般为

1

3

2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E中的试剂是________。反应开始前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组装仪器、________、加装药品、通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反应结束后的操作包括:①停止通N2 ②熄灭酒精灯 ③冷却至室温。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欲分离D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答案 干燥管 浓H2SO4 检查气密性 ②③① 分馏(或蒸馏) 题组二 物质性质探究型 2.(2013·重庆理综,9)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MgCO3的分解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上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

+++

答案 (1)MgO、CO2(2)除CO2 点燃 (3)①Fe ②Fe3O4+8H===2Fe3+Fe2+4H2O

+++--

③Fe2被氧化为Fe3,Fe3遇SCN显红色 假设SCN被Cl2氧化,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④在装置B、C之间添加装置E防倒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题组三 物质成分探究型 3.(2013·福建理综,25)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2、NO2、O2乙:MgO、NO2、O2 丙:Mg3N2、O2丁:MgO、NO2、N2 (1)实验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3

(2)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7 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 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褪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探究。 答案 (1)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或其他合理答案)

(2)①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避免对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或其他合理答案) 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 (3)①乙 ②2Na2SO3+O2===2Na2SO4 O2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考点二 定量测定型实验题

常见的定量测定型实验题包括混合物成分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以及化学式的确定等。该类试题常涉及物质的称量、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和滴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或问题解答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气体体积的测量 (1)量气装置的改进

(2)量气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量气时应保持装置处于室温状态。

②读数时要特别注意消除―压强差‖,保持液面相平还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如上图(Ⅰ)(Ⅳ)应使左侧和右侧的液面高度保持相平。

2.测定实验中要有消除干扰气体的意识

如用―惰性‖气体将干扰气体排出,或用溶液吸收干扰气体等。 3.测定实验中要有被测量气体全部被测量的意识

如可采取反应结束后继续向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以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吸收剂吸收的方法。 4.测定实验中要有―数据‖的采集处理意识

实验数据的采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一般来讲,固体试剂称质量,而液体试剂和气体试剂则测量体积。 (1)称量固体质量时,中学一般用托盘天平,可估读到0.1 g,精确度要求高的实验中可以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可精确到0.000 1 g。

(2)测量液体体积时,一般实验中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可估读到0.1 mL,准确度要求高的定量实验如中和滴定

4

中选用滴定管(酸式或碱式),可估读到0.01 mL。容量瓶作为精密的定容仪器,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般不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

(3)气体除了量取外,还可以称量。称气体的质量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称反应装置在放出气体前后的质量减小值;另一种方法是称吸收装置前后的质量增大值。

(4)用pH试纸(测得整数值)或pH计(精确到0.01)直接测出溶液的pH,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溶液中H+或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实验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离子完全沉淀、气体完全被吸收等,必要时可以进行平行实验,重复测定,然后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如中和滴定实验中测量酸或碱的体积要平行做2~3次滴定,取体积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浓度,但对于―离群‖数据(指与其他数据有很大差异的数据)要舍弃,因为数据―离群‖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中出现了较大的误差。 题组一 中和滴定、气体量取在定量测定实验中的应用 1.(2012·福建理综,25)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丁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 mL,用0.10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 mL,该次滴定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已知:Ksp(CaCO3)=2. …… 此处隐藏:266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一化学实验专题复习(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5828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