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第七章 酶工程制药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8
导读: 第七章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酶工程制药 概述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反应器 酶工程研究的进展 酶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酶的特性 酶是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 白质,有些酶是核酸。 酶是由活细胞

第七章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酶工程制药

概述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反应器 酶工程研究的进展 酶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第一节

一、酶的特性 酶是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 白质,有些酶是核酸。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功能 的一类蛋白质。其特点: ①催化效率高; ②专一性强; ③反应条件温和; ④催化活性受到调节和控制。

酶由国际酶学委员会分为六大类: 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 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

二、酶工程简介 酶工程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 展而形成一门新的技术学科。 它是从应用的目的出发研究酶、应用酶 的特异性催化功能,并通过工程化将相应 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

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当时主要是自然 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1953年提 出固定化酶技术,1969年利用该技术成功 拆分了混旋氨基酸。 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提出的酶 工程主要内容是:酶的生产、分离、纯化、 固定化、固定化的反应器、酶与固定化酶 的应用。

现代酶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1)酶的分离、提纯、大批量生产及应用开 发。 (2)酶和细胞的固定化及酶反应器的研究 (包括酶传感器、反应检测等)。 (3)酶生产中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及遗传修 饰酶(突变酶)的研究。

(4)酶的分子改造与化学修饰以及酶的结构 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5)有机相中酶反应的研究。 (6)酶的抑制剂、激活剂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7)抗体酶、核酸酶的研究。 (8)模拟酶、合成酶及酶分子的人工设计、 合成的研究。

酶工程优点: 工艺简单、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污 染小、产品收率高、纯度高。

三、酶的来源 动物、植物、微生物,直接从生物体中 分离提纯。化学合成方法目前还不成熟。 早期是以动植物为原料进行提取,由于 动植物生长周期长、来源有限、受地理、 气候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不适于大规模 生产。 目前的工业生产一般都以微生物为主要 来源,工业上应用的酶大多采用微生物发 酵法来生产。

微生物生产酶制剂的优点: (1)种类繁多,酶的品种齐全。 (2)生长繁殖快,生产周期短、产量高。 (3)培养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 效益高,并可通过控制培养条件来提高酶 的产量。 (4)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可以通过 各种遗传手段,培育出新的高产菌株。

四、酶的生产菌 1、对菌种的要求 产酶量高,酶的性能符合使用要求,最 好是胞外酶; 不是致病菌、在系统发育上

与病源体无 关,不产生毒素; 稳定,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 能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易于培 养。

2、生产菌的来源 菌种保藏机构、有关研究部门;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土壤、深海、温 泉、火山、森林都是菌种采集地。 筛选包括菌样采集、菌种分离、初筛、 纯化、复筛、生产性能鉴定。 生产菌的改良:基因突变、基因转移、 基因克隆。

3、目前常用的产酶微生物 (1)大肠杆菌:一般属于胞内酶,需要经过 细胞破碎才能得到。 谷氨酸脱羧酶,用于测定谷氨酸含量或 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酶,催化延胡索酸 加氨生成L-天冬氨酸;苄青霉素酰化酶, 生成新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霉素;β-半 乳糖苷酶,用于分解乳糖。

(2)枯草杆菌: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碱 性磷酸酯酶等。 (3)啤酒酵母:转化酶、丙酮酸脱羧酶、乙 醇脱氢酶等。 (4)曲霉(黑曲霉和黄曲霉):有胞外酶和 胞内酶,糖化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 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氨基酰化酶、脂 肪酶等。

(5)米曲霉:糖化酶和蛋白酶,在传统的酒 曲和酱油曲中得到广泛应用。 (6)木霉:纤维素酶,含有较强的17α-羟化 酶,常用于甾体转化。 (7)青霉:产黄青霉用于生产葡萄糖氧化酶、 青霉素酰化酶;橘青霉用于生产脂肪酶、 葡萄糖氧化酶、凝乳蛋白酶。

(8)根霉:糖化酶、α-淀粉酶、转化酶、酸 性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含有较强 的11α-羟化酶,常用于甾体转化。 。 (9)链霉菌:葡萄糖异构酶、青霉素酰化酶、 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含 有丰富的11α-羟化酶,可用于甾体转化。 。 (10)植物细胞:大蒜-超氧化物歧化酶、木 瓜-木瓜蛋白酶、菠萝-菠萝蛋白酶。

五、提高药用酶产量的措施 1、添加诱导物 诱导酶的发酵生产,在发酵培养基中添 加适当的诱导物,可使产酶量显著提高。 乳糖诱导β -半乳糖苷酶,纤维二糖诱 导纤维素酶。 诱导物可分为三种:酶的作用底物、酶 的反应产物、酶的底物类似物。

2、控制阻遏物浓度 有些酶的合成受到阻遏物的阻遏作用, 应设法解除阻遏作用来提高酶的产量。 3、添加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离子型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只能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可聚集在细胞膜上,增加细 胞通透性,有利于酶的分泌,可增加酶的 产量。

4、添加刺激剂 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级代谢产物的过 程中,添加某些刺激剂可显著提高次级代 谢物的产量。 真菌的细胞壁碎片或其有效成分、微生 物胞外酶以及一些小分子物质。 5、添加产酶促进剂 植酸钙镁可使霉菌蛋白酶

和橘青霉磷酸 二酯酶的产量提高1-20倍。

…… 此处隐藏:36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第七章 酶工程制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0731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