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学案
篇一:2014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第 周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题: 5.1.1 相交线 1
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2、了解对顶角、邻补
角的概念;3、知道“对顶角相等”并会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说理。
过程与方法:2、通过画图,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通过画图,讨论,知道“对顶角相等”并会运用它进行简单
的说理。
教学重点: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知道“对顶角相等”并会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说理。 教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法:1、类比的方法、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课前准备:预习课本第3至5页.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什麽是相交线、平行线?
A C
3 O
D
B
下图是一段铁路桥梁的侧面图,找出图中的相交线、平行线。
“米”字形中的线段都相交,“米”字形中间的线段都平行,等等。
相交线和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我们将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二、合作探究:
议一议:下面是一把剪刀,你能联想到什么几何图形?两条直线相交,如图。
上图中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六对角,即: ∠1和∠2、∠1和∠3、∠1和∠4、∠2和∠3、∠2和∠4、∠3和∠ 4。 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你能将上面的六对角分类吗?
可分为两类:∠1和∠2、∠1和∠4、∠2和∠3、∠3和∠4为一类,它们的和是1800;∠1和∠3、∠2和∠4为二类,它们相等。
第一类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一条边公共,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讨论:邻补角与补角有什么关系?
邻补角是补角的一种特殊情况,数量上互补,位置上有一条公共边,而互补的角与位置无关。
第二类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有公共的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对顶角。 例1、下列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赤矶课堂 备课组教案
- 1 -
第 周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ABC D
注意:对顶角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而邻补角不一定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每个角的对顶角只有一个,而每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 三、交流展示:
在用剪刀剪布片的过程中,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在这过程中,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有什么关系?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研究下面的问题。
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O,∠1和∠3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C
3 1
B
C
3
1
D
E
BB C
例1 、 例2 必做题第2题
解:∠1和∠3相等。
∵∠1+∠2=1800 ,∠2+∠3=1800 ∴∠1=∠3(同角的补角相等) 同理∠2和∠4相等。 这就是说:对顶角相等。
你能利用这个性质回答上面的问题吗? 因为剪刀的构造可以看成两条相交的直线,所以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互为对顶角,由于对顶角相等,因此,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始终相等。 例2、〕如图,直线a、b相交,∠1=400,求∠2、∠3、∠4的度数。
分析:∠1和∠2有什么关系?∠1和∠3有什么关系?∠2和∠4有什么关系? 解:∵∠1+∠2=1800,∴∠2=1800—∠1=1800—400=1400. ∠3=∠1=400,∠4=∠2=1400.
四、归纳小结
1、什么是邻补角?邻补角与补角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对顶角?对顶角有什么性质? 五、当堂训练: 一、必做题
1、一个角的对顶角有个,邻补角最多有 个,而补角则可以有 个。 2、下图中直线AB、CD相交于O,∠BOC的对顶角是,邻补角是二、选做题
3、课本5面练习。
4、如2题图,已知∠AOC=80°,∠1=30°,求∠2的度数
板书设计: 5.1.1 相交线
问题 议一议: 例1 例2 小结 教学反思:
课后复习:
课本8面1、2;9面7、8题。
- 2 -
第 周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题: 5.1.1 相交线(垂线 )知识与技能:1、了解垂线的概念
2、理解垂线的性质1;
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画图,了解垂线的概念;2、理解垂线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
知直线。正确理解垂线
教学重点:垂线的概念、垂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教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法:1、类比的方法、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课前准备:预习课本第3至5页
怎样过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两条相交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投影1〕如图,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 b所成的角?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与b是什么位置关系?
有,当?=900时;垂直。
a
两条相交直线有相交、垂直,今天我们学习垂线。
二、合作探究:
议一议:显然,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即两条直线相交成900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记作AB⊥CD,垂足为O。
CA
B
D
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是很常见的,如:〔投影2〕
赤矶课堂 备课组教案
- 3 -
第 周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你能再举一些其它的例子吗?
十字路口的两条道路 方格本的横线和竖线
铅
你能再举一些其它的例子吗?
思考:〔投影3〕下面所叙述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 ②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 ③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
①②③都是垂直的。
三、交流展示:
探究:
.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
(1)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的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3)经过直线l外的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由画图可知:(1)可以画无数条; (2)可以画一条; (3)可以画一条。
这就是说,经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一条垂线,即: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注意:①“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②“过一点”中的“点”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外。
四、归纳小结
1、垂线的概念,垂直的表示; 2、垂直的性质1; 3、垂线的画法。
五、当堂训练:
一、必做题
1、课本9面9题; 二、选做题
2、课本5面练习2题。
板书设计:5.1.1 相交线< …… 此处隐藏:342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初中作文]初一学生暑假学习计划范本
- [初中作文]我的老师初一作文700字
- [初中作文]我的初一生活
- [初中作文]初一学生暑假学习计划范本
- [初中作文]初一作文丑小鸭和我
- [初中作文]初一寒假日记500字
- [初中作文]初一开学第一周周记500字
- [初中作文]母亲的爱初一作文600字
- [初中作文]成长的烦恼初一作文
- [初中作文]初一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 [初中作文]初一作文
- [初中作文]大年初一作文400字
- [初中作文]初一《繁星·春水》复习提纲(资料)
- [初中作文]大年初一日记100字精选3篇
- [初中作文]初一周记300字写事
- [初中作文]初一班主任寄语
- [初中作文]初一学习目标怎么写
- [初中作文]初一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 [初中作文]初一学生英语小报图片
- [初中作文]大年初一禁忌
- 爱无处不在初中议论文800字
- 关于台阶的初中议论文800字
- 初中生答案在风中飘荡创新作文800字
- 初中作文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200字(共9
- 初中寒假计划作文400字
- 初中日记350字左右
- 初中关于扬起自信的风帆作文300字:扬
- 开学的感想周记初中200字作文(汇总25篇
-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初中作文800字三篇
- 暑假打工记作文600字初二(严选24篇)
- 周记最难忘的一个老师600字初中作文(赏
- 读书的初中作文550字
- 我最什么的一个人的作文600字初中作文(
- 伴着挫折出发初中议论文400字
- 初中记叙文:有趣的童年400字
- 窗外作文550字初二写景秋天(推荐8篇)
- 中考热点作文题目(赏析9篇)
- 坚强之花作文800字初三记叙文(优选11篇
- 最新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初中作文写作方
- 我的家里欢乐多作文600字初中(共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