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四、盖板箱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作业准备
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试验、测量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二).技术要求
1.盖板箱涵按二设桥参(2005)3221图设计,盖板样式根据各个位置实际情况确定。箱涵基底采用砂夹卵石换填,夯填密实,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150KPa的要求。出入口铺砌参照二设桥参(2005)6031图采用M10浆砌片石,10厘米厚碎石垫层,垂裙采用M10浆砌片石。当箱涵与线路斜交时,出入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斜盖板,端部梯形节及出入口翼墙基础下面铺设10厘米厚混凝土垫层,并在翼墙混凝土垫层下面再铺设30cm厚碎石垫层,以防止翼墙扭转划走。路基两侧按规定设置M10浆砌片石检查台阶。3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性能指标:拉伸强度≥8MPa,断裂伸长率≥200%,低温弯折性:-20℃。箱涵基础及边墙采用C35(或C30)混凝土,盖板采用C35混凝土,出入口基础、端翼墙、帽石采用C35(或C30)混凝土。
2.施工前确定好砼配料比例。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参数。
(三).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施工程序
盖板箱涵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清理平整;基底加固按照设计采用换填砂夹卵石;涵身基础、边墙均采用大块钢模板立模,钢管支架支撑加固;盖板采用现浇,盖板钢筋在钢筋棚加工制作完成后运输到现场安装;出入口基础、端翼墙选用模板应符合规范要求;所有混凝土均有砼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到现场。
2.工艺流程
(四).施工要求
4.1施工准备
4.1.1在施工用地范围内,以人工配合机械清除场内杂物、垃圾,排水沟、积水坑,砍伐或移植场内树木或灌木丛等,掘除树根后将坑穴填平夯实、平整场地。保证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整,施工场地应满足人员、机械、材料安全顺畅进出,供电、供水等系统满足工
程需求。
4.1.2各类原材料已进入工地,并检测合格,工程所需各类配合比已完成,用于工程所需的各种衡器及机械设备经技术监督、计量部门检测标定合格,可以用于本工程。
4.1.3施工放样,根据施工图提供的坐标现场放出涵洞的位置。
混凝土涵洞允许偏差
4.2基础施工
4.2.1基坑开挖
根据纵横轴线精确放样的结果,基础平面尺寸大小,基坑开挖深度及地基稳定情况,确定基坑开挖平面尺寸,同时考虑支放模板,基底排水等,基坑开挖应比基础平面尺寸放宽0.5~1m,机械开挖底标高应预留保护层,人工清底至设计高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截水沟和集水井。为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在基坑底周围挖排水沟,排水沟距基础边缘不小于50㎝,排水沟底标高距涵洞基础底标高至少50㎝,通过排水沟把水引入基础两端集水井中,用水泵将水排出基础外侧路基排水沟中。
基坑顶面有动荷载或基坑坡面不稳定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增宽护道,加大坑壁坡度或坑壁加固等措施。
4.2.2基坑检测
基坑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基底以上30cm处土层组织人工开挖,保护好地基土免遭扰动,结构物地基承载力采用轻型动力触探的方法检测,若满足设计要求,尽早进行垫层及基础施工,若不满足设计要求,应立即把检测结果和附加照片,报设计代表,确定换填尺寸和材料。
4.2.3基底换填处理
基底采用砂夹卵石进行换填处理,换填平均厚度为2m。换填处理应分层均匀摊铺,每层摊铺厚度控制在15cm内,以20吨的压路机同一轮迹振压两遍,通知试验室进行对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大于等于150KPa时,即判定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4.2.4模板安装
基础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涵洞基础分节浇筑。模板安装时要注意安装橡胶止水带。模板用方木及钢管支撑在坑壁上,内部采用拉杆外套PVC管进行对拉加固。
4.2.5基础砼浇筑
基础采用C35(或C30)砼,在拌和站集中拌制,通过砼运输车运到施工现场后,用溜槽送砼到模板内进行浇筑。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浇筑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直到浇筑完成。浇筑过程中须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
在浇筑基础砼时,在基础与涵台(翼墙)身接触面预埋接茬钢筋,以增加台(墙)身的抗剪能力,接茬钢筋间距及外露长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在基础浇筑完成后,对接茬钢筋进行涂刷水泥浆进行防锈处理。
浇筑过程中,现场试验人员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控,到达工地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要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进行现场同条件试件的制作。
4.2.6拆模、养生
当砼强度达到2.5MPa后,及时拆模(拆模时不要损坏表面及棱角),然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
4.3涵身施工
墙身模板的安装、砼施工缝的留设等,除考虑到结构要求外,还要考虑拆模后砼的外观,包括模板缝的平直整齐、混凝土外观颜色等。为保证
墙身外观质量,墙身采用大块钢模板,每仓模板安装高度均要大于砼浇筑高度10cm以上。
4.3.1准备工作
在涵台基础砼强度达到要求进行模板拆除、通过监理检查后,进行测量放样,用墨线弹出涵身结构线,在涵墙身范围内进行凿毛。凿毛一定要把浮浆凿除,露出新鲜混凝土面。
4.3.2模板施工
模板进场后,首先进行认真的打磨,于进场3日内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进场后模板的质量、几何尺寸、数量等满足要求。对满足要求的钢模板分类进行编号,编号必须用不褪色油漆等写于模板外侧,不得重复。
钢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
墙身钢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墙身支模时准确测量控制模板的标高,保证纵、横坡符合设计要求。模板
支撑应单独设置,不与脚手架联接,以避免引起模板变形。模板接缝采用双面胶、海绵条等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浇筑砼时不漏浆。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应涂刷脱膜剂,且不得污染钢筋及砼的施工缝。墙身模板设支撑和拉杆固定,模板采用内撑外拉的方法,保证在受到混凝土自重力和浇筑冲击力时不发生位移和变形。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面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再请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旁站,严防模板变形移位。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4.3.3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边墙(或翼墙)采用C35(或C30)砼浇筑,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车运至浇筑位置,现场浇筑的方法施工。
拌和站应设专职试验人员全过程检测混凝土的拌和,在混凝土配料前,各种衡器应校核准确,正式称量前,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对骨料的含水量由试验室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此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由试验室把设计配合比调配成工地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存在离析和泌水现象,拌和时间不得少于2min,经常检查拌和物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4.3.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方法:墙身采用脚手架搭设溜槽入仓,墙身超过2m以上的,现场采用串桶,人工配合进行浇注 …… 此处隐藏:238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教学研究]2012西拉科学校团少队工作总结
- [教学研究]建筑工程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 [教学研究]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
- [教学研究]ERP电子行业解决方案
- [教学研究]钢支撑租赁合同范本
- [教学研究]预应力自动张拉系统用户手册Rev1.0
- [教学研究]MOOC课程:金瓶梅人物写真(每章节课后
- [教学研究]追加被执行人申请书(适用追加夫妻关系)
- [教学研究]2014年驾考科目一考试最新题库766
- [教学研究]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
- [教学研究]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下26课-客
- [教学研究]小导管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
- [教学研究]一般财务人员能力及人岗匹配评估表
- [教学研究]打1.2.页 小学一年级暑假口算100以内加
- [教学研究]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
- [教学研究]2012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_35412
- [教学研究]最简易的电线电缆购销合同范本
- [教学研究]如何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
- [教学研究]工作分析与人岗匹配
- [教学研究]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
-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
- 台湾宜兰大学互联网交换技术课程 01_In
- 思想品德:第一课《我知我家》课件(人
- SAR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点目标仿真报告(附
- 利辛县“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手机APP行业市场发展趋
- 广告策略、创意表现、媒体方案
- 企业如何申请专利的的几点思考
- 《中国教育简史》网上作业
-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
- 年终晚会必备_精彩的主持稿_精心整理_
- 信息工程专业自荐书
- 2019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练习:第十二单
- JAVA俱乐部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 2016-2021年中国小型板料折弯机行业市
- (人教新课标)六上_比的基本性质课件PPT
-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网申论备考技巧:名言
- 神经阻滞麻醉知情同意书
- 施工企业信息填报、审核和发布的相关事
- 初一(七年级)英语完形填空10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