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0#块托架法施工方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07
导读: 压浆前先对孔道进行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冲除孔内积水,水泥浆由孔道低点压入,空气和余浆由高点排气孔排出,压浆达到孔道排出饱满的水泥浆时封闭出浆孔,然后持续保持压力,让水从钢绞线缝隙内泌出,待水不再泌出时

压浆前先对孔道进行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冲除孔内积水,水泥浆由孔道低点压入,空气和余浆由高点排气孔排出,压浆达到孔道排出饱满的水泥浆时封闭出浆孔,然后持续保持压力,让水从钢绞线缝隙内泌出,待水不再泌出时停止压浆,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压浆效果。

三、托架预压

1、预压目的

(1)、检查、验证托架的结构安全和承载力;

(2)、测量支架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下沉量),为0#块,1#块施工时正确设臵底模预抬量;

(3)、消除结构的非弹性变形。

2、荷载计算

分析知墩顶范围内的梁体混凝土重量由墩顶支座及临时固结传给桥墩,

支架只承受桥墩范围以外的混凝土总量。

1#块单侧托架承受的混凝土体积为:59 m3

而0#块单侧托架承受的混凝土体积为:44.5m3

故只需要计算1#块即可。

因此托架承受的荷载为:1534KN。

另外,0#块,1#块底模及底模平台已铺设,侧模及支撑已安装;要考虑0#块上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倾倒砼(5KN/㎡)及振捣荷载(1KN/㎡)约130.4KN,按照1.2倍荷载加载,因此托架预压荷载为1664.4 *1.2=1997.28KN。每根精轧钢受力约400KN。

3、加载方案

反力架法:

该法是在承台内预埋PVC管,然后插入100mm的钢棒,横穿双32工字钢,利用穿心式千斤顶将要施加的预压荷载施加给托架主桁。荷载的施加通过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其大小由油压表测得。这种加载方式具有现场操作灵活、能及时调整且简单、能基本模拟荷载分布等优点。见后附图。

(1)、预压荷载布臵:

根据0#块的截面变化情况,其加载点布臵尽量与荷载分布相同。相应预压精轧钢分布图布设沉降观测点在分配梁上,观测时由同一仪器测量、同一测量人读数。每次观测都要对上述测点的标高进行测量记录,保存好原始数据,以备复核。

(2)、加载方法:

加载应分级加载,墩两侧托架均衡加载,避免产生过大的不平衡荷载。 采用分级加载方式:0->20%->40%->60%->80%->100%,当达到100%的荷载时持续24小时。

每完成一级加载,均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做详细记录。

(3)、终止预压的标准:

加载到100%荷载之后,持续观测(每小时观测一次)托架各测点的沉降变形,当各测点沉降变形量连续3次的读数差值,最大不大于1mm时,即认为托架的强度、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可以终止预压。

(4)、卸载:

采用分级卸载,其程序为:100%->80%->60%->40%->20%->0。

每卸下一级荷载,均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做详细记录。

卸载后对所有螺栓、焊缝等连接部位重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采用扭矩扳手对螺栓进行抽检,如有松动则必须对该部位螺栓进行复拧。

4、应急保障措施

因托架预压涉及高空作业、预应力作业,为保证托架在预压过程中的安全,托架预压时,托架周围5m范围内禁止站人,托架下面不得有其他设备,用红线围圈警戒,并按照高空作业和预应力作业的安全要求进行操作。并特别注意预应力精轧钢张拉过程中的保护,预应力精轧钢外套护管,防止崩断伤人。

现场要准备好车辆、担架及简单包扎的用品。

5、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试验结果的评估

加载试验结束后,将对预压过程中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将分析支架在预压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绘制支架在分级加载和卸载过程中各工况下的变形曲线并进行比较,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根据现场实测的数据,遵照规范要求,对原始数据加以分析、汇总,并与设计计算值加以对比,依据对比结果给出试验结论;最后整理成《0#块支预压试验报告》。

6、安全注意事项及其它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

(2)、高空作业人员应事先进行体格检查,不合格者坚决禁止从事高空

作业。

(3)、上、下作业面周边应有栏杆、扶手,上、下应设牢固的梯子。

(4)、各类安装与测量标记应齐全、醒目,并注意保护。

(5)、试验前,应办理好各项签证手续和填写好各类记录表格,做到签字、日期、内容等准确无误。

四、0#块现浇满堂支架荷载计算

1、材料选择

木胶合板厚:18 (mm),抗弯强度:15 (N/mm2),弹性模量:5200 (N/mm2) 木楞宽:100 (mm),高:100 (mm)

抗弯强度:15 (N/mm2),抗剪强度:1.3 (N/mm2), 弹性模量:9000 (N/mm2) 木楞宽:100 (mm),高:150 (mm)

抗弯强度:15 (N/mm2),抗剪强度:1.3 (N/mm2), 弹性模量:9000 (N/mm2) 支架水平横杆步距1.2m,立杆钢管外径D=48mm,内径d=41mm,壁厚q=3.5mm,截面积A=489.3mm2,I=121867 mm4,W=5078 mm3,〔σ〕=170MPa。

2、荷载计算

因0号块主要重量由主墩墩顶四个临时支墩承担,因此只计算悬臂段箱梁荷载部分。

s2=2.5123m2

s1=7.7191m2

s3=3.2m2

(1)腹板下荷载计算

a.箱梁荷载(取最大截面进行计算):

7.7191*2*26KN/m3=401.3932KN,取安全系数1.2,全部作用于底板上单位面积压力:f1=401.3932*1.2/(2*1.6)=150.5225KN/m2。

b.施工荷载:f2=2.5 KN/m2。

c.振捣荷载:f3=2.0 KN/m2。

d.箱梁芯模:f4=2.2 KN/m2。

e.竹胶板: f5=0.1 KN/m2。

f.方木: f6=7.5 KN/m2。

①底模强度计算

底模采用竹胶板,板厚h=18mm,竹胶板方木背肋间距为10cm,所以验算强度采用宽b=10cm平面竹胶板。

a.模板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E=0.1*105Mpa

截面惯性矩I=bh3/12=10*1.83/12=4.86cm4。

截面抗弯矩W= bh2/6=10*1.82/6=5.4 cm3。

b.模板受力计算

底板均布荷载F=f1+1.4*(f2+f3+f4)=159.9025KN/m2。

q=F*b=159.9025*0.1=16KN/m。

跨中最大弯矩M=ql2/8=16*0.1*0.1/8=0.02KN.m。

拉应力:σ=M/W=20/5.4=3.7Mpa<[σ]=15Mpa,满足要求。

挠度:从竹胶板小背肋布臵可知,竹胶板可看作多跨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载连续梁进行计算。

f=0.677ql4/100EI=(0.677*16*0.14)/(100*0.1*108*4.86*10-8)=0.0223mm≤L/400=0.25mm。满足要求。

②上横梁强度计算

上横梁为10*10cm方木,中对中间距为30cm。

截面惯性距:I=bh3/12=0.1*0.13/12=8.33*10-6m4。

截面抗弯矩:W= bh2/6=0.1*0.12/6=1.67*10-4 m3。

作用在荷载横梁的均布荷载为:

q= {f1+1.4*(f2+f3+f4+f5)}*0.3=48KN/m。

跨中最大弯矩:M=ql2/8=48*O.32/8=0.54KN.m。

拉应力:σ=M/W=3.233MPa≤[σ]=15Mpa,满足要求。

挠度f=5ql4/384EI=5*48*O.34/384*11*106*8.33*10-6=5.524*10-2mm

<l/400=0.75mm。

横梁方木满足要求

③下横梁强度计算

下横梁为15*10cm方木,中对中间距为30cm。

截面惯性距:I=bh3/12=0.1*0.153/12=2.813*10-5m4。

截面抗弯矩:W= bh2/6=0.1*0.152/6=3.75*10-4 m3。

作用在荷载横梁的均布荷载为:

q= {f1+1.4*(f2+f3+f4+f5+f6)}*0.3=51.15KN/m。

跨中最大弯矩:M=ql2/8=51.15*O.32/8=0.575KN.m。

拉应力:σ=M/W=1.533MPa≤[σ]=15Mpa,满足要求。

挠度f=5ql4/384EI=5*51.15*O.34/384*11*106*2.813*10-5=1.743*10-2mm

…… 此处隐藏:316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0#块托架法施工方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072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