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大全 >

《去那里寻找回来的路》读后感10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3
导读: 《法治周末》:身份可以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林墨:身份是面对另外一种强大文化的区别。在国外,要么全部融入他们和他们一样,要么保留自己,只有这两条路。那种压力很大,所以大部分的中国艺术家在西方几乎全军覆灭

  《法治周末》:身份可以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林墨:身份是面对另外一种强大文化的区别。在国外,要么全部融入他们和他们一样,要么保留自己,只有这两条路。那种压力很大,所以大部分的中国艺术家在西方几乎全军覆灭。一些人机遇、遭遇不同,有的要上街画画,一下就完蛋了。

  现在国内的生活和国际基本接轨了,艺术家出国好多了,但那种反差和感觉就没有了。我们出去时等于一下把你扔在那儿的感觉,其实身份焦虑对艺术家有好的一方面影响。

  《法治周末》:陈丹青曾说,在海外是自由但不自在,在国内是自在但不自由。你是什么感觉?

  林墨:我的感觉是好山好水好空气好寂寞。我的心态到今天也很正常,我没有吃过那么多苦,也没看过很多白脸。

  今天回来的海归有两种,一种是扭曲的,极其扭曲,包括陈丹青这样的,被西方完全打败,回到传统里去。另一种是从彼岸找到回来的路,心态包容很多。

  陈丹青是扭曲的,他在一些访谈里经常骂“傻逼”啊之类。他早期的《西藏组画》,在那个时代他是高峰。后来他去了西方,被西方整个逼迫到传统里去了。他没有迎着那种文化冲上去,我觉得他可能过分突出自己的东方身份了。所以,他是败下阵来的一个代表。

  《去那里寻找回来的路》读后感(七):西班牙,让我更中国 《艺周刊》总编辑孙玺祥对话艺术家林墨

  西班牙,让我更中国

  《艺周刊》总编辑孙玺祥对话艺术家林墨

  《艺周刊》:我觉着你最大的特点肯定就是西班牙的这个背景。我一直在想,你这种中国的元素和西班牙的元素是怎么嫁接在一起?

  林墨:我认为你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你怎么理解生活决定了你对作品的理解。你如果把你的生活改变了,你的作品肯定会改变。

  《艺周刊》:那就是说,你到西班牙,就是因为生活改变了?

  林墨:对,因为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些人是怎么去生活,怎么去对待艺术,是和我们本民族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在那边待了十八年,肯定是受那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看世界的方法,你就更多了一个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这个很重要的。

  《艺周刊》:我记得你出去了很久,你是哪一年走的呢?

  林墨:我是1990年走的。

  《艺周刊》:那个时候看美国、英国这些大家都熟悉,你是怎么想到去西班牙,怎么就遭遇西班牙了呢?

  林墨:我其实没有想去西班牙,因为当时80年代我在北京做实验水墨,我1988年就辞职不干了,开始画画。那时候在中建公司里面,当时北京也是一个圈子,搞文化的这些人,诗人啊,画家啊都有。就是属于使馆画家,那会儿中国能卖画的叫使馆画家,那时使馆给你做个展览,在使馆里或外国公司公寓里,是很小范围的展览,就请一些朋友来,每个展览可以卖几张画,几百美金一张。就觉得那个时候北京很好玩儿,气氛也很活跃,因为当初来的那些西方人,都属于有点儿毛派,对红色中国特别感兴趣,他们来到这个地方,他们认为了解的中国官方文化不牛,认识地下文化的人才牛,所以他们很愿意和我们这些人接触,为我们办展览。1989年,正好那边给了个奖学金,我也不懂西班牙语就直接飞到西班牙巴塞罗那去了,语言不懂,下飞机就找不到北了,好玩。

  《艺周刊》:你刚才提到毛派,就你个人而言对于毛和那个时期现在怎么看?

  林墨:我觉得一个民族经历的和产生东西是有什么样的民族就产生什么样的领袖,是集体造就的,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原因。没有这个民族,怎么能有毛泽东呢?不能把所有的责任推给毛泽东造成的灾难,这是错的。毛泽东也有他的好,只是用药过猛。中华民族再往长看,也许那段历史还有好处呢,不能完全否定那段历史,否定了也否定了我们自己,公正的去看,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艺周刊》: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毛泽东,比如一个伟人,一个学者,一个政治家,你会用什么词呢?

  林墨:我觉得他是艺术家。他对这个民族有一定的贡献,也是很理想主义的。一个艺术家来掌管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才有意思。一个文人而不是搞理工的很现实的人。

  《艺周刊》:我更多的倾向于毛泽东还是一个民族英雄。那天我和一个1957年的朋友聊起毛泽东,他说心情很复杂,你让我把他全盘否定了,那我肯定不能干,我把他否定了,我好多事就完了,我过去就完了。

  林墨:确实,该否定的如果你有勇气可以否定。其实现在每个人理解的毛泽东都不一样,年轻人理解的毛泽东也不一样,再过一百年理解的也还不一样。我觉得当然他有好的一面啊,他让这个民族意识到了民族的自觉,对国民意识的形成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艺周刊》:你说生活改变了你,西班牙改变了你,那你总结一下西班牙这种生活经历究竟改变了你什么?

  林墨:西班牙这民族和我们中国很像,都非常感性,但他们是自信的感性,我们是不自信的,所以我的绘画有种自信的表达,这点是受到西班牙的影响。这种画面表达出来的东西很直接,是一种自信的非理性的表达。艺术本身就是非理性的,非得把它弄实了就错了。一定要相信它是非理性的,就和爱情一样,相信才能得到,不相信就得不来。

  就和性爱一样,我们大部分都是反人类的,反生命的。我们受的教育也是。因为性爱本身就是生命的源泉,但我们的教育一直强调性爱是丑陋的,我一直强调要尊重人本,人的本性的表达是对的,后天加入很多东西去判断,这是错的,尤其是艺术这一块。

  《艺周刊》:我仔细看了一下你80年代末创作的实验水墨,觉得挺好的,为什么后来放弃了?

  林墨:我也没有放弃,在欧洲时一直画水墨,回来以后才画油画。

  《艺周刊》:那你在欧洲时的水墨与他们能交流吗?

  林墨:可以交流,因为我认为这种视觉他们可以读懂,用中国和西方元素的嫁接,他们也可以读懂。如果画中国的传统水墨他们也读不懂,因为语境不一样。用他们的语境来解读这点很重要,他们不会把你当自己人,永远认为你是少数民族画家,所以你必须强调自己的身份,这样他们才能尊重你。

  《艺周刊》:你现在强调你的西班牙身份吗?

  林墨:我没有,种族和地域都是狭隘的,其实我的东西完全是写意绘画。当下记事,完全是一气呵成的,这才叫绘画。

…… 此处隐藏:84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去那里寻找回来的路》读后感10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79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