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及条文说明(2)
在居住区用地红线范围内,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服务于居住区的居民,具有相应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与居住区级道路相邻,面积不小于1公顷。 2.0.5 小区游园 residential quarter garden
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小区居民服务,面积0.4~1公顷。 2.0.6 组团绿地 housing cluster green area
组团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为组团的居民服务,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 2.0.7 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 other massive or linear public green area
具有一定规模,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可提供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的绿地。
2.0.8 单位绿地率 ratio of companies attached green space
单位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单位用地总面积的比率(%)。绿地包括:单位附属公园、
游园、道路及建筑旁的绿地、苗圃、花圃等。
3 居住区绿化 3.1 建设要求
3.1.1 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小于30%,旧区改建的居住区绿地率不应小于25%。
3.1.2 居住区内公园绿地的总指标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具体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下列要求:
1 组团不少于0.5平方米/人(其中属于绿色建筑的新建居住组团,指标不少于1平方米/人)。 2 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平方米/人。
3 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平方米/人。
4 属旧区改建的,指标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
3.1.3 居住区内的公园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绿地以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以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有相应的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的休憩、活动、健身设施,布局因地制宜,满足功能需要。 2 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标准日照阴影线之外。 3 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小于总面积的70%。
4 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用开敞式,或以绿篱或其他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 3.1.4 居住区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应按照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原则进行,并杜绝以下建设行为:
1 擅自移植或砍伐古树名木。 2 栽植非地带性非适生植物。
3 大规模移植大树或栽植重度修剪的截干树。
4 建设大型人工水景、喷泉、假山、大规模硬质铺装广场等设施。
5 大规模使用包装材料或灯具缠绕、照射植物,对植物进行过度包装或亮化。
3.1.5 居住区的公园绿地应充分发挥健身休憩功能,因地制宜地设置体育运动设施和场地。应结合居住区道路系统及绿地,规划建设通畅便捷的健身步道,方便居民就近健身及运动。
3.1.6 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乔、灌、花、草、地被合理配置,以乔、灌木为主,控制观赏性草坪及一、二年生草花的比例。植物品种应多样,植物配置应合理,季相变化应丰富,满足居住区良好生态环境及居民休憩、观赏、健身等功能需要。 3.1.7 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满足不同区域功能的需要,满足居民安全、宜居的要求。
2 居住区的主干道两侧、活动场地边的高大乔木宜选用乡土适生落叶乔木。
3 住宅周边植物栽植应充分考虑居民日照、采光、通风、安全的需要,住宅南面一定范围内不宜栽植高大常绿乔木。
4 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场地等周围不得选用有毒、有针刺、有臭味等影响人体健康的植物。 5 不宜大量选用多飞絮的植物。
3.1.8 应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实施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尤其是公共建筑),鼓励建设林荫停车场,提高居住区的绿量。
3.1.9 居住区绿化的设计、施工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资质管理及方案审查、验收备案等的相关规定执行。
3.2 管理及维护
3.2.1 居住区绿化日常养护管理到位,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到98%,基本无缺株断垄、无病虫害,休憩、运动等设施完好。绿地内保持清洁,无卫生死角,环境整洁舒适。
3.2.2 绿地安全管理措施完善,水景、亲水平台、假山、雕塑等安全防护设施及警示标志应齐全。
4 单位绿化 4.1 建设要求
4.1.1 根据单位性质、区位不同,新区建设单位的绿地率可有适当差异。具体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商业、金融、仓储、工业、交通枢纽、市政公用等单位的绿地率不小于15%,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5%,积极推进屋顶绿化、垂直绿化。
2 机关团体、文化娱乐、体育、科研、部队等单位,绿地率不小于30%;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高等院校、医院、疗养院、休养所、养老托老院等,绿地率不小于35%。
3 对环境有大气、噪音等污染的厂矿企业单位,绿地率不小于30%,并根据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中的规定,设置相应针对性抗污染树种的防护林带。
4.1.2 新建单位的广场、地面停车场应尽量采用林荫形式进行建设。
4.1.3 属于旧区改建(不含历史文化街区)的单位,绿化率指标可降低5个百分点;要因地制宜采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并增加地带性乔木种植量,绿化覆盖率不应低于30%。
4.1.4 单位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应按照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原则进行,并杜绝下列建设行为:
1 擅自移植或砍伐古树名木。 2 栽植非地带性非适生植物。
3 大规模移植大树或栽植重度修剪的截干树。 4 大面积模纹色块、单一草坪种植。 5 建设大型人工水景、喷泉、假山等设施。
6 大规模使用包装材料或灯具缠绕、照射植物,对植物进行过度包装或亮化。
4.1.5 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乔、灌、花、草、地被合理配置,种类丰富。植物种类的选择应符合单位工作、生产性质的要求
4.1.6 可绿化用地应全部绿化。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工作、生产环境。
4.1.7 单位绿化的设计、施工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资质管理及方案审查、验收备案等的相关规定执行。
4.2 管理与维护
4.2.1 单位绿化应有专人养护管理,整洁美观、花木茂盛,基本无病虫害,环境生态效益良好。
5 园林式居住区 5.1 建设要求
5.1.1 园林式居住区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居住区竣工交付使用满3年且入住率达70%以上。 2 符合居住区绿化标准的各项指标要求。
3 绿地率指标提高5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按照居住区等级要求提高60%。 5.1.2 园林式居住区园林绿化建设应特色鲜明,综合效益显著,符合下列要求:
1 符合居住区绿化标准的各项要求。
2 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理念和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和有效实施。
3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与居住区的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原有植被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4 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水平和景观效果,生态效益显著。
5.2 管理与维护
5.2.1 园林式居住区植物管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养护管理精细,植物生长旺盛,无枯死树。
2 乔木无断枝、断干、非正常倾斜等现象,无病虫害、药害等。 3 修剪合理,树形美观。 4 绿地无破坏现象。 5 主要花木有标示牌。
5.2.2 绿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类设施应维护良好,水景、灯光等使用正常。 5.2.3 绿地和水体保持清洁,无卫生死角。 5.2.4 居住区内公建配套设施完好,功能完善。
5.2.5 物业管理部门应建 …… 此处隐藏:260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石油钻采专业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 [资格考试]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麻风病防治知
- [资格考试]道路勘测设计 绪论
- [资格考试]控烟戒烟知识培训资料
- [资格考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安全员
- [资格考试]photoshop制作茶叶包装盒步骤平面效果
- [资格考试]授课进度计划表封面(09-10下施工)
- [资格考试]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读后感
- [资格考试]2007年广西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软件实施工程师笔试题
- [资格考试]2014年初三数学复习专练第一章 数与式(
- [资格考试]中国糯玉米汁饮料市场发展概况及投资战
- [资格考试]塑钢门窗安装((专项方案)15)
- [资格考试]初中数学答题卡模板2
- [资格考试]2015-2020年中国效率手册行业市场调查
- [资格考试]华北电力大学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
- [资格考试]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 [资格考试]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必修)背诵篇目名
- [资格考试]ISO9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 [资格考试]论文之希尔顿酒店集团进入中国的战略研
- 全国中小学生转学申请表
- 《奇迹暖暖》17-支2文学少女小满(9)公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 2005年高考试题——英语(天津卷)
- 无纺布耐磨测试方法及标准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 (目录)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
- 中国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模型实证分析
- AutoCAD 2016基础教程第2章 AutoCAD基
- 2014-2015学年西城初三期末数学试题及
-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版)
-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 突破瓶颈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决策学招生目
-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报告
- Excel_2010函数图表入门与实战
-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数学 13.1 轴对称 (
-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教程电子教案
- 2010北京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建筑施工
- 国外5大医疗互联网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