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第六章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3
导读: 6.报废的矿井除现场观察外,主要是收集采掘工程图、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矿井报废报告。对老窑无资料可查者,主要靠现场观察、测绘和访问,必要时还应进行物探和钻探。 (九)小煤矿调查 1.调查小煤矿的位置、范

6.报废的矿井除现场观察外,主要是收集采掘工程图、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矿井报废报告。对老窑无资料可查者,主要靠现场观察、测绘和访问,必要时还应进行物探和钻探。

(九)小煤矿调查

1.调查小煤矿的位置、范围、开采煤层、地质构造、采煤方法、采出煤量、隔离煤柱、与大矿的空间关系,并搜集系统完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有关资料。对已报废小井的资料,必须存档备查。

2.对于生产小煤矿,还应调查其生产安排、排水能力、井巷出水层位、水质、涌水量、充水因素、与大矿之间的水害关系。

(十)地面岩溶调查

1.一般性调查

调查岩溶发育的形态、分布范围。对地下水运动有明显影响的进水口、出水口和通道,应进行详细调查,必要时可进行连通试验和暗河测绘工作。要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地下水径流方向,圈定补给区,测定补给区的渗漏情况,估算地下径流量。有岩溶塌陷的区域,还应进行岩溶塌陷的测绘工作。

2.裸露型地区岩溶调查

调查与开采煤层有关的岩溶含水层的分布范围和隔水边界,调查地下水的补给条件、水位、动态和水质特征及其与区域地质构造、岩性、地貌条件的关系;调查全部天然水点,详细研究岩溶泉水的出露条件、控制因素,根据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质条件,圈定汇水区,实测、访问或根据洪水痕迹推断其水位与流量的变幅,观察地下河系发育特征,调查控制暗河发育的断裂构造、褶皱轴及各主导裂隙的分布和岩溶层呈条带展布的规律,圈定地下河系的补给面积;调查地表水与地下水在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相应转化关系;在水质受污染的地区,注意调查污染源和污染方式与途径。在生产矿区调查因采矿引起的浅蚀现象,以及矿井突水时,井下有无涌砂涌水现象等。

3.覆盖型地区岩溶调查

调查覆盖层的总厚度,分层的岩性、厚度、成因,其中含水层的分布、富水性、水质及其底部含水层同岩溶含水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与水力联系;分析推断覆盖层下岩溶岩层不

新编水文地质手册

同岩性或非岩溶岩层的分布、地质构造及岩溶水的汇水条件;调查岩溶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和岩溶含水层富水地段,主要通道的分布规律及其水质、水量特征;浅覆盖地区地表各种岩溶形态的展布方向,排列形式与地层、地质构造的关系,并判断下伏岩溶洞穴通道的情况;调查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当覆盖层为透水层时,还需注意工农业污水对岩溶地下水的污染。

4.埋藏型地区岩溶调查

调查与开采有关的煤层顶底板各岩溶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岩性、厚度、岩溶洞隙率、水位、富水性及水质特征,褶皱形态和断裂构造对岩溶发育分布的控制作用;调查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各深埋型岩溶含水层露头带的水力交替运动条件及其对岩溶发育的影响;调查古岩溶的形态存在的部位、规模、充填情况及其对现代地下水循环所起的作用。

5.岩溶水点及地下暗河调查

(1)岩溶水点的地面标高及所处地貌单元的位置和特征,岩溶水点出露的地层层位、岩性、产状及构造部位,构造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2)观测岩溶水点的水位标高和埋深、水的物理性质、气温、洞温,并取水样;观测溶洞内水流的流向和流速、洞内瀑布的成因和落差、地下湖或地下河的规模和流经地段以及水生动物等的活动情况;调查水位及流量的动态变化,观测洪水痕迹,测量水深。部分岩溶水点应实测水文地质剖面图,并素描或照相。

(3)每个岩溶水点,应用联通试验查清其与邻近水点及整个地下水系的关系,安排长期动态观测工作。

四、井下水文地质调查

井下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是随矿井建设和采掘工作同时进行的,主要包括巷道充水性调查和涌水量调查两个方面。

(一)巷道、工作面充水性调查

巷道、工作面充水性调查应包括含水层、裂隙与岩溶、断裂带和出水点等的调查。

1.含水层调查

当井巷揭露含水层时,应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或岩溶发育与充填情况,以及揭露点的位置、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水温、水压等。

涌水量较大时,应取样分析水质,并进行水动态长期观测,及时掌握含水层在采煤过程中水量的变化规律,提出防范建议。

2.裂隙、岩溶调查

对巷道穿透的含水层,应选择典型地段进行裂隙调查,测定裂隙的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调查充填程度及充填物、地下水活动痕迹等。

在碳酸盐岩层中掘进时,对揭露的溶洞或大型溶隙,应详细记录其标高、长、宽、高、体积和形态、发育方向、有无充填物及充填物成分、充水情况、地下水运动痕迹,岩溶体沿构造面还是岩层面发育,记录岩性和周围地质构造特点,必要时可做岩溶率的统计。

3.断裂带调查

巷道、工作面揭露断裂带时,要详细记录断裂带的产状、断层性质、断距、断层带宽度,断层带内充填物成分、胶结程度及断层带两侧岩性特点,裂隙产状、宽度、发育程度;揭露断层带及裂隙带时的出水量、出水持续时间、水压、水温并采取水样。

新编水文地质手册

对导水和富水断层应专门建立登记卡片。

4.出水点调查

对巷道、工作面所揭露的出水点,包括滴水、淋水、涌水,必须观测和记录其出水时间、地点、位置、标高,以及含水层层位、岩性、厚度,围岩破坏情况和地质构造特点,并要观测出水形式,测定水量、水压、水温及水质等。

如果涌水量较大,要求设测站观测其动态变化,绘制出水量变化曲线图和出水点剖面图。

(二)涌水量调查

1.涌水量观测站(点)布设

矿井涌水量观测站(点)分固定站(点)和临时站两种。

在一般情况下,矿井的每一开采水平,每一水平的不同开采区域及不同开采层,疏干石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开采区域,长期涌水的突水点、放水孔等重要的水点,都要设立固定站,长期井下涌水量测定。采掘工作面的探放水钻孔、一般出水点、井筒新揭露的含水层等,通常都设置临时站测定涌水量。

2.涌水量观测站(点)位置

重要涌水点附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排水井的下游、疏干石门水沟的出口处或各主要含水层水沟的下游、不同开采冀大巷水沟入水仓处等,都是设站(点)的位置。

设站处3~5m内的水沟要顺直,断面要规格,沟底坡度要均匀,流水要通畅稳定。特别是大巷入水仓处的测站,要远离水仓口20m以外,避开紊流段。

测站处要用设有明显的站名和标志。

3.矿井涌水量观测

(1)对井下新揭露的突水点、探放水钻孔,在涌水量尚未稳定和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观测时间间隔要短,一般应每天观测一次,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每隔1~2小时观测一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下正常观测时间观测。观测涌水量的同时,还要测量水压、水温,并观测附近可能有水力联系的其它测站水量(压)的变化,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2)各固定站的观测间隔时间应根据各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高水位期(雨季)1~5天观测一次;低水位期(枯雨季),复杂矿井10~15天观测一次,简单矿井一月观测一次;平水位期,复杂矿井5~10天观测一次,简单矿井半月观测一次。

(3)矿井涌水量观测一般应分矿井水平设站观测,每月观测1~3次,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矿井应分煤层、分煤系、分地区、分主要出水点设站进行观测,每月不小于3次,受降水影响的矿井,雨季观测次数应适当增加。

(4)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 …… 此处隐藏:220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第六章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894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