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美文(2)
很 多同志认为,小学生“读经”只需“不求甚解”,会读会背了,长大了自然就领悟了。但我发现,很多孩子,背得快忘得也快。二年级背过的《三字经》,过了一个 暑假就基本还给老师和书本了!反思经典诵读教学,我认为仅仅围绕读下工夫似乎是不够的。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学生个体有很大差异。而且,很多孩 子求知欲很强,并不满足于仅仅会读会背。因此,除了“读”以外,我还尝试以下一些手段,让学生学得更好,印象更深刻。
(2)问。国学经典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学生肯定有不懂之处。我有意发动学生去问,鼓励能力强的孩子解决疑难问题。在校问老师,问同学;在家问父母,问家人;在社会,问他人,问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虚心请教,才会长见识。
(3)查。查阅资料也是学经典的重要方法。看教材,找注释;查字典、查词典;更快捷、更方便的莫过于通过电脑上网查阅了,“国学经典”的知识在网上也能“信手查来”。查阅同时做好查阅笔记。
(4)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古代的私塾教育,先生也是结合教读,自读,研读,抄写,默写于一体的。我要求学生,学一段,抄一段,能力强的可以默写。工工整整,既练了字,又加深了印象。孩子们看着自己抄好的作品,一副爱不释手的表情。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会学得实实在在,才会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知识与能力才会共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会大举提升,受益终生。
二 、联系实际,引领生活,让“经典”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 国古代教育,都非常强调“做人”的教育,在知识教育里都渗透着做人的道理,贯彻着为人处世的准则。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的。知 识需要道德的引导,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如何将“经典美文”融入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的文化修养得到升华,在圣贤们的点 点滴滴影响下,让孩子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纯洁向善,从而真正提高诵读活动的实效性,是我们教师应当关注的。
相关推荐:
- [经典美文]白云一样的柔软美文
- [经典美文]为了什么而结婚的美文
- [经典美文]纪念我们所倾心过的那些人美文
- [经典美文]看中你兜里那点自己都不够用的利税美文
- [经典美文]想他想她美文
- [经典美文]秋去冬来一暖炉美文
- [经典美文]我本风雅,何惧旁人言我浮华美文
- [经典美文]如果我们依然在一起美文
- [经典美文]青春最美的遇见美文
- [经典美文]百出的美文
- [经典美文]沉默的迁就,微笑着退出美文
- [经典美文]我是从哪里来的美文
- [经典美文]天堂向左转美文
- [经典美文]世界上有一个词叫也许美文
- [经典美文]雪花雪花笑眯眯美文
- [经典美文]我记着过去却遗忘了你美文
- [经典美文]为你痴狂美文
- [经典美文]你若盛开,我便等待美文
- [经典美文]夕阳照在河畔上美文
- [经典美文]我爱你,与你无关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