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 说课稿(共13篇)(七颗钻石说课稿 一等奖)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篇1: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是一篇神话故事,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描述了地球上发生的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

篇1: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是一篇神话故事,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描述了地球上发生的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随后跳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篇神话情节简单,但内涵丰富,它寄寓着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学生读着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在感知童话丰富想像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爱心对别人及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用心去领悟,领会教材。

一、了解体裁,走进故事

本文是篇童话故事,所以上课之初,先有个大熊星座的导入,然后直接介绍本文的体裁,为后面“故事情节的波澜起伏”先做了一个方向的指引。

二、理清思路,感悟文本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个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想要挖掘到更深则还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学生自主地学习文本,借助水罐的一次次变化这条明线,让学生从水罐的变化中去感悟、去挖掘课文的内涵:是什么力量促使水罐有这样神奇的变化,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多次走进文本,去寻找那隐藏在水罐神奇变化之内的暗线――爱心。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大胆地想像,抓住一明一暗这两条线索,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水到渠成――爱能创造奇迹。

对于达成本文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我在聚焦目标一设计了3个问题:水罐是如何一步步变化的?什么原因导致变化的?(直接原因|)到底是什么赋予了水罐神奇的力量?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其中第三问提示学生结合童话的目的去考虑。

三、学习大师精妙的写法和结构的安排

本节课的第二个学习目标是学习作家笔无虚设,童话故事曲折波澜的故事情节和耐人寻味的结尾。针对达成这样的目标我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自然段是不是可有可无的?水罐经历的5次变化中为了不“累赘”是不是可以删去一个环节?为什么最后让七颗钻石变成了天上的大熊星座?第一二问相对简单,第三个问题因为有了聚焦目标一的铺垫所以也相对好解决一些。

纵观这一课文的出现单元和出现的年级,我在备课中把情感的主旨放在了首要地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仅仅是爱心很重要,更要在自己的心里树立起一个博爱的观念,急难时的援助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意识,让爱在自己心里根植下深深的烙印,指引人生。

篇2:《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七颗钻石》是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由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了普照大地的耀眼的星星,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

(2) 技能目标:运用丰富、合理的想像、想像小姑娘所做的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体现的人物的美好心灵,领会到爱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2.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是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 难点是运用丰富、合理的想像构思小女孩的梦。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而教又必有法。本文是篇童话,学生较为感兴趣,所以我打算通过:读——想——议——写——说这几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小学生普遍喜欢看童话,本篇童话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因此我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

四、说教学程序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阅读时难度不大,课堂朗读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三) 理解课文,讨论交流。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应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中进行。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水罐也不断出现变化,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我便在议一议环节中强调学生参与并使其融入童话的气氛中,教者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身心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四) 体会作者写作用意,联系生活谈感受。

读完这篇童话,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已有了全面的了解,此时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 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五、说设计感想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从中掌握了多少,他们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都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学生实践,既学到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篇3:《七颗钻石》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19课《七颗钻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设计意图、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七颗钻石》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好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即对文本的研读、品悟。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和文本特点,我对本课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第3个教学目标就是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即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情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三、说教学方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教学时我重视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围绕水罐的变化,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我还制作了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文本与想象充分结合,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感受灾情。

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在新课一开始,我就深情描述这一段文字并辅以图片渲染气氛,让学生感觉旱情之严重,产生情感冲突,体会此时对水的强烈渴望,为朗读后文设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初感爱心。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放声朗读课文,读中自学生字。个别难点字在品读中相机落实。学生初读后交流在自读中体会到什么,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整体的 …… 此处隐藏:2292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七颗钻石 说课稿(共13篇)(七颗钻石说课稿 一等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xuexi/22878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