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卖炭翁》教案(共15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文言文翻
篇1:《卖炭翁》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一、导入新课
以前大家学过欧阳修的《卖油翁》吗?讲的是什么故事?
一个弓箭手能十次有八九次能打到十环,于是就和一个卖油的老大爷吹牛,卖油的没吱声,而是拿一个大钱放在葫芦嘴上,然后用水瓢盛满一瓢油通过大钱的四方孔往葫芦里倒,结果大钱居然一点油也没沾到,此时卖油翁对那个射箭的说:“无他,但手熟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熟能生巧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不再卖油了,改卖炭。
大家见过炭吗?炭有什么特点?--黑色、可取暖、可卖钱
大家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吧?谁家里烧过炭?谁来讲讲烧炭的过程?
选木头,粗的劈成小段;挖很深的窑洞,洞上有通风口,下面有烧火口;把木头放入洞中,封口,烧火;每天晚上去看燃烧情况,控制火候,以免烧过了变灰;要烧好几天。
大家觉得这个过程艰辛吗?--艰辛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起去看看在卖炭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板书:卖炭翁??白居易)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板书:讽喻诗、叙事诗)
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三、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这个交易有多不公平?
四、分析鉴赏诗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在朗读过程中,相信大家对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咱们试着分析鉴赏本诗。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哪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地点在哪?--宫市南门外
文中写了哪两种人?--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这首叙事诗围绕着“炭”写了哪几件事?
它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板书:烧炭--运炭--抢炭)
2、那什么地方写烧炭,什么地方写卖炭送炭,什么地方写被掠夺,请同学们找出来。
3、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地点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4、?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卖炭的老头呢?谁来说一说卖炭翁长什么样?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5、在描写人物中,这些描写叫什么描写?(板书:外貌描写)
6、这句话中,两鬓苍苍说明卖炭翁的年龄怎么样?--大
年龄大的人有什么特征?--动作慢、力气小、劳动艰辛、劳动力弱。
7、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8、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这些“两鬓苍苍”的人大都干什么呀?
休息,看电视,打太极,看孩子,做饭等,享受晚年。
9、但文中的卖炭翁却在年龄很大的时候自己砍柴烧炭,以卖炭为生。
你觉得卖炭翁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板书:艰苦)
10、你能不能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呢?你找的真准确,可怜。(板书:可怜)
11、同学们再找一找,还有哪一句说明卖炭翁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
找的太准确了,就是这一句,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烧炭的季节都在什么时候呀?
--秋、冬季
那个时候天气怎样呀?--冷
在这么冷的天卖炭翁却穿一件单薄的衣裳,说明卖炭翁很?--可怜
12、看到卖炭翁的这样生活,你心里同情他吗?--同情
那么,谁能带着这种同情来读一读这三句话。
1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般来说,在冷天我们穿衣服很少的时候,是盼望天气怎样?--变暖和
但这时老人是什么想法?--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
为什么呢?
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不好卖了:天寒,炭的价格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那这时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是怎样的?--纠结、矛盾、反常、艰难、酸苦、无奈。
透过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我们能够感受到老者的处境怎样?--十分艰辛。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14、卖炭翁盼望天气寒冷一些,好让自己的炭卖一个好的价钱,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劳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那这一路上老人运炭艰苦吗?
“一尺雪”说明什么?--天气很冷、雪很大,路必难行。
“碾冰辙”说明了什么?--说明炭很重,冰冻路很滑,很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晓驾炭车”、“日已高”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个运炭过程?--艰辛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大家用笔圈出来。
--“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所以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市南门外”,老人疲劳、饥饿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烧炭难,运炭也难,这一车炭来得容易吗?
15、这么辛苦的运炭来卖,那么,卖炭翁卖炭得来的钱要干什么用呢?
“身上衣裳口中食”。只是想吃饱、穿暖,多么简单而又是最微薄的想法呀,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身无半点积蓄,但迫于贫苦生活的压力,不得不烧炭,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
16、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占据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没有。从哪里可以看出?
卖炭翁总共有多少碳?--“一车炭,千余斤”
是啊,卖炭翁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不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然而他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半匹红纱一丈绫”
这“半匹红纱一丈绫”对于卖炭翁来说,有用吗?
好亏啊,才一点点,少得可怜。
相关推荐:
- [教学设计]英语新闻听力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应用研
- [教学设计]师生交往教学设计(推荐18篇)(师生交
- [教学设计]简单的组合教案(精选19篇)(简单的组
- [教学设计]人教版品社四下教学设计博客(整理7篇
- [教学设计]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集锦13篇)(数
- [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设计(通用13篇)(观
- [教学设计]幼儿园教师节活动教案(整理15篇)(幼
- [教学设计]幼儿园大班科学鲸鱼教案(共18篇)(幼
- [教学设计]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不独自游泳》(共
- [教学设计]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共15篇)(最后的
- [教学设计]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水草和小鱼》含反
- [教学设计]山行教学反思不足之处(推荐16篇)(山
- [教学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反思随笔(精选20篇)(数
- [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推荐15篇)(综
- [教学设计]初三化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16篇)(初
- [教学设计]语文雷雨教学反思(推荐15篇)(《雷雨
- [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通
- [教学设计]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精选12
- [教学设计]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简短(合集20篇
- [教学设计]幼儿园春季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共17篇)
- 学校应聘教师面试注意事项(合集3篇)(
-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计划(推荐
- 大学写生思想评语(共14篇)(大学生校
- 阳光下的小脚印作文(整理24篇)(阳光
- 疯女人作文1500字(精选17篇)(疯女人
- 成就学生的作家梦小学作文指导(通用15
- 珍惜每一分钟初二作文(精选27篇)(珍
- 教师批改作文眉批评语(精选29篇)(小
- 从此我不再被挫折打败作文(推荐13篇)
- 路旁的小树作文400字(整理29篇)(路边
- 三年级下册《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反思
- 幼儿园中班《表情变变变》教案(锦集13
- 难忘的背影的初二作文(锦集22篇)(关
- 因为书而引起的**作文450字(精选5篇)
- 综合教研组的工作总结格式(集锦20篇)
-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以及计划(共13
- 彩虹 教学设计(精选15篇)(彩虹教学设
- 化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共14篇)(
- 三年级班主任个人的工作总结(共18篇)
- 对推行126高效课堂策略的九年级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