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散文(2)
这些年,父母年纪渐渐大了。我曾想把他们接到城里来生活。可是,父母大人在我家住了没几天,就直嚷嚷说,住在城里憋死了,没有乡村自在,要回去。我拗不过他们,只好又送他们回乡,嘱咐他们,不要再干重农活了,也不要再喂起很多头猪了,就种点蔬菜,有什么事,马上告诉我。他们答应了我。
可是,他们不种庄稼了,却操起了酿酒的营生来。
每天早上,他们就将发酵好的酒娘倒进锅里,架起酒甑,烤酒,一天一缸。纯正的大米酒,出酒量控制得紧,十五斤大米的酒娘,就烤二十五斤左右的酒,保证酒的浓度。烤好了,每逢赶集,就笑呵呵地拿到集市上去出售,一斤大米换一斤。因为酒的质量有保证,慢慢地出了名,很多乡亲前来预订,一缸一缸地订。平日里还好,到了年关的时候,做不赢,有时候一天要烤十来缸。都是乡亲,不好回绝,只好累自己。结果弄得家里到处摆满了正在发酵盛酒娘的罈罈罐罐,因为烧柴火,父母的眼睛都熏得发红,整天眼泪直掉。烤剩的酒糟,摆在偏屋里,一股乱糟糟的味道满屋子乱撞。
其实屈指算来,他们酿酒的营生,只赔不赚。一缸酒,才赚十斤大米,按现在的米价,也才二十来块钱,他们付出的成本,还有更多的辛苦,比这要大得多。可他们不这么算。母亲说,一天一缸酒,赚十斤米,够了,柴火是自己上山捡回来的,不算钱,工具是现成的,不算钱。剩下的酒糟,用来喂猪,一年可出栏四头大肥猪,二千元一头,就是八千,这个就是净赚的了。还有我和你父亲每天喝的酒,也在这里面。在农村里过日子,到哪里赚这么多钱去?父亲也说,本来每缸酒还可以多出三五斤酒的,但味道就淡了。乡里乡亲的,不在乎这几个钱,在乎的是情意。他们说我一个好,我在这村子里,就有了体面。这体面,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我的年近八旬的父母大人,现在依然在生于斯、长于斯、也老于斯的故乡,做着酿酒的营生。两老口整天快乐地忙着,爽快地应承着乡亲们酿酒的嘱托。只是到了吃饭的时候,父亲大人摆上两个杯子,将酒斟满,对母亲说:“来,吃酒。”老两口子慢慢地把面前的酒抿下去,然后满意地咂咂嘴,仿佛他们在乡下的生活,就像这浓浓的米酒,绵远悠长。
相关推荐:
- [散文诗歌]你的掌心有我的泪水散文欣赏
- [散文诗歌]花满楼散文
- [散文诗歌]散文:乡下小男孩,撅起我隐隐的痛
- [散文诗歌]散文:悠悠岁月,老范大叔
- [散文诗歌]石榴果红忆春夏散文
- [散文诗歌]幽谷之秋散文欣赏
- [散文诗歌]女儿香散文
- [散文诗歌]有关铁山行散文
- [散文诗歌]纷乱如雨散文
- [散文诗歌]暖春三月舞青云散文
- [散文诗歌]雨思散文
- [散文诗歌]孤独在绽放在雨夜的丁香花散文
- [散文诗歌]岁月畸繁散文
- [散文诗歌]消失的人群散文
- [散文诗歌]淡雅的女人香散文500字
- [散文诗歌]蝶落在肩,你给的清浅散文
- [散文诗歌]宽容在心,明媚安然散文
- [散文诗歌]散文伤怀那段情
- [散文诗歌]雨流光散文
- [散文诗歌]半截衣袖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