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禅趣(人教社选修“文化经典”)2
佛教产生于 公元前6-5世纪的 古代印度。由当时 的迦毗罗卫国(今 尼泊尔境内)王子 释迦牟尼所创,因 而又称“释教”。 佛教与基督教、伊 斯兰教并称为世界 三大宗教。
释迦牟尼(约前566-前486年), 这个名号 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 尼是寂默(清净)的意思。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 婆罗门教育;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 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 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 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在菩提树 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 佛”,这一年他35岁。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 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 传下来,称为佛教。据经典记载,佛圆寂时,寿 80岁。
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 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 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 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 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此外,由于传入时间不同和民族文 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 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上 座部佛教(巴利语系)。藏传佛教,俗 称喇嘛教。 佛 菩萨
佛教初入我国的时间,当在公元1世纪 汉明帝前后。一般说法源于“白马驮经”故 事,即东汉永平年间(58年—75年),汉明 帝夜梦有神人全身金色,顶上有光,在殿前 绕梁飞行。翌日问讯群臣,学识渊博的大臣 傅毅告之为佛。于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 (yīn)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 大月氏遇见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邀 请他们来汉地传授佛教。他们用白马驮着佛 像和经卷,回到洛阳。明帝为表示欢迎,在 洛阳建起我国首座佛教寺庙“白马寺”。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影响不大,依附于 黄老之学,在皇室宫廷的狭小天地里,十分 微弱而缓慢地传播着。随着越来越多的佛经 被译成汉语,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支持,佛教 从三国两晋开始逐渐流传开来,越来越显示 出自己的独立品格。魏晋时代,佛教与玄学 合流,大乘佛教的“般若学”借“玄学”之 风繁盛起来;东晋、十六国时期,出现了汉 地佛教的第一个高潮。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 传之后,中国佛教进入了宗派形成和发展的 大成时期。儒、佛、道三者鼎足而立。
据史书记载,梁武帝时建康的佛寺数甚 至超过了500座。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 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综合南北 思想体系,发展为许多新的宗派。并结合中 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创造性地确立了最具 中国特色
的佛教宗派──禅宗。五代以后, 佛教开始走向衰落,除禅宗、净土宗持续发 展之外,其他宗派已经消失或者影响甚微了。 但是,佛教的思想已经内化进了中国人的文 化心理中,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政治 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如来”即是“佛”, “如来”和“佛”实际是 一个意思,意为“乘真如 之道而来”。比如称释迦 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 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 尼为如来佛就错了。因为 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 称,并不说明是某佛。
观音表“悲”,所 谓“悲”,就是恻 怆他人之苦而欲救 济之心。全称尊号 是“大慈大悲救苦 救难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能够“送 子”,故有女身观 音。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 的道场,代表中国佛教的特质。普陀山观世 音菩萨代表佛教的慈悲(爱心),九华山地 藏菩萨代表大愿(孝道),五台山文殊菩萨 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贤菩萨代表大 行(落实),所以这四位菩萨在中国佛界的 地位非常崇高,纵然不是在这四大名山,一 般比较大的道场也都会供奉这四大菩萨。 1.大慈大悲观音菩萨 2.解救苦难地藏菩萨 3.般若智慧文殊菩萨 4.德行圆满普贤菩萨
三生有幸 大显神通 不二法门 借花献佛 看破红尘 一尘不染 五体投地 半路出家 大彻大悟 善男信女 生老病死 顶礼膜拜 无事不登三宝殿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不看僧面看佛面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临时抱佛脚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 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禅,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将心专 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呈现的神 秘思维状态,所以名为禅宗。以达摩为 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 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传法弟子 为二祖慧可,慧可之传法弟子为三祖僧 璨,其传法弟子为四祖道信。道信传法 弟子为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其门下 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 传法弟子六祖慧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 与南宗顿门。
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 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 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 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 独特的修持方式。它是完全中国化的佛 教,它公开宣称以六祖慧能的言教为经, 并以开坛立宗的形式命之为《坛经》。 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被公 开而持久地称为“经”的
佛教著作。禅 宗自称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以心传心”。
慧能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 一天,他在集市卖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 《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 他告别老母亲,投靠到弘忍门下。弘忍问他: “你是何人,来此见我欲求何事?”慧能答 道:“弟子岭南人,今远道求见,无他也, 乃求成佛之理。”弘忍训斥道:“你为岭南 穷乡僻壤的蛮人,有何资格成佛?”慧能从 容回答:“人有南方北方之别,而佛性则不 分南北;我虽岭南蛮人,同你尊贵的法师身 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别?”弘忍听了十分 震惊,未料这位乡下人对佛理有如此深刻的 领悟,于是留他下来当行者,在寺院中
打柴、推磨、做粗活。 有一天,弘忍把弟子们召到面前,当众 宣布让每人写一首偈(jì ,佛经体裁之一 ) 说明自己对佛理的认识。谁能真正领悟佛理 真谛,袈裟和佛法就授予谁,并让他做第六 代祖。 当时弘忍门下有位首座弟子神秀,名声 显赫。他很快就作出一偈,悄悄地把偈写在 南廊壁间。偈中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 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听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体 悟“空性”,于是念了一首偈,由他人代为
在墙壁上。偈子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刚 写完,很多和尚都围过来观看,都很惊讶, 议论说:“奇怪啊!想不到像他这样做苦役 的人竟有如此修行?真不可以貌取人!”弘 忍见众人如此惊怪,恐怕有人从中暗害,立 即用鞋擦掉慧能的偈,故意说:“亦未见本 性啊!” 第二天,弘忍悄悄来到舂米房,看见慧 能腰上背着石正在舂米,便自言自语说: “求道的人为了佛法而忘记肉身,应当这样 吗?”接着就问:“米舂好了吗?”
慧能答:“早舂好了,还没有筛罢了。 弘忍用禅杖敲击碓(duì )三下而离去。 三更时候,慧能悄悄来到弘忍处。弘忍 用袈裟把窗户遮住,为慧能解说《金刚经》, 说:“一切事物无自性,皆从心生,如果觉 悟到真实本性,心就是无所滞着了。”慧能 听了很有启发,领悟到佛理真髓:“一切事 物都不离本性。”弘忍看到他已真正领悟, 就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 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接着 便把禅法和衣钵秘授给慧能,说:“你为第 六代祖。”嘱他立即下山回南方隐居,待弘 忍死后再继承发展禅宗事业。
…… 此处隐藏:16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石油钻采专业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 [资格考试]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麻风病防治知
- [资格考试]道路勘测设计 绪论
- [资格考试]控烟戒烟知识培训资料
- [资格考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安全员
- [资格考试]photoshop制作茶叶包装盒步骤平面效果
- [资格考试]授课进度计划表封面(09-10下施工)
- [资格考试]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读后感
- [资格考试]2007年广西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软件实施工程师笔试题
- [资格考试]2014年初三数学复习专练第一章 数与式(
- [资格考试]中国糯玉米汁饮料市场发展概况及投资战
- [资格考试]塑钢门窗安装((专项方案)15)
- [资格考试]初中数学答题卡模板2
- [资格考试]2015-2020年中国效率手册行业市场调查
- [资格考试]华北电力大学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
- [资格考试]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 [资格考试]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必修)背诵篇目名
- [资格考试]ISO9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 [资格考试]论文之希尔顿酒店集团进入中国的战略研
- 全国中小学生转学申请表
- 《奇迹暖暖》17-支2文学少女小满(9)公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 2005年高考试题——英语(天津卷)
- 无纺布耐磨测试方法及标准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 (目录)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
- 中国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模型实证分析
- AutoCAD 2016基础教程第2章 AutoCAD基
- 2014-2015学年西城初三期末数学试题及
-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版)
-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 突破瓶颈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决策学招生目
-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报告
- Excel_2010函数图表入门与实战
-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数学 13.1 轴对称 (
-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教程电子教案
- 2010北京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建筑施工
- 国外5大医疗互联网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