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转基因食品近年来,已经成为公众争论的焦点。本文概述了转基因食品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基础上,提出了其检测方法—PCR技术,并重点介绍了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PCR;转基因食品;食品检测
随着我国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现实的需要,食品检测和分析也在不断进步,特别是面对迅猛发展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能否被严格执行,关键在于是否有准确,可靠的检测技术作保障。PCR技术是1985年诞生的一项DNA体外扩增技术,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备受食品科学领域的青睐,在食品转基因成分检测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PCR技术又称基因扩增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缩写,该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的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灵敏度高、速度快、特异性强、简便、高效等特点,是转基因食品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1]。 1 PCR技术基本原理
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 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 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 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到达平台期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2]。
2转基因食品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转基因食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开展转基因食品方面的研究最早,但是美国国内的转基因食品的消费是禁止的。就种植面积而言,转基因作物排序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3]。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居世界中等水平,在大田试验和商品化方面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1999年3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属世界首创的“转基因杂交稻”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9月华 中农业大学的一项转基因水稻通过鉴定,并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 我国在鱼/兔、鸡、羊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转基因动物商品化未见报道[4]。转基因动物的安全评价方案国内外已经有了研究报道。 相对美国对转基因的态度,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相对保守。欧盟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大豆、玉米和油菜等,种植面积仅占世界转基因作物面积的0.3%最近,欧盟又根据高质量的科学评价,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制措施,以便更好的保障人类健康以及环境的安全[5]。我国目前对转基因的态度是科研支持,转基因食品的消费也没有限制,只是要求生产者如果采用了转基因原料在食品包装上必须标明。至于选择与否,由消费者自己决定。
3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面对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人们的认识并非一致,以美国为首的主吃派和欧洲为首的反对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两大阵营。不久前调查表明,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仅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而在欧洲,大多数人是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英国尤为明显。缘由是1998年英国的一位教授的研究表明,幼鼠食用转基因的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最早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大讨论。虽然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发表声明:此项研究“充满漏洞”,得出转基因土豆有害生物健康的结论完全不足为凭。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了消费者的怀疑。79%的英国人反对试种基因改良作物,抵制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6]。
转基因食品到底吃还是不吃,一些专家已表明了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常规育成的品种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而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虽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但从理论上讲,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4 PCR技术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主要是检测是否有外源基因或DNA[7],检测是否有外源蛋白质,PCR技术主要针对转基因食品中是否有外源基因或DNA,外源基因中目的基因是转基因食品开发中研究的重点,随着转基因食品种类的不同,所使用的目的基因也不同,因此通过检测外源基因中目的基因来鉴别转基因食品,难度较大。而即使在含有不同目的基因的转基因食品中往往使用相同或相似启动子、终止子或标记基因,这些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DNA序列具有特异性,且大多来自微生物,非植物本身固有,因此通过检测样品是否含有特定启动子、终止子或标记基因序列作为鉴别转基因食品依据是一种可行方法[8]。
4.1 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应用
刘光明等[9]根据转基因农作物中常用花椰菜叶病毒启动子(CaMV 35s)和根癌农杆菌终止子(NOS)序列,设计并合成两对不同引物和相对应两种荧光双链探针(FDCP),分别建立常规PCR、应用FDCP新型实时荧光PCR检测转基因成分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PCR方法均能有效检测出35S和NOS片段,其中常规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之特点;应用FDCP新型实时荧光PCR方法则更为简便、快速、准确。曹际娟等[10],应用PCR技术对转基因(GM)玉米及其粗加工食品如:爆玉米花、热玉米棒、速溶玉米片中通常转入基因构建元件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外源抗虫GrvLA(b)目的基因进行检测,对GM玉米检测低限可达到0.1%。
刘垣等[11]在研究转基因大豆DNA检测芯片时,在对PCR反应和扩增产物与芯片杂交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比较芯片检测特异性和重复性,并对检测灵敏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灵敏度可达0.5%,由于采用多重PCR技术,一次可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栾凤侠等[12]针对该实验材料转入外源基因选择标准中通用外源基因CaMV35S,NOS,bar和植物内源基因tRNALeu作为特异性引物,对影响定性PCR检测(反应体系:氯化镁浓度,引物和模板浓度;反应条件:退火温度和时间,循环数等)主要备件进行实验优化和选择,同时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表明,可检测到CaMV35S,NOS,bar外源基因预期大小的目的条带,表明定性PCR检测所优化条件适合转基因小麦。实验还测定定性PCR最低检测灵敏度为1%(w/w);同时对转入外源目的基因进行表达蛋白检测,蛋白电泳结果表明,检测出1Dx5亚基和1Dvl0亚基。
国内已有文献报道[13],在借鉴几种传统定量PCR方法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检测。所谓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因,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检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方法。该法有效解决传统定量方法所存在假阳性及准确度不高难题。陈颖等 …… 此处隐藏:384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公文资料]市场营销专员岗位职责
- [公文资料]综合部经理岗位职责
- [公文资料]会计助理岗位职责
- [公文资料]林业站站长职责
- [公文资料]菜品研发部岗位职责
- [公文资料]街道综治办工作职责
- [公文资料]酒店前台的工作职责
- [公文资料]销售部经理岗位职责
- [公文资料]工程部副经理岗位职责
- [公文资料]手术室护士工作职责
- [公文资料]银行客户经理职责
- [公文资料]汽车4s店市场专员职责
- [公文资料]服装店长工作职责
- [公文资料]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 [公文资料]大学行政秘书工作职责
- [公文资料]学校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 [公文资料]财务统计员岗位职责
- [公文资料]物业工程主管工作职责
- [公文资料]公司后勤工作职责
- [公文资料]采矿工程师岗位职责
- 门面出租合同样板(门面出租的合同)
- 自用房屋租赁合同 自住房租房合同(汇总
- 最新酒店劳动合同管理制度(11篇)(酒店
- 2025年无产权车库买卖合同实用(14篇)(
- 建筑工程农民工劳动合同十五篇(通用)(
- 最新深圳标准劳动合同 深圳劳动合同如
-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实用6篇)(解除劳动
- 2025年二手房屋买卖合同范围精选(二十
- 最新融资贷款居间合同大全(22篇)(融资
- 2025年个人二手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四篇
- 2025年果树苗木买卖合约书 签订果树苗
- 广东省劳动合同书填写(21篇)(广东省劳
- 最新餐饮行业没有劳动合同 劳动法餐饮
- 农村土地买卖合同(汇总21篇)(农村土地
- 最新房屋转租合同模版21篇(通用)(标准
- 2025年进口合同号查询五篇(大全)(进口
- 农村建房包工包料合同(通用8篇)(农村建
- 2025年安装监控合同协议书(15篇)(2025
- 2025年企业租赁经营合同(模板9篇)(2025
- 最新郊区土地租赁合同(优质23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