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大全 >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附解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20
导读: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附解析》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实行省级管理体制始于()。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 解析:C【解析】元朝各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附解析》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实行省级管理体制始于()。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

  解析:C【解析】元朝各行省设平章政事,总揽一省军事、民政、财政诸大权,行省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故选C。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人民代表大会是政体,人民参与国家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故选A。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故选B。

  4.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参考答案:D

  解析:D【解析】郡县制盛行于秦汉,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故选D。

  5.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

  A.它纯粹是主观臆断,其内容与社会存在无关

  B.它落后于客观实际,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C.它脱离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被多数人接受

  D.它是对社会存在虚构的、歪曲的反映

  参考答案:D

  解析:D【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可分为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意识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没有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故选D。

  6.《刑法》规定,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称为()。

  A.犯罪的主体

  B.犯罪的主观方面

  C.犯罪的客体

  D.犯罪的客观方面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犯罪主观方面,亦称犯罪主观要件或者罪过,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有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基本形式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两种心理要素。故选B。

  7.为贬低他人而取绰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隐私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健康权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应有的社会评价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保护自己的社会良好评价或改善、改变不好评价的权利和维护名誉权不受侵害的权利。为贬低他人而取绰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故选B。

  8.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议案审议的结果不可能是()。

  A.签署公布

  B.终止审议

  C.进一步审议

  D.提请表决

  参考答案:A

  9.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提高企业盈利率

  B.提高管理水平

  C.提高人的积极性

  D.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考答案:D

  解析:D【解析】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故选D。

  1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分为()。

  A.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等

  B.宪法、选举法、组织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

  C.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律师法、选举法等

  D.宪法、选举法、国籍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由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各部门法组成的整体,应当涵盖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可以归到相应的部门法之下,因此解答本题应该着重看哪个答案的概括度更高,可以涵盖更多的、具体的法律法规,B、C、D项中的选举法、国籍法等具体法律法规都可以归入宪法之下。故选A。

  11.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案件实行()。

  A.合理性审查原则

  B.合法性审查原则

  C.合法性审查原则,但也有例外

  D.合法性审查原则为主、合理性审查原则为辅的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因此选B。

  12.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的是()。

  A.制度创新

  B.科技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参考答案:D

  解析:D【解析】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与时俱进,特别应该重视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基础,是关键,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故选D。

  13.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

  A.个人合法财产

  B.依法规定享有的财产

  C.个人所有物品

  D.公民收入和储蓄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我国《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1)公民的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权利。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

  14.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要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政府应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均衡的货币政策

  B.紧的货币政策

  C.松的货币政策

  D.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产量、实际收入不会增加,而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因此应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降低货币供给,提高利率,抑制需求,以便能够控制通货膨胀故选B。

  15.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其具有()。

  A.公益性、无偿性、固定性

  B.公益性、强制性、固定性

  C.公益性、无偿性、强制性

  D.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参考答案:D

  解析:D【解析】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三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故选D。

  16.以下各项中,可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是()。

  A.被委托的组织

  B.被委托的个人

  C.被授权的组织

  D.公务员

  参考答案:C

  解析:C【解析】行政主体必须是社会组织,因此8、D选项中的被委托的个人和公务员不能作为行政主体。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法定方式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行政委托是指行政主体将其职权的一部分,依法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来行使的法律行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 …… 此处隐藏:31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附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0320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